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地方志的编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027
颗粒名称: 金昌地方志的编纂
分类号: K290
页数: 5
页码: 48-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昌市地方志的编纂,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到2005年的394年间,共修成地方志类典籍14种,其中金昌市志1种,年鉴1种,永昌县志4种,历史上附于州府志的永昌县志2种,史志专业类资料6种。
关键词: 金昌地方志 编纂 金昌市

内容

金昌市地方志的编纂,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到2005年的394年间,共修成地方志类典籍14种,其中金昌市志1种,年鉴1种,永昌县志4种,历史上附于州府志的永昌县志2种,史志专业类资料6种。
  《金昌市志》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全国修志热潮中,在金昌市委领导下,由市政府主持,成立金昌市志编纂委员会,由陆佩任主任,唐立贵、李志宇、马永恒任副主任;由唐立贵担任主编,李庆云、康怀远、谢澄清担任副主编。编纂者遵照国家提出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科学分类,编纂而成。该志上限一般从建市起,部分内容适当上溯;下限至1991年底,重大事件适当下延。全志按照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统一设置,以志为主,分类记述,按篇、章、节、目,横排纵述;以概述为纲,总揽全貌;以大事记为经,纵观历史;以分志为纬,分类记述。该志除卷首概述、卷末大事记外,分志共26篇、149章、566节。主体志是地理、矿产资源、人口、经济综述、经济管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交通邮电、建筑业、农业、水利、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党派社团、政务、政法、军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文物名胜、卫生体育、社会、人物。全志共142万字,于1995年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金昌年鉴》
  《金昌年鉴》是金昌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综合性年鉴。它记载了金昌市1992年—2000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发展状况以及新的经验、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改革开放中一些探索性的经验等。年鉴采取分类目编辑,共设32个类目,下设288个分目和1363个条目。为下届修志积累了资料。年鉴成立编委会,由李成龙任主任,方银天、周学信、亢万柏、谢杰同任副主任;主编由亢万柏担任,副主编由梁金川、刘尚志、李德元、王在华、李德文、师建祥、王德俊担任。该书于2002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历史上的《永昌县志》
  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由永昌卫指挥同知赵光远(顺天香河人)与指挥佥事南魁(永昌人)创修《永昌卫志》一部,已失存。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永昌县志》记:赵光远与南魁“创修卫志,版藏于家”,“万历以前事,历录然存者,皆其力也”。虽然卫志未刊印,但乾隆本《永昌县志》中完全录用了卫志的资料。
  一、清乾隆《永昌县志》。乾隆五十年,由知县李登瀛(陕西蒲城人)鉴定,南济汉(永昌人)总编纂,方毓伦、谢弼翰、郭兴尚等参与编纂,修成《永昌县志》10卷,依次为地理、建置、风俗、祠祀、兵防、官师、人物、选举、杂志、艺文。卷首绘图13幅,即邑域总图、水利图、县城图各1幅,书院等建筑图2幅,永昌八景图8幅。该志内容丰富、详备,约7.4万字。
  二、清嘉庆《永昌县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南济汉纂辑,勾钟瑞、王国宾、闫英、南棠参与编纂,修成《永昌县志》8卷,附续编1卷,无图表。文字8卷,依次为地理、建置、水利、兵防、官师、人物、选举、艺文。该志内容与乾隆本重复较多,约6.4万字。
  三、民国续修《永昌县志》。民国6年(1917年),由县知事闫权鉴定,王裕基编辑,马东壁、张植福、萧鸿泰、郭树祯采访校正,修成《永昌县志》8卷,依次为地理、建置、水利、兵防、官师、人物、选举、艺文,约3.7万字。该志对忠孝节烈记载偏多,余较简略。
  以上3种县志,国家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成都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永昌县档案馆均有收藏。1983年,永昌县人民政府将以上3种县志按原版式样,翻印成合订本,共印1000册,县档案馆收藏100册。
  四、附于州府志中的《永昌县志》
  (一)清顺治《丁酉重刊凉镇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由分守西宁道苏铣在明朝蒲坂杨公(杨俊臣,天启二年任凉州镇)、西平王公(王顺行,天启六年任凉州镇)创修《凉州志》数册的基础上,求遗补缺,重新编撰了凉州所属卫、所(清初的行政建置沿用明朝的卫、所制)志书,取名《丁酉重刊凉镇志》。此志分武威、永昌、镇番、古浪三卫一所分编,各县县志体例、目录基本相同,其中《永昌卫志》7卷36目,依次为地理、建置、官师、兵防、岁计、人物、疏诗赋,约2.8万字。永昌卫志的“物产”、“忠烈”、“流寓”、“仙释”四目的内容记在凉州卫志中。该志孤本现存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阅览室,永昌县志办存全书胶卷和洗印件。
  (二)清乾隆《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简称《五凉志》)。《五凉志》分《智集·武威县志》《仁集·镇番县志》《圣集·永昌县志》《义集·古浪县志》《忠集·平番县志》五部分,附《五凉沿革考》。该志是乾隆十一年至十四年修成。由凉庄道张之浚等鉴定,由张玿美总修。各县志体例篇目基本相同。《圣集·永昌县志》由李炳文鉴定,沈绍祖、张绍训、谢谨纂修。共设专志7个,依次为地理、建置、风俗、官师、兵防、人物、文艺,附《疆域图》《水利图》《北境汉蒙交界图》。全书约7万字,原版本存永昌县文化馆。
  《五凉志》是继《凉镇志》后,凉州各县一部较完整、较系统的地方志书。该志记述了上自唐虞,下至清朝中期数千年间凉州地区的历史沿革、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物产、民族宗教、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历史,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1996年,在全国第一轮修志进入后期阶段时,在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副县长乔高才让的首倡下,邀集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五县县志办公室、党史办的地方史志专家,在武威行署、金昌市和五县人民政府支持下,于天祝召开首次会议,按照全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整理旧志的精神,统一认识,成立整理领导小组,聘请顾问、制订整理计划,明确整理原则和方法,在保持文体内容原貌的基础上,精心校勘错讹、断句、标点、注释,并采用简化字横排,精装刊世。明确分工,即《武威县志》由王宝元、张克复完成,《镇番县志》由李兴华完成,《永昌县志》由祝巍山完成,《古浪县志》由朱应昌完成,《平番县志》由苏裕民完成。张克复参与各卷校点、考证和注释,并综其成,前后四易其稿。1997年,张克复主持在永登召开二次会议,讨论整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修订了《凡例》。1998年9月,校注稿清样排印后,张克复在武威召开第三次会议,征求定稿意见,并进行初校。前后历时三年,《五凉志全志校注》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终于与读者见面。
  新编《永昌县志》
  新编《永昌县志》,在国务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在全国开展编修地方志的热潮中,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遵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原则,成立了永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县长曹长庚任编委会主任,杨茂林、赵守国任副主任(之前,编委会领导几经更迭,进行了筹备、收集资料、翻印旧县志等工作);祝巍山任县志主编,谢翔云、何登焕、吕兴汉任副主编。县志编纂者遵照国务院提出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坚持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在收集了1200万字古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方法严格筛选,考证求实,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编纂成了永昌县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
  新编《永昌县志》,采取统合古今的写法,最早据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下限1990年,上下贯穿数千年。它真实地记录了永昌的天文与地理,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及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各个方面的史实。运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例,综合表述,分类记述,横陈现状,纵述历史,以志为主,图文并茂,努力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篇目设置采取卷、章、节、目形式记述,全志共33卷、142章、346节。书前有行政区域图,彩色和黑白照片120幅以及序言、凡例。全志以概述卷为纲,以大事记卷为经,以分志为纬,分志有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附录。全书120万字,1991年11月报金昌市终审。1993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参加了全国图书博览会,1996年,在全省图书和地方志书质量评比中,获得了全省地方志一等奖。
  史志专业资料
  一、《永昌赋役全书》。共3册,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记述自清道光三年至咸丰二年(1823年—1852年)永昌县屯科和更名地亩以及额外杂税,应征实征粮草、地丁银数额和开支项目。
  二、《永昌乡土志》手抄本。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杨鼎新编著,现藏台北国家图书馆。
  三、《金昌市国土资源》。1987年由金昌市计委、经委、建委、农业局、水电局、永昌气象局共同编写,张国良、刘占同、石振才总编统稿,该书共10篇,即概况、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矿物、能源、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共28万字,为内部出版物。
  四、《永昌县地名资料汇编》。是永昌县于1980年,对全县2400个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而编成的资料汇编,分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实况、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名胜古迹和附录。附地名图35幅。1981年内部出版发行。
  五、《中共永昌县组织史资料》。根据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等部门通知,县上成立吴应文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姚明凤、刘连任主编,编成了33万字的《中共永昌县组织史资料》,1991年6月内部出版发行。
  六、《中共永昌县党史大事记》。据上级指示精神,县上成立了以吴自升为组长的党史研究领导小组,由刘克文任主编,刘连、赵世桂任副主编,编成了1949年至1994年底的《中共永昌县党史大事记》。1995年10月内部出版发行。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金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金昌概览、千年沧桑、人杰地灵、天地钟秀、物华天宝、辉煌成就等栏目,介绍了金昌市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祝巍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