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军血战水泉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024
颗粒名称: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军血战水泉堡
分类号:
K297.42
页数:
2
页码:
39-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军血战水泉堡的记事。
关键词:
米喇印
丁国栋
起义
水泉堡
内容
清军入关后,满族贵族圈占土地,屠掠人民,推行了十分野蛮、落后和残酷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政策,给统治区人民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清王朝初建不久,反清复明的斗争仍旧此起彼伏。甘州、凉州也爆发了由米喇印和丁国栋领导的回族人民反清起义。
米喇印是清初甘州副总兵,回族人。他对满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心怀不平,又闻下剃发令,他感到这是耻辱,于是就同武威的丁国栋密商决定,一起举行反清起义。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广东、湖南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更坚定了他们反清的决心。米喇印借清政府征调甘州将士前往湖、广征讨起义军需要安抚的机会,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诱杀了请来做客的朝廷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和甘肃总兵刘良臣、分巡西宁道副使林维造、参议张鹏翼等,随即宣布起义。时在武威的丁国栋也立即宣布起义。他们拥立明朝延长王朱识镩镩为王,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这样,号召力更强,参加起义的人更多,起义队伍壮大很快,从甘州、凉州出发,一连打下了兰州、岷州、临洮,围攻巩昌(今陇西),队伍发展到十万之众。
清政府得知甘肃民众起义,十分惊恐,急调陕甘总督孟乔芳统兵围剿。孟以一部守秦州(今天水),阻止起义军东进,一部前往巩昌,打败了起义军。起义军撤退到安定(今定西)、临洮、岷州一线。这时,清廷又派固山贝子吞齐哈为平西大将军,与所有清军一起围攻起义军。虽然米喇印等也都是军官出身,懂得用兵打仗,但是,起义军中绝大多数兵士是响应起义的老百姓,队伍整体作战能力较差,在清军的三面夹击之下,一次次失利,节节败退,于六月,又回到甘州。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孟乔芳命都标右营游击张勇加紧攻打甘州城。城破,起义军失败。丁国栋率部到了肃州(今酒泉),嘉峪关等地民众纷纷响应。直到十一月,肃州城破,丁国栋被害。甘州城破后,米喇印则向东退却,想再次占领凉州。起义军行军至永昌卫(今永昌县,清初沿用明制,为卫)水泉子时,不幸被张勇部早已布置下的伏兵包围,发生激战。米喇印发现清军人数众多,不能硬拼,于是果断率领起义军占领了一片民房与清军对抗。战斗从中午一直进行到下午,双方都伤亡惨重。最后,清军集中火炮向民房轰击,无辜的百姓遭到杀害,起义军向外突围时,也被清军分割包围。尽管起义军将士勇猛如虎,人人奋力战斗,但是,在多于起义军数倍的官军面前,终因寡不敌众,遭到失败,两千多将士全部战死,米喇印也壮烈牺牲。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反清起义军虽然经过一年又七个月的战斗,最后失败了,但是,他们反压迫的英雄行为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所怀念。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金昌概览、千年沧桑、人杰地灵、天地钟秀、物华天宝、辉煌成就等栏目,介绍了金昌市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祝巍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米喇印
相关人物
丁国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