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丧葬俗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丧葬俗制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37-38
摘要:
本节介绍了永昌县丧葬俗制的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传统礼俗
丧葬俗制
内容
永昌境内居民注重丧礼。旧时,人年逾花甲,即开始购置寿衣(俗称老衣),寿材(俗称棺木),选择茔地。寿衣以绸、棉、麻面为料,忌用缎子(谐音“断子”)面料。忌用皮货,俗称亡人如果穿皮衣,下辈子就转生成牲口了。寿衣多为中式大襟或对襟上衣和大裆裤。也有富者男穿长袍,女穿衣裙的。贫者则临时制备。件数取单数。寿衣讲究由出嫁的姑娘亲手缝制为好。有的身前就做好了。通常是选择有闰月的年头制作,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鞋必须是布底,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内衣不钉纽扣,只缝飘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寿材讲究以松柏为上,杨柳次之。板厚须2寸以上,还有内棺外椁“三道材”的。穷苦人家所用棺材木质差,板子薄,有的甚至以草席、树条裹身或直接将尸体置于墓穴中以土掩埋的。棺材有用红油漆绘彩的,也有用红土刷的,也有木质本色的。有功名的人死了要画“赤胡”图案,一般人死了画鹤、莲等图案。茔地选择风水好的地方。
永昌葬俗为土葬,葬式为仰身葬,一律培冢。一般以家族立墓地,称祖坟。墓地内死者依辈分大小循次排列而葬。死于外地者,灵柩不能进家门,在村外待灵,择日下葬。夭亡或亡故的产妇不能进祖坟。服毒自缢等非正常死亡者,不择吉日,于第三日埋葬,仪式甚简,亦不得葬于祖莹(老人例外)。三岁以下婴儿死之后,用柴草包裹,弃尸荒野,不予埋葬。
正常死亡的,如阴阳先生认为莹地山向等不利,或者一个家族一年死两个人或者子孙先死而暂时不能入祖墓的,则厝于别处,俗称寄葬。待茔地山向逢吉利之年或第二年再择吉日正式迁葬于祖坟,或者家族中再有长者死去后一并带入祖坟埋葬。
墓穴由阴阳先生“斩草”而定,土匠挖掘而成。形制一般是:墓穴深2米左右,宽0.7米左右,长2米,上下同。墓穴大部分为明堂,属深埋。这是将棺柩直接放入墓穴,用土填实或用砖砌填土,依墓穴垂直中线封土起坟;有部分家庭墓地立有石碑。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