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景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圣容寺》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079
颗粒名称: 自然、人文景观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2
页码: 035-0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自然、人文景观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御山峡、金川峡、九井八涝池、北山狮伏、睡佛山、神驼峰、圣容寺象山、圣容寺狮山等。
关键词: 永昌县 自然 人文景观

内容

圣容寺附近有佛教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之美,是集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
  御山峡
  御山峡位于城关镇金川西村西端,长约数公里。御山山体有很多风蚀孔洞,最大的蚀洞可容数人。圣容寺上游泉溪流经之处,山体为紫红色砾岩。崖高数十米,呈东西走向。崖上平坦如川,砾岩裂层规整,叠压有序,貌似鬼斧神工。清泉带绕,丛林绿染,更添几分妙趣。
  金川峡
  金川峡位于城关镇金川西村三道湾自然村,金川峡水库以东。峡谷长数公里,下游为河西堡镇韩家峡自然村。当地农民以耕种、养殖和家庭餐饮休闲服务业为生。峡谷中怪石突立,山影蔽日,晦明有时;谷底村庄稀疏,灌木密匝,金川河流域折流回旋,涛声清越,颇具神韵。
  九井八涝池
  九井八涝池位于圣容寺东南3公里处,是一处有着神奇传说的自然景点。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从谷底向上,沿途有多处石窝,大者如涝池,小者如水井,曲径通上,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九井八涝池。其中有一处较大的石井子,早年四季渗水。夏秋间,从沟底攀援而上,每一阶岩石凹处,雨季积雨,一汪清水不溢不涸。少许草苇掩映,几多山丹点山景缀,诱人神往。
  九井八涝池地势险要,山上有早年所建佛寺遗址,文物考古者认为是唐代前金川大寺遗址。千百年来,有关九井八涝池与佛相关的传说故事很多。可惜此景点因20世纪90年代人们采石被毁。
  北山狮伏
  北山狮伏位于圣容寺东数公里的城关镇金川西村南,九井八涝池名狮子环,又叫狮山,为永昌旧八景之一。
  大部分山体为赭石色砂岩,与附近的元代花大门石刻所在的山崖、圣容寺上游的山岩一脉相承。狮子环山体布满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风蚀洞窟,最典型的是狮子的形状,有“卧狮”,有“睡狮”,有蹲踞着的,有奔跑着的,情态或怒或嬉,似真亦幻。
  睡佛山
  睡佛山位于圣容寺东数公里处,南临汉、明长城,即花大门石刻所在山体。
  站在花大门前伫望,整个山体似一尊睡佛,山体每一部分又像是一尊尊立佛,浑然天成,十分神似。
  神驼峰
  神驼峰位于圣容寺东数百米的长城豁口处。远处望过去,山形酷似一峰爬卧的骆驼。当地传说这头“骆驼”乃北魏时期高僧刘萨诃第一次从佛国远游回来时所乘神驼。刘萨诃到御山朝拜,神驼爬卧在御山脚下。刘萨诃出御睡佛山山前往秦地传经说法,神驼不愿前往,便长留在了御山脚下。
  圣容寺象山
  圣容寺象山位于圣容寺背后山冈。据《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记载:“至大唐贞观十年有凤口五色双鹤导前百鸟蔽日栖于象山……”整个山体为花岗岩石质,横亘于寺后,宛然具象形,躯干、四肢、象鼻一目了然,印证着印度佛教中“大象驮塔”之佛教因缘故事。
  圣容寺狮山
  圣容寺狮山位于圣容寺对面山冈,山体突前部位仿佛雄狮盘踞,亦真亦幻。狮子凶猛威武,在印度佛教中被视为圣物,国内民间称“瑞兽”,因此佛教有“雄狮卧塔”、“背驮一宝塔,塔顶有日月”的说法。
  金川峡水库
  金川峡水库位于城关镇金川西村,圣容寺东数公里处。建于1959年,设计库容6500万立方米,是以金昌市、河西堡镇工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大坝两端山形似两条巨龙,合抱水库大坝。水库水域宽广,有利于开发水产养殖、水面娱乐等项目。
  大泉水库
  大泉水库位于红山窑乡毛卜喇村、圣容寺西数公里处。
  此库建于1974年,设计容量为120万立方米,属地方性抗旱为主的小型水库。

知识出处

永昌圣容寺

《永昌圣容寺》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圣容寺的历史渊源,文物古迹,自然人文景观,传说故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
御山峡
相关实物
金川峡
相关实物
九井八涝池
相关实物
北山狮伏
相关实物
睡佛山
相关实物
神驼峰
相关实物
金川峡
相关实物
九井八涝池
相关实物
北山狮伏
相关实物
睡佛山
相关实物
神驼峰
相关实物
圣容寺象山
相关实物
圣容寺狮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