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992
颗粒名称: 我对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回忆
分类号: F321.2
页数: 4
页码: 181-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0年10月20日张文辉对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回忆的情况。
关键词: 焦家庄 合作社 名单

内容

1951年秋末,武威地委书记王俊同志向我征求意见说:永昌县焦家庄有几户大地主土地很集中,解放前他们的长工大部分都在地主庄园周围居住,不但男人长年给地主干活,有的女人也给地主当佣人。有的人自己一无所有,土地改革中分到的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不能满足需要,将会遇到严重困难。是否建立一个集体农庄?我豪不犹豫地说,不管叫什么名称,把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这样回答,是有理论根据和亲身体会的。列宁说“小农经济是十字路口的经济”,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早在抗战初期,毛主席就号召组织起来,大搞生产运动,支援抗日战争。
  1939年我在庆(阳)环(县)分区任工会主任时,带领分区抗敌后援会工、青、妇19名干部,集体开荒种地,每人只发一把镢头,干得很起劲,还获得专员公署“二等劳动英雄”奖状。1941年至1944年上半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时,各班的学生多是自己先打好窑洞再学习,党校的大礼堂也是学员自己建起来的。1944年下半年调到西北局组织部工作期间,每人都订生产计划,我们七个人一起去南泥湾开荒种地,看到八路军和各机关的干部,很多人在那里打窑洞、盖房子、开荒种田、蓄水种稻,真是一派兴旺景象。现在流行的“兄妹开荒”、“南泥湾”等歌曲都是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些事实,使我深刻认识到,只要组织起来,同心协力,加强领导,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1948年,解放战争中,我在黄龙县委任书记期间,去该县白马区检查农业生产时,发现当地农民自发地组织起不少季节性的变工队,几人到十几人自愿结合,比单干的效果好得多。我还写了一个调查材料,供县上有关部门学习推广。
  1952年春,我在张掖县帮助土地改革还没完全结束,地委就叫我回机关搞“三反”。王俊同志说,西北局耽心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办不好,指示要再抽派一批县、区级干部进去工作,只许办好,不许办垮。我们除正式提拔永昌县委宣传部部长房俊峰同志为副县级,全面负责焦家庄农业合作社的工作外,又从张掖、永昌、民勤县和地区机关抽派了一批干部,其中有张掖县城关区区委书记惠升富。张掖县农会副主任武宝帜,民勤县政府副科长姚明凤等,把党、政、财、农、青、妇干部都配全了。
  1953年1月,我被正式提为武威地委副书记,从此分工负责农村工作。建立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了我的本职工作,经常去了解情况,研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年开始实行领导干部休假制度,我约地委统战部部长周化南、地委妇委成员兼专区妇联会分管组织工作的贺风祥同志,一同在焦家庄、玉门油矿和敦煌莫高窟度过了假期。同时在领导农业生产方面,我们也是遵照毛主席教导的“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在武威县城南选了一个乡,作为地委直接领导的一个点,有些重要的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先从那里试办。1953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就是我先从该乡试办的。
  焦家庄这个先进典型,对全专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发展和粮食增产,都起了带头作用,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努力,1953年武威专区统购商品粮7千万斤,比省上分配的4千万斤指标,超额3千万斤,得到省委和西北局通表报扬。
  总之,我对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感情是深厚的,1954年下半年离开武威后,还经常打问那里的生产情况。现在已离开36年了,往返经过此地的公路时,总是要向那里望几眼。对这个全省乃至中央知名的先进典型,难以忘怀,希望金昌市委、永昌县委,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农村工作,促使它再上一个新台阶。
  1990年10月20日于兰州

知识出处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本书记载和介绍的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永昌县焦家庄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把广大翻身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政策;把富余劳动力动员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工副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以及按劳分配、共同致富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文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文辉
相关人物
王俊
相关人物
永昌县焦家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