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十二五”建设详细规划执行策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10
颗粒名称: 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十二五”建设详细规划执行策划
分类号: D630.1
页数: 5
页码: 78-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十二五”建设详细规划执行策划情况。其中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实施步骤、2011年工作重点等。
关键词: 北海子 景区 执行策划

内容

北海子景区包括武当山、湿地、公园、溢香园、水云山等区域。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历届班子的关心和支持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亮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园内建有各类景点20余处;湿地封护围栏3000多米;武当山完成绿化面积1145亩;水云山累计完成造林2000亩,“森林公园”已现雏形;景区路网初见成效,为今后景区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县上成立了北海子景区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景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对此,景区办组织人力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北海子景区情况及今后工作思路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并就期间执行“详细规划”作出具体策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旅游发展为主题,严格按照“科学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结合宗教、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努力打造“既突出生态文明,又体现永昌特色;既遵循历史传承,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旅游景点。以西湖泉水为纽带,将武当山、湿地、北海子、水云山、溢香园五大区联在一起,并因地制宜,在景区内置入湖、小溪、河流、瀑布等水的不同姿态,形成永昌“天一生水,百水不同”的胜景。通过景区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效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力争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统一。
  二、工作思路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以景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邃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人文景观、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北海子景区建设成集休闲、娱乐、健身、避暑、食宿为一体的“AAA”级景区,形成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泉眼湿地自然观光区、北海公园休憩区、溢香园避暑游乐区、水云山森林风景区等五大功能区。
  (一)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
  1、挖掘历史文化,恢复亭台庙宇,新建武当山山门,绿化武当山山体,亮化武当路。
  2、修复现有登山台阶,新建西边登山步道,硬化砚洼沟车道,配套建设停车场。
  3、规划建设服务网点、公厕、垃圾箱。通过建设,把武当山打造成集登山娱乐、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文化和避暑纳凉为一体的休憩区。
  (二)泉眼湿地自然观光区
  1、收回西湖南部曾经转化为农田的湿地,恢复原有水系,保持农田形态,种植适宜观赏的园林植物(如紫花苜蓿、油菜花、百日草、蜀葵等),形成花田景观。
  2、在湿地内围绕泉眼架设栈道,规划设置观鸟小屋和养鱼池,供游客近距离观泉赏鸟看鱼。
  3、沿水域两岸种植芦苇、芨芨草等植株较高的水生、喜湿植物,形成芦苇荡景观。
  4、在湿地东北角建起野生动物园,引进适宜永昌生存的动物,把鹿群迁移至此。通过湿地保护性开发,使人们既能欣赏到天然湿地的美丽景色,又能在湿地绿洲中领略富有现代气息的园林风光。
  (三)北海公园休憩区
  1、依照史料增建仿古园林建筑,加固处理破旧长廊并重新彩绘,修复明塔正前方庙宇和“抗日烈士纪念塔”,规划建设“北海荡舟”景观,呈现北海子全盛时景象。
  2、拆除和搬迁影响公园景观的设施和经营摊点,修缮破旧的基础设施,建好公园排洪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公园。
  3、公园大门前公园路西侧建成民俗文化村。通过逐年建设,努力把北海子公园建成集休闲、娱乐和体验历史文化的园林休憩区。
  (四)溢香园避暑游乐区
  1、按照保护性开发的理念,对溢香园进行开放管理并合理利用,一方面改造死亡沙枣树,一方面保护成活沙枣林。
  2、利用林间空地,在自然形成的曲径小道旁适当建起一些不同造型的休闲、纳凉场所,为游客提供夏日避暑休闲服务。
  3、在林内连片的兰花旁开辟人行小道,建起休憩椅,春夏季节让游客在近距离赏花的同时,体会赏心悦目和沁人心脾的感觉。
  4、在溢香园南部建成一个通往临近体育馆的游乐场,将公园游乐场迁移此处,安装一些体育健身器材,供居民健身游乐。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溢香园改造成一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观独特、曲径通幽的开放式园林。
  (五)水云山森林风景区
  1、以绿化为主,按照水云山自然形成的“龙”形,沿东西走向种植不同景观的树木,在突出“二龙戏水”绿化格局的同时形成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叶似火、冬季雪压青松的四季美景。
  2、把污水库改造成人工湖,配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供游人划船游乐、垂钓纳凉。
  3、通过招商引资,在人工湖适合位置规划建起水云山庄和生态园,供游客餐饮、娱乐、观景、避暑,并配套建起停车场、瞭望塔和观景台。经过几年努力,把水云山打造成永昌县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
  三、实施步骤
  以绿化为先导,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和“启动一项、成功一项”的原则,以上规划分5年完成。
  2011年完成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主要任务是:配合林业局完成今年绿化任务;依托项目资金、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募捐和筹资酬劳等形式,完成武当山庙宇修复、西边踏步铺设、砚洼沟道路硬化、武当山山门建设和武当路、公园内亮化任务。
  2012年完成溢香园游乐健身区建设。主要任务是:改造死亡沙枣树;在林间空地建设曲径通道、赏花台、休闲区;开辟修建游乐场。
  2013年完成北海公园休憩区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固处理破旧长廊并重新彩绘;修复已毁建筑;修缮公园内基础设施,美化、绿化公园;规划建设“北海荡舟”景观;修建北海子景区建设办公用房。
  2014年完成湿地自然观光区。主要任务是:在湿地内修建栈道、泉眼弧形台;种植花田景观、芦苇、芨芨草等景观植物;建起野生动物园、观鸟屋和养鱼池。
  2015年完成水云山休憩区。主要任务是:建设人工湖;招商引资新建水云山庄和生态园。
  四、2011年工作重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景区办运行的第一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住建局的具体指导下,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16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景区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各方协调,重点突出、稳步推进。一边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海子景区建设规划方案》,一边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切实做到启动一
  项,落实一项,集中力量办好一项。
  (二)积极做好景区绿化工作。一是结合公园实际,继续对公园进行绿化,特别是在道路出入口和游客密集处,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合理绿化,宜草则草,宜林则林。二是积极配合绿化委员会,倡议、鼓励和支持各界群众按照景区绿化规划,栽植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如“成才树”、“状元树”、“孝敬树”、“幸福树”等),赋予景区绿化新的人文内涵。三是完成武当山绿化任务。在3月底前完成武当山水泵改造工程,4月下旬积极配合林业局高质量完成今年植树任务,确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
  (三)努力完成武当山建设任务。一是在争取和依托项目资金的同时,倡议、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款捐物,恢复武当山已毁亭台庙宇。二是维修旧踏步,铺设西边开辟的新踏步,硬化砚洼沟车道。三是在山体人行道旁设置一些工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垃圾箱、休闲椅和警示牌。四是通过向上争取城网、农网改造项目资金,完成武当路亮化工程。
  (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固处理景区内已破损的亭台楼榭。二是争取立项做好公园排洪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北海子核心景区的防洪排洪能力,保持清泉海子的自然特色。三是争取资金在公园内增设休憩椅和垃圾箱;四是结合武当路亮化工程,完成公园内亮化任务。
  (五)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一是积极借鉴邻近县区在景区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湿地保护。修补破损围栏,搜集编印相关法律法规手册发放于景区农户,以县政府名义发布《关于保护北海子景区的公告》,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整治。。三是协调配合城建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坚决制止景区内乱搭乱建行为。四是做好景区林木防火、防虫工作,落实武当山24小时值班制度和防护责任,配套必要的防火、防虫设施,及时巡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林木安全。五是建议文广、住建、林业、规划、旅游等部门抽调专人,从3月份开始,利用一个月时间,通过深入实地勘察、走访群众、查阅历史资料,将景区内所有景点及出处,并进行命名、标识、包装,力争做出一本成型的集子,为开发永昌旅游景点、包装永昌旅游产品、介绍推荐永昌名片奠定良好的史料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景区建设强大合力。为加强景区建设组织领导,县上已经成立了北海子景区建设领导小组,建议安排一名县级领导挂靠景区建设项目,确保景区建设顺利实施。景区办将严格按照景区建设规划方案,积极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认真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努力做到任务到头,责任到人;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景区建设。
  (二)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景区建设资金。景区建设任务概算总投资需5000-8000万元左右,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融资。一是依托政府投资。二是抢抓国家、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申报项目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三是通过招商引资争取资金。四是通过社会力量(包括县属各单位,驻金、驻河、驻永企业,)募捐。
  (三)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层层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严格实行问责制和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二是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深入现场,对景区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有力推动景区建设。三是设立景区建设意见箱、开通监督热线电话、公开建设项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扩大对外宣传,提高永昌知名度。在注重景区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结合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挖掘、开发,积极宣传永昌景区建设及人文景观,提高永昌知名度,吸引县内外游客光顾永昌。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