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古建筑 把好质量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14
颗粒名称: 恢复古建筑 把好质量关
分类号: F592.3
页数: 2
页码: 92-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海子,以县城以北“泉涌集海”而得名,包括北海子公园、武当山、狮伏山、湿地和溢香园。
关键词: 北海子 古建筑 质量

内容

北海子,以县城以北“泉涌集海”而得名,包括北海子公园、武当山、狮伏山、湿地和溢香园。上世纪80年代前,境内除湿地和溢香园内有天然的草甸、花香和溪流等自然资源外,其他区域不是荒山便是秃岭。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和变迁,如今美丽的北海子,经历了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脱变。
  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把现北海子公园内的金川寺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永昌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北海子公园,重建了湖心亭,成立了北海子公园管理所。
  1990年,县委、县政府加固处理了北海子公园内的金川寺塔,1993、1994两年共投资近700万元,在北海子公园新建腾飞塔、长廊等建筑物2235平方米,恢复武当山大觉寺、孔府庙等8个古建筑793平方米;修建武当山盘旋人行砖石台阶1994级;围护防护围栏近8公里,对濒临消失的泉域湿地和溢香园(沙枣林)进行了保护。2000年修建了百泉路,2007年修建了武当路,打开了县城通往北海子湿地风景区的2条通道。
  2011年,县上通过发放倡议,号召县域内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扬“回报社会、造福桑梓”的爱心,慷慨解囊、倾情奉献,一举捐资12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同时委托湖北中鲁古建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规划设计方案,决定恢复14处古建筑和配套的18项景观设施。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湖北中柱古建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委托金昌市规划设计院为监理单位,并由县质量监督站对工程安全和质量进行监督;聘请建筑专家为技术顾问,配合建设单位现场代表每天跟班作业,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此后北海子景区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对工程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2011年6月28日开工建设,至2012年10月28日竣工开放,完成投资2600多万元,共恢复了武当山14处古建筑,新建了亭、台、门、楼等18项旅游景观设施,配套建设了2条2.8公里的人行步道、2.6公里的车行道、5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和300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对山体和单体古建筑全部进行了亮化,并安装了音响、监控等服务设施,启动实施了北海子景区文化建设,为美丽的北海子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框架初步形成。
  2013年,启动实施了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新建贮水量80立方米的水池一座,解决了武当山森林防火和厕所以及生活用水;在栖霞门、二天门和天园停车广场新建三座水冲式星级厕所;在重点景点和路段设计安装了标识牌,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完成了三宝塔内的文化包装,在七层安放了观音像,一层设置了文景碑,各层内壁绘制了“九观永昌”图,并配有诗文,参瞻者进宝塔,赏文景碑后拾级登塔,可依次观瞻北海美景、云庄铺翠、神秘骊靬、祁连雪峰、圣容佛光、焉支晴岚、百里绿洲、循环工业和腾飞永昌等图景;同时,对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内部分殿宇进行了更名。
  美丽的北海子建设方兴未艾,沙枣林景观改造工程、泉域湿地保护性开发建设工程、北海子公园改造工程即日可待,不久的将来,美丽的北海子将更加美丽。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