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祝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3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祝寿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1
页码:
99
摘要:
本节讲述了永昌县祝寿风俗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生辰民俗
祝寿
内容
祝寿是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的一种寿礼。不过,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百半也是不能“做寿”的,因为“双亲在不敢言老”。本地一般从60岁起,逢整十数做一次寿,有“贺七十、庆八十、祝九十”之说。60岁时做的寿称为“花甲寿”,因为人们认为,活满了一个甲子,就相当于过完了天地宇宙,人生的一个完整周期,所以民间特别重视庆贺花甲寿诞,礼仪比普通寿礼更为隆重;66岁也做寿;70岁做的寿叫“古稀寿”,因为古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所以人们把70岁叫做古稀之年。80岁的寿礼庆典叫做“庆八十”。人活到80岁,便被誉为是老寿星,庆典更为隆重。90岁的寿礼庆典叫做“祝九十”。庆典礼仪自然更为隆重热烈。
有的人讲究“做九不做十”的俗信,因为民间认为“十”意味着“满”,“满”则“溢”,“满”又意味着完结。所以有的人不在整十周岁做寿,而是提前到头一年,即60岁在59岁时做,70岁在69岁时做。也就是在虚岁满整十数时做。
庆祝寿辰,一般不能自己庆祝,而应由子女或亲威朋友出面举行。其规模视家境不同而各异。旧时殷富人家,于寿辰前三日即派人下请帖,寿辰前一天晚上设寿堂,寿堂正中帖大红“寿”字;有的则挂书法家写的“百寿”中堂,两边挂寿联。摆寿烛,挂寿幛,设寿生老人之位,铺排陈设,张灯结彩,布置一新。生日那天,司仪主持仪式,亲友、晚辈都要来上寿。辈分不同,礼仪有别。平辈往往只是一揖,子侄辈则为四拜。有的并不设寿翁,客人只是到寿堂礼拜,而由儿孙辈齐集堂前还礼。当然平常人家也有不设寿堂,只设寿案的。祝寿者都要携带寿礼,如寿桃、寿糕、寿面、寿烛、寿屏、寿幛、寿联、寿画、寿彩、万年伞等。这些礼品中凡能缀饰、点画、图案的,一般要加上一些长寿的图案。主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
第五节 留须
永昌旧俗。男过45岁即可留“盖须”,也称“八字须”。60岁始留全须(即盖须、子须、下须)。留须要择虎年或龙年,其须称“虎须”或“龙须”。留须要择吉日,并请至亲好友,备宴酒招待。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