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金川公司与八冶公司的三合三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033
颗粒名称:
金川公司与八冶公司的三合三分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8年至1984年金川公司与八冶公司的三合三分的记事。
关键词:
金川公司
八冶公司
三合三分
内容
金川公司在45年的历史上,曾与八冶公司三合三分。
1958年10月,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后更名为甘肃地质六队)发现了金川硫化铜镍矿。
1959年6月,成立永昌镍矿(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由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简称“白银公司”)代管。
1959年10月,白银公司和西北冶金建设总公司(后更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八冶金建设公司”,简称“八冶”、“八建公司”和“八冶公司”)部分施工队伍进入金川。
1960年8月,冶金部决定,撤销永昌镍矿,成立甘肃有色金属公司,直属冶金部领导。1961年1月,甘肃省委建议、冶金部同意,将甘肃有色金属公司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简称金川公司)。1961年2月,冶金部决定,西北冶金建设公司与金川公司合并,组建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这是金川公司历史上与八冶公司的第一次合并。在这期间,金川公司主要以基建为主,是一个党委,一套行政班子。
1963年5月,冶金部决定,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基建部分划出,分别成立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和金川冶金建设公司。这是金川公司历史上与八冶公司的第一次分家。1964年12月,冶金部将“金川冶金建设公司”改称“第八冶金建设公司”。1965年1月,冶金部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改称“冶金部886厂”。这时候,虽然分开了生产和基建两个系统,成立了两套行政班子,但还是一个党委。到1966年5月,第八冶金建设公司和886厂一起召开党代会,分别选举产生了两个党委,隶属于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党委领导(这个党委是由省委和冶金部指定两个公司主要领导组成的)。
1968年,第八冶金建设公司与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合并为第四冶金建设公司。
1970年11月2日至3日,国家计委主任余秋里率领由中央10个部、2个委的负责同志共25人组成的检查团来金川检查工作,听取金川地区军管会主任刘怀清、886厂革委会主任田汝孚等同志的汇报时明确指出,四冶、886厂两家要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不要分家,目的是为了多生产。余秋里回京不久,1971年4月12日,甘肃省委、省革委会决定,将886厂和第四冶金建设公司中的原八冶公司合并,组建甘肃有色冶金公司,这是金川公司历史上与八冶公司的第二次合并。1972年6月30日,冶金部下发(1972年)冶计字第982号文《关于代号冶金企业改用正式名称的函》,甘肃有色冶金公司(原886厂)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简称金川公司)。
1973年9月,金川公司基建部分划出,成立了第八冶金建设公司。这是金川公司历史上与八冶公司的第二次分家。
1981年8月,冶金部和甘肃省委决定,将八冶公司与金川公司合并,对外保留“第八冶金建设公司”称号,对内则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基建指挥部”。这是金川公司历史上与八冶公司的第三次合并。
1984年8月28日,有色兰州公司宣布八冶公司与金川公司分家的方案。自此,八冶公司与金川公司又恢复成了两个单位。分家后的八冶公司更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八建设公司”(简称“八建公司”)。这是金川公司历史上与八冶公司的第三次分家,这种状况保持至今。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金昌概览、千年沧桑、人杰地灵、天地钟秀、物华天宝、辉煌成就等栏目,介绍了金昌市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逢国
责任者
马虎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川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