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节 棉花纺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83
颗粒名称:
第九节 棉花纺织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2
页码:
178-1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纺织手工业,纺线、织布工艺情况的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工匠习俗
棉花纺织
内容
永昌清河、双湾一带,曾产棉花,其纺织手工业较为发达。工艺分纺线、织布两部分:
一、纺线将棉花脱籽,弹至松散,即可纺线。多用纺车,以家庭妇女从事者较多。纺车主要由个人家庭经营。绝大部分为别人纺线,争钱换米糊口,一部分人出售线,少数人为自己织布。
二、织布用织布机。机系木制,由机身、羊角、斜叉、蚂蚱腿、脚踏子、怀抱轴、纵、扣、梭子、纬纬子等部件组成。结构复杂而严密,群众说有360个卯窍。织布时,将线浆制后,经续简子、拉布、梳布、续纬纬子等工序,而后正式织布。
织布多为男人从事。清河、双湾有女纺线男织布的风俗。专从事织布的人称布匠,织布机多由布匠个人经营,布匠大多为别人织布,产品分自用和出售两种。自用布紧密、结实,多为宽幅;出售布质量较差,多为窄幅。布多不染色,以白布使用或出售。亦有白蓝、青白条布。如男人穿汗褂、裤子、做被里、衣里等。女人穿则须染色,一般染成青、蓝、青砖色。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