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信仰媒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8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信仰媒介
分类号: K892.464
页数: 2
页码: 270-2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民间信仰媒介:巫觋、祭司、术士的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民俗 信仰媒介

内容

巫觋 巫与觋在永昌是有区别的。通常称巫为“巫婆子”,由女性充当。称觋为“觋公子”,也称“神汉”,由男性充当。1949年后,被严禁取缔。巫、觋从事的世俗宗教活动有占卜、预知、驱鬼、治病等。
  祭司 祭司是由巫觋发展而来的,由男性担任。旧时,乡社间一些被称作“香老”的人,相当于祭司,在乡间大型的丧仪及祭奠活动中担任主角。
  术士 术士是专门的巫师,永昌主要有山、医、命、卜四类。
  山指地理先生、阴阳先生、风水先生、勘舆师、看山先生,一般通称阴阳先生。阴阳先生以阴阳五行为指导,为民间选择阴宅、阳宅,参与指导各种婚、丧活动,主持各类祭祀道场。
  医指巫医,将巫术与医药疗法结合起来,为人治病。乡间巫觋,大多会此术,实际是兼职身份。通常人们称其为“先生”。
  命指相命师,又称算命先生。解放后一度销声匿迹。相命师根据人的面相、手纹和生辰八字、名姓气色给人测算命运,推算人生前程及遇合。
  卜指占卜师,是较专业的算卦师,占卜师运用各种占卜工具和方法,占卜吉凶祸福。算卦师的摊子上多摆铜钱、筹子与卦图。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