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拜干亲与投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3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拜干亲与投保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3
页码: 97-99
摘要: 本节分述了永昌县拜干亲、投保风俗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生辰民俗 拜干亲 投保

内容

旧时,缺医少药,婴儿患病多有夭折。有些自以为命不好或子女多难存活的父母为了保育孩子平安成长,避免灾难,要“拜干亲”,即为孩子找干爹干妈的方式祈求孩子健康成长。拜干亲的时间,多在孩子满月、百天或在特为其选定的吉日良辰,其形式亦各有不同。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选择当地多子女的“全命人”,为其干爹干妈。拜干亲时要请人择一吉日,两家人同会一堂,小孩给干爹干妈磕头,干爹干妈给小孩送衣物,戴长命锁,寓意干爹干妈可保佑小孩避灾祛难。二是“撞干爹干妈”,事先烙一个白面圈圈锅盔,到期,家长请长辈或老成之人,携带圈圈锅盔,给孩子穿戴整齐,抱其在村边大路旁静候。第一个经过的人,便是孩子的干爹或干妈,被“撞”者不能推辞,要抱一抱孩子,接受圈圈锅盔,给孩子些“盘缠”(即钱币)。有的还让被“撞”的干爹干妈给孩子取名字,将其请到家中招待,决定正式拜亲的时间。有时若撞不到人,正巧撞到一条狗,就认狗为干亲,把带的锅盔仍给狗吃了,回到家中给孩子起名为“狗宝儿”,就算找到干亲了。至期,干爹干妈给孩子准备上礼品前往孩子家认亲。有的干亲为远方行客,或有一时不便者,只要抱一抱孩子就算认了干亲。三是因多育不存,或孩子命相与生父母命相相克,拜命相与孩子命相相生之人为干亲以转移命相,保孩子平安长命,上下和睦,家庭昌盛。有的拜一个,有的要拜认不同姓氏的三人为干亲,被拜的干亲为孩子取名为“×家代”、“三姓保”等。
  保育孩子平安成长的仪式除拜干亲外,还有投保等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在婴儿“百禄”或周岁时父母将孩子抱入寺庙,礼拜祝告,请菩萨神灵保佑,请和尚或道士命名叫菩萨保、佛佑、祖师保等,或在家神、灶神位前立“保状”,请阴阳先生诵经,疏“保状文”,以三年、六年或十二年为期,取名“家神保”、“灶神保”等。上世纪60年代后,破除迷信,除农村个别地方尚存此俗外,其它地方已无此俗。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