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冶公司团委参加全国重点工程献青春立功竞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036
颗粒名称: 八冶公司团委参加全国重点工程献青春立功竞赛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6
页码: 94-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八冶公司团委参加全国重点工程献青春立功竞赛的记事。
关键词: 八冶公司 团委 献青春立功竞赛

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作为党的助手、后备军的共青团组织,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按照青年的特点和团工作的内在要求,开始转“轨”入“位”,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和最佳“结合部”。
  1983年9月,八冶公司团委在广大团员、青年中首倡“建设镍都立功竞赛”活动,立即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奋战在金川镍基地一期改扩建工程中的团员、青年,除在本岗位出满勤、干满点之外,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150多次大中型生产突出劳动,义务完成工程量30余万元,为镍都建设增添了青春的光彩。
  1984年2月至1985年2月,公司团委又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六五”期间全国123项重点工程建设中开展《为重点建设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竞赛活动的决定》的号召,作为甘肃省唯一一家参赛单位,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全省唯一一项重点工程——金川镍基地建设中,充分发挥青年的突击作用。在立功竞赛中,他们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施工进度和确保工程质量,主要开展了以下几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青年突击队竞赛
  根据团中央《为重点建设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竞赛方案》和工程建设的要求,公司团委在大量调查、研究摸底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组建了由500多名青工参加的20支青年突击队,承包了65项分部分项工程,总工作量达532.87万元,计划降低成本额52.72万元,降低率为9.8%。这20支青年突击队只有500多人,占全公司一线职工总数的1/16,而承担的工作量占全公司下半年计划工作里的1/6。并同企业负责人签订了承包合同书,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奖罚规定列入承包合同书。
  承包合同书的签订,对青年突击队员震动很大,许多队员兴奋地说:“我们和镍都金川是同龄人,过去建设镍都我们未能赶上,现在,我们能为镍都的发展出一把力,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在重点建设中大显身手,多作贡献。”
  20支青年突击队,从正式建队到授旗命名的7个月时间内,月月超额完成施工生产指标,总共完成建安工程量850.70万元,超过总承包计划的59.6%;降低成本额90.16万元,降低率为10.59%,超过总承包计划的71%;劳动生产率人均7个月达到17014元;工程质量优良率都在80%以上,千人负伤率为零。为加快金川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突击队竞赛中,一开始各队就把攻难关、打硬仗、创一流、在完成关键性工程项目上下功夫,作为突击队的主攻方向。为了激发队员们的干劲,公司团委及时提出了“打先锋,创一流,夺红旗,进北京”的响亮口号,这一口号深深激励着广大队员。在整整7个月的竞赛中,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隆冬,哪里有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热火朝天大干的场面;哪里的任务最艰苦,“骨头”最难啃,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在奋战。
  安装公司韩奎利青年突击队,从组建后就承担了金川公司厂区三号电炉骨架主体的安装任务。这项工程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还受一号、二号电炉、贫化电炉和铁路四面所夹,使施工现场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加之二氧化硫等烟尘和有害气体的熏呛,使人呼吸都很困难,有时呛得人双眼直流泪。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施工条件下,队员们没有畏缩,顶着困难,英勇拼搏,争速度,抢时间,硬是把1800多立方米、共380多个大型吊件的钢骨架组装了起来。原计划要60天完成的任务,经过突击队员的艰苦拼抢,提前40天就全部完成了。提高工效3倍,等于一个人一天干了三个人的活。而且保证了安全生产,确保了工程质量。该项工程被安装公司评为单项优质工程。
  一公司魏天裕青年突击队由23名木工组成,平均技术等级只有2.1级。突击队成立后,同兄弟班组共同承担了金川扩建头号重点工程——沸腾焙烧和制粒干燥车间的主体框架支模任务。几个月中,他们发扬敢打硬拼的作风,顶风冒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重点工地上。他们在人数比别的班组少、技术等级低的情况下,每月完成的支模量远远超过别的班组。9月份,他们用20天时间全部拿下了制粒干燥车间最后一层37米高的框架和平台的支模任务,为下道工序创造了条件,把青年突击队的大旗插到了制粒干燥车间的顶峰。
  三公司李福起青年突击队承担的是生产混凝土空心大板的任务。在竞赛中,他们想重点工程所想,急重点工程所急,千方百计地保证重点工程的需要。1984年9月,他们提出了“创造优异成绩,向国庆三十五周年献厚礼”的口号。在工作中,队员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创造了大板生产线月产量历史最高纪录。像以上这样鼓舞人心的生动事例,在20支青年突击队中比比皆是。他们为加快金川镍基地重点工程建设出了大力,流了大汗,为振兴金昌、振兴甘肃、振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发挥了青年突击队应有的作用。
  业余“创百元”竞赛
  在开展“献青春”立功竞赛初期,公司团委重点抓了青年突击队竞赛这个重点。但公司团委感到:20支青年突击队仅有500多名队员,只占全公司青年职工总数的1/12。怎样把更多的青工也动员、组织到“献青春”竞赛活动中来,八冶公司团委又组织开展了业余“创百元”竞赛活动,向全公司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工提出了利用业余时间,人均创造产值100元的要求。
  由于这项竞赛活动涉及面广,又有硬性指标要求,因此,他们特别注重宣传发动工作,力求把全体青工都组织起来。各级团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发动,层层动员,向广大青工宣传开展重点建设竞赛的意义、目的,宣传20支青年突击队的青年伙伴们的拼搏精神和辉煌战绩。为使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团的干部走家串户,逐个动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95%以上的青工投入到了“创百元”竞赛活动之中,使青年的爱国心、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在“献青春”竞赛活动中得以升华,在“创百元”活动中得以实践。仅1984年,各级团组织带领青年围绕急、难、新、重的施工生产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生产突击劳动246次,参加义务劳动人数1.1万多人次,创造产值73万多元,团员青年人均180元,超过原计划的80%。特别是全公司统一组织的9次大型义务突击劳动,每次都有近千名青工参加,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通过开展“创百元”活动,培养了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充分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青年的崭新风貌。
  “百组百日”竞赛
  为了不断扩大竞赛战果,使“献青春”竞赛活动进一步掀起高潮,公司团委感到,仅仅在8小时以外组织青年开展业余生产突击劳动是不够的,应当把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创一流成绩、创最佳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团组织的一项基本的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为此,公司团委又组织了100个班组长年龄在35岁以下、班组成员年龄28岁以下、青工占80%以上的青年班组,开展了“百组百日”竞赛。100个青年班组中,有12个主要工种,1400多名青年参加。这次竞赛是继青年突击队竞赛之后的又一次声势浩大、范围更广、参赛人数最多的竞赛活动。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竞赛方案。在百组之间开展比建安工作量、比工程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节约、比政治思想工作和团结协作的竞赛活动。3个多月来,100个青年班组共完成建安工作量541万多元,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在同类班组中名列前茅。
  “前方搞会战,后方送温暖”
  一线青年在前方拼搏,三线青年怎么办?他们根据一线青年突击队、青年班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需要在生活上帮助的实际,开展了“前方搞会战,后方送温暖”活动。公司机关和基层公司机关团组织都组织了由女青年为主的业余洗衣组,为青年突击队进行定向服务。职工医院组织青年医护人员把常用的药品送到现场。有的三线单位的团组织还用增产节约的经费买上茶叶,送水服务到工地,深受广大职工和青年的好评。
  在“献青春”竞赛中,八冶公司团委抓住重点,由点到面,使整个竞赛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深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当初他们提出的“打先锋,创一流,夺红旗,进北京”的誓言。曾先后受到有色兰州公司、有色总公司、团省委、团中央的嘉奖。
  1984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费子文在金川视察工作期间,对公司团委组织广大青年开展“献青春”立功竞赛活动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两级公司团委书记和部分青年突击队队长,听取了公司团委书记岳彩亮的工作汇报。他勉励广大青年在竞赛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金川镍基地建设贡献青春,在全国夺旗授奖。
  1984年10月26日,公司团委书记岳彩亮代表公司团委,作为甘肃省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的10城市14名青年改革积极分子座谈会。14名青年改革积极分子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等领导一起进行改革经验交流和座谈。10月28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会议厅里,他们又与我国经济学界知名人士袁宝华、童大林、罗元铮、蒋一苇一起,结合实际学习理解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交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实践的体会。10月29日,应中组部青年干部局邀请,他们又与中组部领导一起座谈。10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候补书记郝建秀又亲切接见了他们,并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万里、胡启立、郝建秀等中央领导听取了岳彩亮同志的汇报,高度评价了青年人在生产、改革中的先锋作用,并高兴地说:“八冶公司团委的工作解决了企业改革中团的位置问题,好!”
  这次轰动首都的青年改革座谈会结束后,团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到车站迎接,并邀请岳彩亮向在兰企业团干部介绍全国青年改革积极分子座谈会的情况。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刘冰到会欢迎并讲话。团省委书记王松龄说:“对于像八冶这样创出全国水平的团委,重奖!”
  1985年3月,共青团甘肃省委在八冶俱乐部专门为八冶公司召开庆功授奖大会,团省委书记王松龄,副书记海飞、马少青和有关部委的领导亲临大会。会上,授予八冶公司团委“甘肃省新长征突击队”光荣称号,同时,还授予八冶公司团委书记岳彩亮、一公司团委书记丁建雄、安装公司团委书记陈云虎、安装公司青年突击队队长韩奎利、一公司青年突击队队长赵志勇五名同志“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在甘肃团的历史上,为企业团委专门召开表彰大会,这还是第一次。
  1985年3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在北京召开全国有色系统劳模表彰暨经验交流大会,八冶公司团委被评为全国有色战线先进单位。公司团委书记岳彩亮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交流经验,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历史上,这也是第一次表彰共青团组织。
  1985年4月,八冶公司团委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重点工程建设竞赛优胜单位,成为全国123项重点工程建设十面红旗单位之一。4月底,公司团委书记又作为全国重点工程建设竞赛特邀代表,参加在京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六周年大会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表彰大会”。5月1日,在中南海勤政殿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候补书记郝建秀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八冶公司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用自己的实践,为镍都建设洒下了拼搏的汗水,留下了奋进的足迹,开创了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跨进了全国企业团的工作先进行列,为甘肃争了光,为金昌添了彩,他们的业绩,应当载入金昌发展的史册!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金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金昌概览、千年沧桑、人杰地灵、天地钟秀、物华天宝、辉煌成就等栏目,介绍了金昌市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瑞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