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亲戚间的称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4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亲戚间的称谓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105-107
摘要: 本节讲述了永昌县亲族间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自己家里,远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一律称为亲戚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民俗 家族习俗 亲戚称谓

内容

亲族间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自己家里,远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一律称为亲戚。
  亲戚间的称谓,大略如下: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当面称外爷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当面称外奶奶。
  外祖父之父称外曾祖父,外祖母之母称外曾祖母。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大舅、二舅等以别长幼),舅之配偶称舅母。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爷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外祖母之姐妹统称为姑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姑爷爷。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直以哥、弟、姐、妹相呼。对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姐妹。
  父母称女之子女为外孙,外孙女,舅父母呼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老娘家门上的”。
  母之姐妹,称姨母(姨妈),以大姨母、二姨母等区别长幼;姨之配偶称姨夫、姨爹。
  姨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人则称两姨兄弟、两姨姐妹。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姨娘门上的两姨亲”。
  父之姐妹,称为姑母,姑姑(以大姑、二姑等区别长幼)其配偶称姑夫、姑父。父亲之姑,称姑奶奶。
  姑母、姑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亦有以哥、弟、姐、妹相呼的。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姐妹相称。
  妻兄弟之子女称内侄、内侄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姑舅亲”。
  妻之父,书面称岳父,对人称丈人、老丈人、外父、泰山、老泰山,当面则称爹、爸爸。
  妻之母,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外姆、丈母,当面则称妈。
  妻之兄弟,书面称姻兄、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内兄为大舅子,称内弟为小舅子,当面则称哥哥、兄弟;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舅老媳妇,以大舅老媳妇、二舅老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之姐妹夫,对外称挑担,当面称姐夫、妹夫。
  兄弟姐妹称其姐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妹夫等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女婿、贵客、东床,当面则称他姐夫,或直呼其名。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为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又,外人称别人女婿有戏称“半个儿”的。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对人称男亲家,女亲家、亲家公、亲家母,当面只称亲家。
  夫与妻之兄弟之间的关系又常被称为“姐夫郎舅”。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丈人门上的”。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