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城市的村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17
颗粒名称: 融入城市的村庄
其他题名: 城关镇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城中村改造工作纪实
分类号: F592.3
页数: 4
页码: 100-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关镇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城中村改造工作纪实情况。其中包括项目概况、重要意义、建设内容等。
关键词: 北海子 城中村 改造

内容

为加快北海子景区建设,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北海子景区建设项目。城关镇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城中村改造是北海子景区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永昌县城北侧,东至北海子村五社上下夹河,南至北环路,西至武当路西侧,北至武当山、狮伏山的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占地2616.35亩,其中耕地1952亩,集体空地、林地等393.71亩,宅基地258.03亩,渔业用地12.61亩。地上建筑总面积72327m2,树木38494棵。计划投资2.26亿元,将耕地、住宅进行征收和拆除。在西湖丽景小区(占地3.7万m2)内,修建住宅楼9栋336套,以成本价安置拆迁户(共363户、831口人)。同时配套建设汉城商业经营区和北环路商业一条街,同样以成本价将门面房出售给安置户,引导其围绕城市建设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
  二、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的改造,一是可以扩大北海子湿地公园的规模,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成果;二是可以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的现状,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善;三是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由于原村庄缺乏统一规划,农户自行建房,人口居住密度大,没有公共设施的建设,缺少统一的供排水和道路设施,村内交通道路还是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进不去,使得城中村在消防、抗震、排水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及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村内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治安不稳定,卫生条件差,村民虽富但居住环境欠佳。通过改造,建设纳入城市统一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整治,实现城中村与县城无缝对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促进村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使城郊农民基本实现就业,切实解决“人往哪里去”等失地农民面临的迫切问题。
  (三)有利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通过城中村改造,村内原有的格局及模式已发生改变,通过加强对改造后城中村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的培训力度,开展对村民的公民道德、法律法规、城市管理、健康生活等方面知识的普及性教育,提升城中村新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居民意识、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
  (四)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由于北海子村处于县城规划区内,地理位置优越,通过城中村改造,可以对原有零星地块、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村组进行集中改造,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多层或高层建筑,不但能安置原有住户,还可以腾出大量的土地用于北海子湿地公园建设。实现土地及各种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提升和集约利用,通过集中收储,统一规划,经招、拍、挂后产生收益以弥补村民拆迁安置的费用。因此说,城中村改造对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三、建设内容
  (一)建设进程
  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在工作人员不懈努力下,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完成了年度任务。截止2013年11月底,五个社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面积达1952亩;一、二、三社签订房屋拆迁协议共214户,五社房屋正在丈量和公示中;安置农户140户,其中已入住61户;已拆除农宅50户;西湖丽景安置小区已建成安置楼9栋,共计336套。
  (二)继续推进拆迁、安置工作
  1、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树立打持久战的信心和啃硬骨头的决心,克服厌战情绪,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争取签约安置工作有新进展,旧房拆除有新突破。同时要严明工作纪律,继续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听从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严格执行安置方案规定的拆迁标准。做到事前请示,事后汇报,对认不准的具体疑难问题,提请指挥部会议讨论确定,个人不擅自行动和做主,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2、继续广泛宣传政策,一方面不厌其烦的入户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对强硬对抗的钉子户实行行政强拆手段,以达到警示一户、撼动一片的目的,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
  3、继续加大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力度,坚持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不动摇,在前两年的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改进流程,强力推进,确保在2015年底前如期完成所有任务。
  四、政府举措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快推进城关镇北海子村一、二、三、五社城中村改造进程,形成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魏生祥为总指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忠诚、县政府副县长张福清、县政协副主席赵兴祥、城关镇党委书记刘明、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永龙为副总指挥,县属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为适应工作需要,城关镇结合实际,请示县政府,从财政、商务、国土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与本镇干部职工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同时,制定和完善年度目标任务,并具体细化分解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小组,倒排时间表,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城中村改造项目分析会,及时掌握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口径、一抓到底”的办法,逐一解决,有力、高效地推动工作进程。
  (二)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建立“投诉、举报、查处”三位一体的信访工作机制,严格依法遵规履程,妥善化解各类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文明、安全拆迁工作责任制,加大对拆迁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在工作中严格落实“七个字”,即工作安排体现“早”字,职责任务体现“明”字,政策宣传体现“熟”字,进村入户体现“勤”字,解决矛盾体现“快”字,参谋建议体现“准”字,工作纪律体现“严”字。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广泛开展城中村改造宣传工作,城关镇经过调查摸底,参照有关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讨论制定了《北海子景区建设集体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经县政府于2012年4月28日研究同意后,以永政发〔2012〕46号文件印发,连同镇上编制的《北海子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五十问》等资料,发放到每一个拆迁户手中,并充分发挥村两委和村民小组的作用,层层宣传,层层动员。在宣传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三到户”,即补偿政策宣传到户、奖励政策宣传到户、补偿金额明确到户,保证了拆迁工作的质量。在工作中采取“五心”工作法,即反复宣讲政策的耐心,锲而不舍的恒心,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热情服务群众的爱心,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心。对被拆迁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得到被拆迁户的理解与支持,保证拆迁工作高效完成。
  (四)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将城中村改造的各项工作任务纳入镇党委、镇政府重点完成事项,严格对照项目推进时间表,定期不定期对各工作小组的工作进度进行检查。对工作进展迅速、推进有力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对工作进展迟缓、推进缓慢的小组,提出警示,限期完成。同时将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干部职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各小组工作落实情况及整改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华天
责任者
毛湛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