永昌县北海子文明景区创建工作方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19
颗粒名称: 永昌县北海子文明景区创建工作方案
分类号: F592.3
页数: 5
页码: 107-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北海子文明景区创建工作方案情况。北海子景区包括武当山、湿地、公园、溢香园、狮伏山、水云山等区域。
关键词: 永昌县 北海子 景区创建

内容

北海子景区包括武当山、湿地、公园、溢香园、狮伏山、水云山等区域。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泉眼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景区路网已具雏形,为今后景区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北海子景区文明水平,进一步加快我县“省级文明县标兵”创建步伐,依据《永昌县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北海子景区建设实际,提出永昌县北海子文明景区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到哪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跟进到哪里;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到哪里,精神文明建设要实施到哪里”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努力打造既突出生态文明,又体现永昌特色;既遵循历史传承,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旅游景点。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建设、重在过程,推进创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增强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主攻薄弱环节,解决存在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高景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为顺利实施全县十二五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在北海子景区总体规划指导下,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为目标,以文明经营、文明管理、文明服务为内容,以人文景观、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泉眼湿地自然观光区、北海子公园休憩区、溢香园避暑游乐区、水云山森林风景区等五大功能区,把北海子景区建设成集休闲、娱乐、健身、避暑为一体的AAAA级景区和省级文明单位。
  三、工作重点
  (一)抓建设,提升景区环境品位。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绿化为先导,以恢复古建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现人文景观为重点,集中建设五大旅游服务功能区。
  1、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挖掘历史文化,恢复古建筑,新建武当山山门,绿化武当山山体,亮化武当路;修复现有1200米登山台阶,新建西边1500米登山步道,硬化砚洼沟2公里车行道,配套建设停车场、观景台、服务网点、星级旅游厕所、综合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通过建设,把武当山建设成集登山娱乐、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文化和避暑纳凉为一体的休憩区。
  2、泉眼湿地自然观光区。收回西湖南部曾经转化为农田的湿地,恢复原有水系,保持农田形态,种植适宜观赏的园林植物(如紫花苜蓿、油菜花、百日草、蜀葵等),形成花田景观。在湿地内围绕泉眼架设栈道,规划设置观鸟小屋和养鱼池,供游客近距离观泉赏鸟看鱼。沿水域两岸种植芦苇、河柳等植株较高的水生、喜湿植物,形成芦苇荡景观。通过湿地保护性开发,使人们既能欣赏到天然湿地的美丽景色,又能在湿地绿洲中领略富有现代气息的园林风光。
  3、北海子公园休憩区。加固处理破旧长廊并重新彩绘,规划建设“北海荡舟”景观;拆除和搬迁影响公园景观的设施和经营摊点,修缮破旧的基础设施,建好公园排洪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公园;公园大门前公园路西侧建成民俗文化村。通过逐年建设,努力把北海子公园建成集休闲、娱乐和体验历史文化的园林休憩区。
  4、溢香园避暑游乐区。按照保护性开发的理念,对溢香园进行开放管理并合理利用,一方面改造死亡沙枣树,一方面保护成活沙枣林。利用林间空地,在自然形成的曲径小道旁适当建起一些不同造型的休闲、纳凉场所,为游客提供夏日避暑休闲服务。在林内连片的兰花旁开辟人行小道,建起休憩椅,春夏季节让游客在近距离赏花的同时,体会赏心悦目和沁人心脾的感觉。在溢香园南部建成一个通往临近体育馆的游乐场,将公园游乐场迁移此处,安装一些体育健身器材,供居民健身游乐。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溢香园改造成一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观独特、曲径通幽的开放式园林。
  5、水云山森林风景区。以绿化为主,按照水云山自然形成的“龙”形,沿东西走向种植不同景观的树木,在突出“二龙戏水”绿化格局的同时形成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叶似火、冬季雪压青松的四季美景。把污水库改造成人工湖,配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供游人划船游乐、垂钓纳凉。通过招商引资,在人工湖适合位置规划建起水云山庄和生态园,供游客餐饮、娱乐、观景、避暑,并配套建起停车场、瞭望塔和观景台。经过几年努力,把水云山打造成永昌县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
  (二)抓载体,增添景区人文气息。按照“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原则,以体育、文化、娱乐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景区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1、开展“争创文明单位,促进景区建设”主题创建活动。景区办于年内争创县级文明单位,三年内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五年内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在景区办各服务窗口、岗位全面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窗口”、“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力争到2014年底达到市级荣誉称号;在景区开展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力争在2013年获得AAAA级景区称号。
  2、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结合全民健身日、七一、国庆、清明、端午、七夕、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在景区广泛开展登山、野营、健步走、游泳、羽毛球、太极拳等各类体育比赛,开展卍字灯展、文艺演出、民俗文化调演等有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营造景区文化氛围,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为景区增添浓厚的人文色彩。
  3、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景区服务人员中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教育,开展普通话、演讲等各种技能比赛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文明员工”、“文明岗位”、“岗位标兵”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开通服务热线,全天候给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投诉等服务;建立以游客为主的旅游服务评价机制,在景区推行《旅游服务征求意见卡》,使游客在景区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三)抓管理,确立文明景区优良秩序。加强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完善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制度、文明服务制度、导游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和游客投诉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并加大监督力度,设置举报箱、举报电话,配设投诉监督员,面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诚邀社会各界对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开展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居民、中小学生和志愿者,重点整治景区“脏乱差”问题,每月搞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抓好白色垃圾的治理和景区内外饮食娱乐摊点、店面的整治,形成整洁、优美、和谐的景区环境;加强对内部及周边旅游饭店、商户以及旅游服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规范摊点摆设,禁绝店外经营,实行明码标价,对坑骗游客、强买强卖的行为从重、从严查处,进一步净化景区旅游市场;安监、消防、卫生等部门定期联合对商店、宾馆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有效提升文明景区的诚信度。
  (四)抓宣传,形成文明景区共建氛围。在景区开辟旅游宣传专栏,张贴《文明旅游公约》、《北海子景区管理办法》,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活动。设置文明用语警示牌,规范文明用语,对游客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自觉克服不文明行为。通过发布公益广告、设立文明监督岗、评选文明游客等方式,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提升游客的文明素质。密切联系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途径,开辟专题专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文明景区建设的情况,使景区游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景区形成人人都是文明主体、个个代表景区形象、事事关系景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步骤
  (一)研究部署阶段(2012年1月—2月)。制订《北海子文明景区创建活动方案》;召开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二)创建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4年12月)。各单位按照各项创建活动的安排,对广大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文明行为等教育,全面提高景区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形象;各单位和个人按照方案要求,查找不足,制定行业整改措施;整顿从业人员队伍,完善服务规范,落实服务措施。
  (三)考核阶段(2012、2013、2014年11月)。每年11月前,各有关单位对照创建目标向文明办提交创建材料。11月,由县文明办牵头,对有关单位进行考核,以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名义,对有关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命名表彰。
  (四)整改提高阶段(每年11月—次年4月)。有关单位要按照创建要求查找存在问题,切实抓好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创建北海子文明景区是全县人民的共同任务。各有关单位要把北海子文明景区创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一把手亲自抓创建工作,做到在思想上重视,在经费上倾斜,在工作上支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细化任务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二)突出共育共建,形成创建合力。创建北海子文明景区要最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城乡共建、单位联建、军民共建、地企共建等活动,充分调动工青妇、工商联、非公经济、大中型企业、永昌籍在外人士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献计出力,共育共建。
  (三)加强检查指导,落实工作任务。县景区建设领导小组要认真执行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下一步工作。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文明办要实行工作定期督查制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反馈整改。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敷衍塞责、不推不动、影响工作全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组织处理。
  (四)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要制定《创建北海子文明景区宣传工作方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各单位要加强和金昌日报、县电视台的联系,及时把本单位的创建工作报道出去。文明办、旅游局、景区办要制作一些户外公益广告,进行直观宣传,使文明景区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物质保障。争取县政府将文明景区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用于景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单位也要增加对创建工作的投入,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县上鼓励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对景区公益事业进行投资,为创建文明景区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