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北海子景区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建设募捐倡议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03
颗粒名称: 永昌县北海子景区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建设募捐倡议书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43-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北海子景区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建设募捐倡议书。
关键词: 永昌县 北海子 景区 倡议书

内容

胜地永昌,人杰地灵!神韵武当,巍峨壮观…
  北海子景区——永昌县城的“后花园”,全县人民憩息游宴、怡情山水之佳境。“三山两园”(武当山、狮伏山、水云山,北海子公园、溢香园)环绕其间,溪流草甸纵横其中,湖光山水相映相辉,宗教风韵相融共存,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曾为千年古刹的永昌北武当山,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形成规模宏大的佛、道两教古建筑群,曾建有各类古建筑23座,自下而上,殿宇相联,蔚为壮观。然历经岁月沧桑,山体古建所剩无几,各界志士无不感叹唏嘘,引为憾事。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景区保护和开发,先后筹资修建了武当山人行步道,恢复了部分古建筑,并对山体进行了绿化,至今武当山绿化面积已达1200多亩,夏秋之际已显葱郁之象,往来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地规划和建设北海子景区,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把北海子景区打造成景致独特、内涵丰富、省内一流的湿地公园、天然氧吧、文化长廊、避暑胜地”的奋斗目标,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启动实施了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县委、县政府这一举措,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激发了全县人民热爱家乡、造福桑梓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回报家乡、还利于善的民营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他们慷慨解囊、倾情奉献,募捐资金1200余万元,使工程总量的60%得以顺利完成。涓涓细流滋润,只为家乡的山水更加秀美;殷殷深情回报,总使淳朴的民风倍添和谐。
  秀丽北海,万众瞩目;巍峨武当,待现新姿!为使武当山建设更具特色,更有魅力,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在原有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规划增建部分景观设施和基础设施。但因古建筑恢复工程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去年募捐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为此,我们再次发出倡议,诚望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及永昌籍在外工作人士,继续发扬造福桑梓、回报社会的懿行美德,解囊相助,踊跃捐资。
  善举不计薄厚,爱心不论小大;积细流可以汇江海,累小善必将成大功。您的义举,县委、政府将张榜鸣谢、造册留名!您的深情,全县人民将永远铭记,广为传颂!您的美德,将流芳千古,永传后世!
  我们深信,在全县人民涓涓爱心的滋润下,永昌县城的“后花园”定会更加靓丽多姿,更加温婉秀美!北海子景区也必将成为永昌文化旅游的诱人名片,必将成为永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武当胜景,应待您来!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