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057
颗粒名称: 党和国家领导人篇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4
页码: 1-14
摘要: 本篇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传略列如:李先念、徐向前等共产党人物。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领导人 传略

内容

李先念(1909—1992)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6年10月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7年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参加红军,任副班长。1929年底转入地方工作,历任黄安县高桥区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黄)陂(黄)安南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10月,率领300余名青年再次加入红军,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11师33团政委、师政委。1932年率部西征川陕,同年12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次年7月任红30军政委。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3月,率红30军西渡嘉陵江,进入岷江以西地区策应和迎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北上。6月,指挥先头部队攻占懋功后,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此次会师为党中央确定北上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8月,与代军长程世才指挥包座战斗,全歼胡宗南部第49师,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
  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期间,他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后率红四方面军先遣军与红二方面军一道北上,为实现三大主力会师作出了贡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指挥红30军在靖远县虎豹口突破黄河天险,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由于战场形势变化,战役计划取消,过河部队改编为红西路军西征。11月11日,被中央军委任命为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在肃南石窝山分兵后,任红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统一军事指挥,与李卓然等率西行支队艰难转战,于4月底到达新疆休整,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1937年底回到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军事部部长。1939年初,率领160余人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进入豫鄂边区,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建立,任司令员。此后,历任新四军第5师师长兼政委、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书记、鄂豫皖湘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于1946年6月指挥部队作战略转移,开始中原突围。1947年5月,任中原局副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7月,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挥师南下,同刘邓大军胜利会师,参加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1948年5月,中原军区重建,任第二副司令员,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工作。11月,参与领导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1949年5月起,历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武汉市委书记和市长,中南局副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4年夏调入中央工作。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10月,兼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管理财政部、粮食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中国人民银行和指导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工作。1957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62年4月,任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文革”开始后,被诬为“二月逆流”成员受到错误批判,并被下放到北京市北郊木材厂劳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继续担任国务院的领导工作,并任军委办公会议成员。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委员。1977年,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1979年3月,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83年4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8年4月,在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1992年6月在北京逝世。
  徐向前(1901—1990)曾用名徐象谦,山西五台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春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后任国民军第2军第6混成旅教官、参谋、团副。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
  大革命失败后,被中央军委派往广州,任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队长,参加了广州起义。后到海陆丰地区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参谋长、师长等职,坚持开展东江地区的游击战争。1929年6月,被中央派往鄂东北,历任红11军第31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春,任红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任参谋长。7月,任红4军军长,率部南下作战。11月,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红4军军长,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组织指挥了黄安等多次进攻战役,歼敌6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1932年10月,率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的胜利,歼敌10万人。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3月,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指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6月,与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8月,指挥包座战斗,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通路。9月上旬,在张国焘对抗党中央、进行分裂活动的严重时刻,他挺身而出,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10月南下转战川康边,指挥了绥(靖)、崇(化)等10次重要战役。1936年7月,与红二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率部第二次北上。10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率红四方面军第30军、9军和5军西渡黄河。11月,战役计划取消后,过河部队改编为红西路军,任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红西路军总指挥,率部沿河西走廊西进转战,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1937年3月14日,按照石窝会议决议与陈昌浩回延安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汇报工作。在山丹境内与陈昌浩分开行动,历经艰辛找到援西军,经西安到达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参与指挥广阳、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战斗。1938年4月,率第129师和第115师各一部进入河北省南部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任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统一指挥山东、苏北和皖北各部队,坚持反“扫荡”、反顽斗争。1940年底返回延安。1942年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任太原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指挥了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战役,解放山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4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6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历史的回顾》。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
  秦基伟(1914—1997)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义勇队,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8月参加红军。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营第2连连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在开创川陕苏区的斗争中,历任红四方面军警卫团团长、红31军第274团团长、补充师师长、总部4局参谋。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随部渡过黄河作战,任红西路军总部4局局长。1937年1月,协助红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指挥临泽保卫战。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在肃南石窝山分兵后,沿祁连山转战东返途中不幸被俘,先后被关押在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和兰州。在兰州拱星墩关押期间,参与监狱秘密党支部活动,与敌人开展斗争。1937年6月,被国民党军押往南京途中在平凉境内伺机脱逃归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命以“游击战教官”身份只身前往山西太谷一带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1月,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支队成立,任司令员,对外称“秦赖支队”(赖际发为政委)。1938年春,“秦赖支队”发展到5000余人,在17个县内建立了拥有百余万人口的游击根据地,威震晋中。4月,参加粉碎日寇晋东南九路大“扫荡”的战斗。此战之后组建晋冀豫军区,任第1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6月,调任第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1941年3月,任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带领军民渡过了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被誉为不怕苦的“咬牙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太行军区司令员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在攻打临城时,因敌人火力强大,我军伤亡极重,他亲自端机关枪压制敌人的火力,掩护部队冲垮敌阵夺取胜利。1947年8月,为配合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他率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楔入八百里伏牛山,连克县城15座。尔后攻洛阳、战南阳、克郑州,参加淮海战役,率部参与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的战斗。1949年2月,9纵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4兵团15军,任军长,参加了渡江、解放两广和大西南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次请缨,率领被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3兵团第1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军长。期间,第15军坚守上甘岭40余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极其猛烈的火力攻击,为加快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国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兼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57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文革”时期,遭错误批斗并被下放到湖南省常德市西湖农场劳动。1973年恢复工作,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5年10月后,先后任北京军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司令员。1984年国庆35周年,任国庆阅兵总指挥。1988年,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1993年后,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秦基伟回忆录》。1997年2月在北京逝世。
  黄火青(1901—1999)曾用名黄贤佑、黄民孚,湖北枣阳人。早年在河南读书,后入湖北襄阳第十中学读书,五四运动期间曾参加抵制日货等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后在枣阳县钱岗镇任中共支部书
  记,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建团建党工作,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3月被派到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不久编入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的独立师补充第2营当兵。同年6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特别军事政治班、莫斯科高级射击学校和第一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5月回国,到江苏南通任红军第14军1团政委兼参谋长。后因负伤回到上海,任法南区工人赤色先锋队(即纠察队)特派员、江南省委兵运书记。1931年5月经湘鄂赣赴中央苏区,9月到达瑞金,任红军学校党总支书记、国家保卫局特派员。同年底任红5军团第14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2年5月调回红军学校,任政治营政委,后任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政委。1933年秋以秘书名义随潘汉年去福州,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和十九路军代表谈判。1934年调红一方面军,任九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因反对张国焘南下主张被撤职,分配到红四方面军党校任教员,后又调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任军人工作部部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渡过黄河,任红西路军政治部军人工作部部长。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在肃南石窝山分兵后,随李卓然、李先念等率领的西行支队艰苦转战到达新疆休整。
  抗日战争时期,受党指派,于1938年春起先后任新疆反帝总会秘书长、阿克苏专区行政长。1940年秋回到延安,历任军政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党校一部主任、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历任中共中央冀热辽分局副书记、冀热辽军区副政委(曾兼任分局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中共热河省委委员、中共热河省委书记,热河军区政治委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冀察热辽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政委、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法小组副组长、政法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0年特任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特别检察厅厅长。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顾委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9年11月在北京逝世。

知识出处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一书。希望通过编辑此书,重温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红西路军征战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弘扬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先念
相关人物
徐向前
相关人物
秦基伟
相关人物
黄火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