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地理形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957
颗粒名称: 多姿多彩的地理形胜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3
页码: 254-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平原绿洲、戈壁荒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地形由西南向东北渐趋倾斜,形成西南部山地。中部低山丘陵和走廊平原绿洲、北部荒漠草原的地势。
关键词: 永昌县 地理环境 山地

内容

永昌县地势险要,祁连山、龙首山东西横亘于县南和县北,在县域西部的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大黄山(古焉支山)独峰耸立,突起于南北两山的走廊中间,形成了十五里山口狭窄的地段,称河西走廊“蜂腰”地带。这里历来是戍边卫关、兵家必争之地。《甘肃通志稿》称:永昌“面祁连雪峰,枕金川之水,云川经其西,涧水绕其东,控扼甘凉,屹为雄镇;襟山带水,战余有资,西北之孔道也。”
  永昌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平原绿洲、戈壁荒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地形由西南向东北渐趋倾斜,形成西南部山地。中部低山丘陵和走廊平原绿洲、北部荒漠草原的地势。
  西南部山地
  包括大黄山一部分(另一部分在山丹境内)、祁连山冷龙岭、火松林、盖掌大坂等山脉和山间盆地。西南部冷龙岭海拔4442米,为县境内最高峰。这里沟谷纵横,峰峦叠嶂,阴坡被成片的天然乔木林和灌木林所覆盖,阳坡为山地草原,植被率达75%以上。山地在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植被稀疏,呈高山寒漠。永昌县的东大河和西大河均发源于冷龙岭北麓。几千年来,祁连山一直是永昌这块古老的地方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牧业区。大黄山南麓的大马营滩、大河坝滩等大部分优良草原,解放后由永昌县按西北军政委员会协议划给山丹军马场养殖军马使用,现由山丹军马场四场和一场使用。
  中部低山丘陵
  包括龙首山脉中的栒子山、武当山、风门山、龙口山等平行山脉和山间盆地。龙首山进入永昌县境后,山势锐减,从西向东延伸,逐渐低矮。海拔在1600米~2500米之间,最高峰成山掌,海拔3050米这一区域的花草滩、大青羊口滩、小青羊口滩、露泉滩都是龙首山脉的山间盆地,植被比较茂盛,属半荒漠类草场,其余多为低山丘陵,植被稀疏,属山地荒漠类草场。
  走廊绿洲平原
  分布在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主要是西大河流域的祁连山以北地区和大黄山以南以东地区及今新城子、红山窑、西河片绿洲平原和焦家庄、城关镇、城郊片绿洲平原;东大河流域的东寨、六坝、南坝至九坝滩东河片绿洲平原;水源、朱王堡清河片绿洲平原;金川河流域的三堡绿洲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山水、井水灌溉条件较好,是境内优良的农业种植区域和人工林网区域,海拔1400米~2500米。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永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通过千年沧桑、往事如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代风韵等几个方面内容的叙述,对永昌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