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发展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896
颗粒名称:
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发展纪实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永昌县肉用种羊场的历史发展情况、科技成果、社会贡献等。
关键词:
畜牧业经济
羊场
永昌县
内容
1999年3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会分会理事长、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有璋教授,引进的农业部“948”项目“国外肉用种羊引进纯种繁育推广与杂交改良”,在全省考察选址,与永昌县达成协议,于1999年,在原永昌清河制种场的基础上筹建了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重点为全省及西北地区改良地方品种,提供优质肉用种羊。
一、基本情况
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地处永昌县城东北45公里的西大滩戈壁绿洲之中,占地2万余亩。2000年1月,永昌县首次从新西兰引进著名肉羊品种“波德代(Borderdale)”和“无角陶赛特(PollDorset)”96只,其中,波德代羊为我国首次引进。2004年,肉用种羊场申请世行贷款110万元,于2005年9月,从澳大利亚引入优质绵羊品种“白萨福克”50只、“特克塞尔”50只。2014年,申请甘肃省舍饲农业项目资金120万元,从澳大利亚引入优质肉用种羊85只,其中,白萨福克品种公羊6只、特克塞尔品种公羊6只、陶赛特公羊1只,杜泊羊72只。如今已建成标准化羊舍13栋11100平方米,青贮窖4座2500立方米,种羊夏季避暑凉棚7座3150平方米。引进国内外优质牧草品种23个,种植人工草地1000亩,围栏草场1万亩。成为全省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肉用种羊场,是农业部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布局在甘肃的唯一国家肉羊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截止2014年底,存栏波德代60只、无角陶赛特146只、特克赛尔100只、白萨福克102只、杜泊72只,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培育群190只,累计向社会提供优质肉用种羊4000多只,冻精10多万粒。
二、科技成果
自建场以来,与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实施农业部“948”项目“肉用种羊的引进”、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培育及优质肉羊产业化开发”等科技项目,已完成项目中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提高绵、山羊颗粒冷冻精液品质的研究”和“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培育及优质肉羊产业化开发”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肉羊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现代集约化肉羊产业主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被农业部评为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被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评为疫病防控示范基地,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优质肉羊集约型舍饲养殖技术示范及产业”项目良种繁育基地,甘肃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基地和永昌肉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2001年至2002年,肉用种羊场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研制绵羊冻精。该项目属国家尖端研究课题,历时2年,终于研究出品质稳定、解冻活率在50%以上、受胎率高的绵羊冻精,获得了情期受胎率65.67%,情期产羔母羊82.23%的成绩,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002年12月,经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该成果被评为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制的冻精远销河南、青海等地,并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2002年,肉用种羊场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聘请加拿大胚胎移植专家在肉用种羊场进行绵羊胚胎移植,这是永昌县首次引进国外技术用于畜牧业生产。
2003年,肉用种羊场再次应用胚胎移植生产技术加快纯种肉羊的生产,其中,供体羊100只,受体羊425只,产羔365只,达到国内绵羊大群体鲜胚移植妊娠率的前沿水平。
2008年,肉用种羊场和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培育肉用绵羊新品种永昌“甘农肉羊”,用杜泊(Dorper)和无角陶赛特(PollDorset)等现代肉羊专用品种为父系,地方蒙古系母羊、小尾寒羊为母系,进行育成杂交,从含有75%以上现代肉羊血缘的杂种后代中,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繁育,培育而成。8年的选种选育,已选留体型外貌基本一致,肉用性能突出、早熟、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肉质好的永昌甘农肉羊新品种理想型肉羊200多只。2010年,肉用种羊场被农业部定为国家肉羊产业体系永昌综合试验站(2010年-2015年)。肉用种羊场是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布局在甘肃唯一的综合试验站。该站积极配合体系疫病专家组(兰州兽研所刘湘涛团队)和育种技术岗位专家组(甘肃农业大学李发弟团队),对永昌县、民勤县、凉州区、天祝县和山丹县等5个示范县(区)重点开展优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与研究、疫病防控与检测,甘肃肉羊产业的调研,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试验站依托专家团队,加速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社会贡献
建场至今,累计向省内、外提供优质肉用种羊4000多只,其中,向永昌县投放种羊2000多只,改良永昌县地方羊60多万只。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肉质细腻鲜美,加速了地方肉羊产业的发展和肉用种羊及杂交改良在全省的逐步推广,对全省乃至全国肉羊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肉用种羊场依托肉羊产业体系试验站专家团队,对示范县的农牧民进行了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相关技术的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96场(次),培训农牧民达7283人(次),加速了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0年至2015年,肉用种羊场为26名博士、70多名硕士、300名大学本科生,提供了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场所,现场试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农业建设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姜仲文系永昌县肉用种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站长、兽医师)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本书介绍了永昌县农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生产纪实、畜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姜仲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