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昌县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907
颗粒名称:
永昌县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概况
分类号:
S216.4
页数:
3
页码:
267-26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昌县农村沼气建设历史发展情况。
关键词:
沼气工程
能源建设
永昌县
内容
永昌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县政府决定在全县部分乡镇建设户用沼气池,选派农林局干部1名、六坝乡九坝村社员1名、原双湾乡赵家沟社员1名,参加了武威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技术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掌握了一定的沼气池建设技能的3位同志,分别在红山窑乡、六坝乡、水源乡、朱王堡乡、宁远乡、双湾乡指导建设沼气池267座,通过调试,大部分沼气池成功产气,但有部分沼气池因配套设备落后、建设工序繁杂、服务设施跟不上等诸多因素,未能在全县推广。
2002年,市县出台相关政策,财政投资36万元,每户投资1200元,用于购置水泥、红砖、PVC管材、炉盘,支付技工工资。在水源镇赵沟村进行了沼气池建设试点,至2003年底,共建设户用沼气池300座,除个别户的沼气池因施工技术不成熟、建设经验不足等原因,存在漏水、漏气等问题未能点火使用外,大部分沼气池达到了产气、用气、照明的目的,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2004年9月,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永编发[2004]006号)文件批复,在县农牧局设立县农村能源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牧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在农牧局现有在编人员中抽调干部3名,专门负责这一建设项目。2005年,农业部将永昌县列入农村沼气项目实施县,省农牧厅、省发改委当年以(甘农牧计[2006]004号)文件下达我县沼气池建设任务1300座,其中,城关镇金川东村100座,大坝村150座,小坝村150座,中庄子村100座,水源镇赵沟村200座,方沟村200座,朱王堡镇头沟村200座,董家堡村100座,六坝乡六坝村100座,总投资45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6万元,地方配套15.6万元,农户自筹283.4万元(每户总投资3500元,其中,中央投资1200元,地方配套120元,农户投工投劳2180元),为保质保量建设好我县第一批沼气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了项目建设的协调管理和技术服务,并成立了县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县委办发[2004]027号),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启动会,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和农牧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科技、环保、卫生、发改、开发办、宣传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资金筹措等工作,县政府与各项目乡镇签订了农村沼气建设责任书,纳入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县能源办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各乡镇项目实施村进行宣传培训。期间,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影视资料,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认识;算账对比,实地参观,则增强了农户对沼气池省煤、省柴、省时、省力的认识。当年组织培训班12场次,培训农户3000多人(次),印发宣传材料4000多份,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建沼气、用沼气的积极性。
在项目实施中,县能源办全体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深入施工现场第一线,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协调相关事宜,及时调配工程所需材料,边学习,边指导,严格组织施工。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专业施工队签定了户用沼气池建设合同,严格履行“包产气使用,包损失赔偿,包跟踪服务;沼气池产气点火,用户签字认可;县能源办方可验收”的刚性要求,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2006年10月,所建沼气池1300座全部成功产气、点火使用。12月,全县沼气项目顺利通过省农牧厅专家组的全面验收。
2007年,(永机编发[2007]004号)文件给县农村能源管理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3名,办公室主任由农牧局局长兼任,设置专职副主任1名(副科级),工作人员2名,随后省上陆续以(甘农牧计[2007]521号)、(甘农能办[2008]51号)、(甘农能办[2008158号)、(甘农能办[2009]15号)、(甘农能办[2009]68号)、(甘农能办[2010]18号)、(甘农能办[2010]45号)、(甘农能办[2011]42号)、(甘农能办[2012]48号)、(甘农牧计发[2013]37号)、(甘农牧计函[2014]21号)下达全县沼气建设任务8批,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计划任务8521座,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7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处,县级农村沼气服务站1处,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63处,配发沼渣沼液抽吸车辆及设备51台(套),购置巡回技术服务车一辆,签约网点沼气维修管理服务人员50人,网点覆盖全县沼气实施村,达到沼气建设年利用畜禽粪便10万吨左右,占畜禽粪便总资源量的23.8%。累计项目总投资4370.2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660.9万元,地方配套188.4万元,自筹2520.92万元。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省上逐年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省农牧厅、省发改委组织的验收。
2014年,县农村能源管理办公室尝试调整两处养殖小区小型工程,在东寨镇、水源镇各建设了20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玻璃钢沼气池,利用沼气燃烧增温、供二氧化碳气肥、沼渣沼液有机肥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2015年开始,国家和省上已不再支持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转而支持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和特大型沼气工程(并网发电或提纯用于车用燃料)。我县2014年申报的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已于2015年6月由省农牧厅以(甘农牧计[2015]23号)文件列项批复,工程发酵容积880立方米,建成后可供东寨镇公租楼320户农村居民使用,工程计划2016年10月前全面完工,完成工程试运行。
(作者王德天系永昌县农村能源管理办公室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本书介绍了永昌县农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生产纪实、畜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德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