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836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2
内容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正在以国家工程的实施规模在有计划的进行着。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热切关注和具体抓办的文化项目。近年来,本人利用工作之便,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从大量的资料中发现了我县不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于是,处于一种责任心,在工作之余,本着“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原汁原味”、“不能失真”的保护原则,挖掘、收集、整理、整合、编写了这些文字资料,编辑成书,以飨热心保护者。本书是一本专门以文字形式(并适当附以照片)记载、著录关于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保护方式,对本县尽可能挖掘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搜集、整理、编写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基本的形式——文字的形式作了追述,或许对热爱文化遗产保护的人们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点信息和线索,也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提供一点资料信息,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与形式。
本书在著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文化现象,不能回避,因为创作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民众所受的教育与熏陶、所崇奉的信仰的影响与支配,在对自然、社会、生产、消费、道德、伦理、审美、苦乐、宗族绵延等的理解上,与我们所说的“士”阶层和现代人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不能按照现代知识分子的观念和知识体系,去对民众的民间文化形态和作品进行修改,以失真为代价来适应我们的思想标准和艺术要求。这一点特向读者说明。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参考了《永昌县志》、《金昌文史》、《永昌文史资料选辑》和其它有关资料,收集了永昌县已故干部谢祥云同志的《皮影戏》、《木偶戏》,刘永年同志的《油坊》、《高利贷》等数篇文章,个别内容选用了网络照片,得到许多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丰富性和体现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保护方法也是多样的。但由于编者涉猎范围有限,挖掘工作困难重重,有的内容只点明现象,未详细叙述,材料组织和文字表达未必尽如人意,失误、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6月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