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烧制蓬灰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80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烧制蓬灰技艺
分类号: TS938.99
页数: 2
页码: 222-2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烧制蓬灰技艺的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民间制作 蓬灰技艺

内容

蓬灰的原料是生长在干山旱岭上的一种野生植物——蓬灰草,学名为白茎盐生草,为中子目黎科盐生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富含多种盐类和生物碱。深秋枯黄后烧成的蓬柴草灰就叫蓬灰。由于出自天然,成份纯真。用此灰化水,蒸出的馍馍蓬松绵软可口。现如今风靡全国的牛肉拉面非此不成。蓬灰,还是制作酿皮、灰豆汤、面包、糕点、擀长面、蒸馒头、炸油饼、炸糖花子等的上好佐料,比人工食用碱要好出许多。蓬灰除了食用,还用来洗衣服,洗头。过去农村里没有食用碱,也没有洗衣粉和肥皂,所以,烧蓬灰是农家必不可少的事情。现在好多人使用根据蓬灰成分配制的人工制造蓬灰。
  制作方法是:农闲时间,人们来到蓬灰草生长的地方,先把一坡一洼的蓬灰草拔下来,扔在那儿,让风吹日晒。等把那一坡或一洼的蓬灰草拔到差不多的时候,就在顺风的地方挖一个很大的灶坑,把晒得半干的蓬灰草塞进去点燃。一边烧,一边用麻袋片或簸箕在炉灶口扇。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手摇式鼓风机,目的是要把蓬灰草充分烧成灰蓬灰草烬,不能有黑色的木炭样的灰。当灶坑里烧满了灰烬,则要把灰烬用木棒或者铁锹拍实,于是,停下来,待火一灭,就在热灰里倒上水,呲啦啦,冒出一股浓浓的白烟。过一段时间待灰烬冷却后取出,灰烬在坑灶里就结为像石头一样的、颜色是灰色的、如水锈般的硬块,又像炼化的玻璃,更似烧过的炉渣。人们把它叫做“灰”或“碱”或“灰碱”或“蓬灰”。使用时砸一块灰碱,研成细粉后取适量,放到盛有水的碗中化开待用,溶解后的蓬灰水呈淡淡的绿色。
  其实,蓬灰就是草木灰的一种。草木灰中钾元素含量多,以碳酸钾(K2CO3)的形式存在,蓬灰也不例外。所以蓬灰有含碱性成分,浓度太大就有腐蚀性。就像我们喝多了醋就会“烧”胃,吃多了盐就会脱水一样。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