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67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体育
分类号: G812.742
页数: 2
页码: 173-210
摘要: 本章记述永昌县城关镇体育设施、场地、体育竞赛、全面健身。
关键词: 永昌县 城关镇 体育

内容

第一节 体育设施、场地
  城关镇体育场地与设施除镇政府院内设一篮球场外,其余体育活动历来依托县城内的公共设施和场地进行。如西大街的灯光球场、县体委的体育训练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老年门球场、北海子公园内的活动设施、县职中和四中的操场等。
  第二节 体育竞赛
  1990年至2004年,县上举办的历届全民体育运动会,镇上都有代表队参加,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八运会上获乒乓球女子团体第三名,一街、二街代表队分别获得老年门球第一名、第二名。
  九运会上获得女子拔河第三名,男子拔棍第二名和乒乓球女子团体第三名。
  十运会上获乡镇男子篮球第一名,老年门球第一名(城关镇三队),中国象棋第一名,女子排球第二名。
  1992年,城关镇农民陈国霞在甘肃省农运会上,获得中国象棋比赛第二名,并代表省上参加了在湖北孝感地区举行的全国农民运动会。
  除参加正规的市、县运动会外,在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等节假日,还经常组织全镇性的体育比赛,或组队参加县上有关单位组织的体育比赛。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老年门球、乒乓球、拔河、拔棍、中国象棋、跳棋及环城长跑等。1994年,城关镇被评为金昌市农村体育工作十佳单位。
  第三节 全民健身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健身锻炼都很重视。80年代,人们热衷于练气功,各种功法五花八门,都有健身祛病,益寿延年的作用。90年代又有健身操、健身舞和太极拳、太极剑、练功十八法、老年迪斯科等成了热衷于健身者喜欢的项目。每天清晨,自发组织的团队在北海子公园和各体育场地翩翩起舞,有些项目还用录音机放音乐伴奏。所有参加锻炼者都能每天坚持,风雨无阻。进入21世纪,全民健身的热潮更加高涨,城关镇社区和居委会群众自发组织中老年秧歌队,用扭秧歌的形式进行健身,这种形式很受群众欢迎,有发展前景。居民自发组织的太极柔力球、太极扇代表队曾代表永昌县在省、市举办的比赛中多次获奖。
  全民健身活动的中坚力量是离退休干部职工和城市居民,受他们的影响,城郊有许多农民在农闲时也加入了健身队伍。清晨或是傍晚,锻炼身体的人群就会出现在各处的活动场地,北海子、北磨湖、武当山上都有晨练者的身影,做操的、练剑的、打拳的、跳舞的、跑步的、踢腿的,方式方法各异,但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锻炼好体魄,使精力充沛,提高我们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改变精神面貌,城关镇的全民健身活动方兴未艾。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