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昌县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调查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972
颗粒名称: 关于永昌县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调查报告
分类号: F306.4
页数: 9
页码: 86-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报告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 焦家庄 合作社 调查报告

内容

一、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东西长18华里,南北宽1.5里,共319户,1605人,土地8154.08亩,每人平均5.08亩。全社分3个生产大队,15个生产小组。社的基础是很薄弱的,建社前没有经过任何生产组织形式。社员的成份,贫、雇、中农占总户数82.7%,其中雇农即占53%,其他成份占总户数的16.6%。社员的生活属全县特别贫苦地区之一。去年春,人没吃的、牲口没喂的占到90%。从51年11月初酝酿建社起,就积极领导社员生产,从而渡过了冬、春、夏荒,并获得了52年较51年农业总收入增加65.2%,单位面积产量比51年提高38.8%,比当地互助组提高29.5%,社员的总收入93.4%的农户都比51年增加了。例如贫农张国福51年农业总收入为1292斤,52年为3450斤,较51年增加167%。据调查,52年社员的农业收入除各项公共开支外,少部分可以吃到旧历腊月,大部分可以吃到正月底,吃到春耕的有69.2%。比去年强多了。这样大的社,在群众的思想基础、组织习惯、生活条件等都不完备的情况下,经过一年来的团结生产,初步的巩固下来了。但还存在有如下问题:
  〔一〕全社319户内,294户52年的农业收入都增加了,只有雇农3户、贫农10户、中农12户,共25户,农业收入较51年减少(原报告是中农19户,贫农7户,雇农1户,其他成份1户共28户减产)。其原因有四:(1)4户贫农52年土地播种面积没有51年多,内2户租种地主的地,因土改时土地被抽回分配,1户因种别人地被抽回,1户因嫌负担重,将地交公140亩。(2)劳动日少分红少的共10户,这有4种情况:(甲)因疾病或缺乏劳力,不能参加劳动(中农2户,雇、贫农各1户)。(乙)劳动者本人从事了其他职业,农业收入减少,但其他收入增加了,(中农4户,雇农1户)。(丙)个别组剩余劳动力多,曾发生贫雇农限制中农劳动的现象(中农1户)。(3)土地分租没有折成统一标准,是按亩数分配的,影响2户收入减少(雇、贫农各1户)。(4)雨水过多,部分地遭水灾。如9组有43.5亩,被山洪淹没。受水灾减少收入的共3户(中农2户,贫农1户),由于以上两原因减产的共5户(中农2户,贫农3户)。收入减少户,生产
  情绪不安。
  〔二〕秋收分配后,有9户社员退社(中农2户,贫农3户,雇农4户),原因有三:(1)过去一贯劳动不好。一下组织起来集体劳动嫌“不自由。)知道合作生产好,但因家庭”2生活太坏,认为“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出去自搞副业,可以现得养活家。(3)有个别组团结生产方式不好,发生强迫劳动现象。如三组社员晁善国,过去一贯不劳动,职业不正当,为叫他劳动,引起全组不满。曾有一次去了几个组员,拿草腰子,一面推,一面拉,致引起纠纷,加之嫌在组内不自由,就退出社了。但现在有3户要求要进来。
  〔三〕公共开支过大,计52年还有耕畜、农具、肥料、种、饲料等贷款19630斤(系10个组统计),2%的公积金,1/3农具折旧,还52年籽种,留53年籽种等共371636斤。即占去总收入的36.5%,最高的组占到55.2%,影响了社员生活。据调查52年农业总收入每人平均666斤,但除去开支外,实际每人收入423斤,因此社员缺口粮短少2个月的有26户,3个月的有86户,4个月的有27户,5个月的有98户,共237户,占总户数74.2%,同时,分红以净收入分配,实际拿到的少。有些社员反映“收入少了”,情绪不定。
  〔四〕耕畜评分,开始决定冬、春劳动一天的标准:骡、马为20分,牛为15分。夏、秋劳动一天的标准:骡、马为15分,牛为10分;但到夏季后。无耕畜户反映“一年苦下来都叫马挣去了!”于是,把牲口的分数标准降低到冬。春劳动一天,骡、马为15分,牛为12分。夏、秋劳动一天,骡、马为12分,牛为8分;养马户又反映“喂不住了,要卖马!”团结生产情绪一直不稳定,
  〔五〕土地入社分租占总农业收入25%,按52年土地每亩平均分租33.62斤,最高分租47.8斤,最低23.6斤。但当地地租一般为14.8—18.5斤,最高为22.53斤(系种地不带粮,如种地带粮地租为7.4斤)。社内划出去的非农业户的土地租给社内租额为12.95斤,从这个情况看,土地分租25%,似有些高,况且这种办法的坏处是“水涨船高”,影响劳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对土地分租有三种意见:(1)以原分租标准暂且不动。因各阶层占有土地不甚悬殊,这样,以免波动群众情绪。2)实行定地租。(3)土地归组,公粮由组交纳,土地不分租。前两种意见,社员反映不多,系该社负责人提出。第三种意见系群众提出,但均未确定。报请上级研究指示。目前,三种办法,我们认为以原分租标准不动较为妥当;实行固定地租,若经群众提出,并经全体群众同意,个别组可以试作;至于土地归公办法,条件很不成熟,不易走得太快,否则,会脱离群众。
  〔六〕二、三、四生产小组内吸收有各种非农业户,占该三组总户数30.7%,他们不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季节最忙时,也正是他们生意最好时,闹得组内不能团结生产。
  〔七〕组织形式与制度不够健全。该社根据有利团结、生产需要、居住情况和领导方便,社以下分3个生产大队,15个生产小组。以生产小组为生产和分配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大”的问题。但各种制度不健全,干部包办代替某些地方还很严重,乡的行政工作和合作社工作一直混在一齐,也是不妥的。
  〔八〕社内经营有瓷窑、炭窑各1处,纯系雇用工人,违背互助合作政策。
  二、该社1月初到2月初,配合土改复查,对社员进行逐户算细帐,订53年生产计划,结合解决存在问题:
  〔一〕通过逐户算细帐,使社员明确了农业收入增加与减少的原因。减少收入户,有的原来要退社也不退社了。普遍认为原来基础太差,第一年合作起来,开支大是很难避免的。在此基础上总结52年生产,订53年生产计划。方法采取从总结生产入手,开展民主检查,最后订出53年的生产指标,各种作物总产量较52年提高28.4(内扩大耕地面积产量占52年总收入6.61%)。单位面积产量较52年提高21.78%,小麦丰产田每组10亩,产量较52年一般小麦每亩产量提高103%,为了保证任务完成,小麦全部使用优良品种与药剂拌种,条播65%。施肥各种作物较52年增加了20—30%。草锄净,适时适量灌溉,并订出劳动纪律。唯指标有些高,将来计划完不成,会伤害群众积极劳动的生产信心,这对合作社是有害处,没有好处的。提高10—15%也就可以了,应作适当降低,使完成任务更有把握。但丰产田面积似有些少,应作适当扩大。通过订生产计划,对组织制度也进行了加强和修正,社务委员会由原来13人,增至23人;生产大队拟以二大队作为重点,故对二大队领导进行加强,增设大队生产委员会。一、三大队面对小组,增设小组生产委员会,但政府派去的领导生产干部,有5人参加社务委员会,这是不妥的,应从旁帮助,尽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乡行政组织,他们意见采取行政与合作社相结合的办法。即合作社主任兼乡长,生产大队兼村长。我们认为以不兼为妥。
  〔二〕畜工问题,经调查骡、马一年在农田劳动时间为150,牛为132天,按该社52年劳动日一分红标准2.5升(最高有的组分到3.408升,最低1.927升)计算。以前一标准骡、马全年分红7石(每石340斤)。牛分红4.425石。以后一标准骡、马全年分红5.325石,牛为3.54石。骡、马全年消耗4.22石(除去搞副业两个半月,夏季放青两个半月)。牛全年消耗1.92石(除去夏季放青3个月)。这样,骡、马一年劳动所得减去消耗,以前一标准尚余2.78石,后一标准尚余1.105石。牛一年劳动所得减去消耗,以前一标准尚余2.505石,后一标准尚佘1.62石。人喂养牲口消耗的劳动时间未计算,但牲口踏的粪和劳动分红的柴草亦未计算,这可互相抵补。从上述算帐结果看来,前一标准是有些高,后一标准对有牲口户也不吃亏,最近该社二、三大队社员讨论确定冬、春劳动一天,骡、马为18分,牛为14分。夏、秋劳动一天骡、马为14分,牛为10分。如是,骡、马一年可净得2.13石,牛可得2.28石,这样也可以。总之,应坚持对牲口有利,这对发展生产是有处好的。过去有、无牲口户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是缺乏发动群众,详细算帐,订出牲口的分数。现在作的还不够,今后应补这一课,进一步巩固团结生产。
  〔三〕非农业户经讲清道理后,划出去40户,可以组织联营的、自由结合3个组,即木匠、生铁匠、熟铁匠联营组。划出户的土地,可自愿租给社内,租额有双方民主议定。
  〔四〕土地经社员讨论,确定将上、中、下三种地,统一折为中等地入社分租。
  〔五〕瓷窑、炭窑己确定交政府接受。
  三、该社存在问题,基本解决,但还有如下问题。今后应注意:
  (一)合作社52年的单位面积产量,虽比当地互助组和自耕户均有提高,但是,并不甚高,正如社外有的群众批评说:“名头大,庄稼长的不怎么样好”,今后须大力做好庄稼,产量要比别人高,才能在群众中起示范作用。广种薄收并非好办法,这应从耕作技术的改进,如撒播改条播,二牛抬杠改用新式步犁等,逐步领导群众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努力。
  (二)培养干部,加强社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一年来培养了一批骨于,普遍提高了社员的思想觉悟,但是还不够,某些地方包办代替很严重,对社员缺乏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因此,目前各组发展还不平衡,强迫命令,不民主,少数组程度不同还存在;社员思想,部分存在自私自利,有的还有依靠思想;少数社员还不好好劳动,例如陈善国把土改分的马、毡都卖了,这说明今后必须面对小组,大力加强干部和社员的教育工作,使他们真正发挥劳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对退社户还应加强教育和联系。3户要求进来应允许,争取他们回到社里来,生活上有困难者,应给予帮助,劳动不好者,应慢慢说服教育改造,强迫命令是不对的,虽已作过检讨,但今后还要注意。
  (三)政府对合作社贷款不能过多,多了会使社员负债重,影响生产。同时,对其他农民影响也不好。对社员应提倡“节约”和爱国增产教育。防止铺摊大、开支多和大吃大喝的浪费现象。今春社员缺口粮问题,应积极领导,以生产自救为主,并发动自由借贷和其他办法,完善解决。

知识出处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本书记载和介绍的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永昌县焦家庄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把广大翻身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政策;把富余劳动力动员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工副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以及按劳分配、共同致富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焦家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