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义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81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义学
分类号: G527.442
页数: 1
页码: 24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义学是为贫寒子弟读书创办的学校。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李炳文与教谕上官可观倡导,共创建义学6所,分布于文庙街(县城内)、高古堡(高古城)、宁远堡等地。乾隆四十九年,知县李登瀛倡导,在县城东南隅创建义学1所。
关键词: 永昌县 民俗 教育 义学

内容

义学是为贫寒子弟读书创办的学校。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李炳文与教谕上官可观倡导,共创建义学6所,分布于文庙街(县城内)、高古堡(高古城)、宁远堡等地。乾隆四十九年,知县李登瀛倡导,在县城东南隅创建义学1所。
  义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基本和私塾相同,经费来源主要靠公共募捐。
  义学存在时间较短,农村的5所后来改办为私塾或初级小学;县城内的2所合并到完全小学内。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李炳文
相关人物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