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做豆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9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做豆腐
分类号: TS214.2
页数: 1
页码: 1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豆腐制作工艺流程的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民间制作 豆腐

内容

用水泡豆,泡好后,上石磨(俗称为豆腐磨)推成“粕”用粗布包好,挤出汁液,称为豆腐浆子、浆子、豆浆,余下,的称为豆腐渣。豆浆放入锅中加火烧开,候其稍稍冷却,表面结层皮,用一细木棍横置锅面,一粘一转,即可取一张全皮,此则称为“揭豆腐皮”或“挑豆腐皮”。可连取四五个,取出晾干,即为市上所见之腐竹。揭过豆腐皮之后,即在豆腐浆中加卤水(也有加石膏的),稍停,即结而为“豆腐脑”。这时,在卖豆腐的筐子里铺下笼布,将“豆腐脑”舀进筐子时,收紧笼布,上放重石,挤去水,豆腐就成了。卖豆腐就称这筐中的豆腐为“一个豆腐”或“一包豆腐”。若每舀一瓢豆腐脑于筐中加一层笼布,然后加更重的石头镇压去水,做成的就是一层一层的薄片片儿了,这就是市上的“豆腐皮”。至于加工豆腐干,再用豆腐干酿制臭豆腐、豆腐乳等种种活计,多半是城镇里豆腐坊的生意了,乡下人多仅止于做豆腐。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