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62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本章记述永昌县城关镇群众团体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
关键词: 永昌县 城关镇 群众团体

内容

第一节 总工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有关规定和市、县工会关于做好社区工会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城关镇于2005年6月29日召开了城关镇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镇总工会。选举产生了镇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和女工委员会及经费审查委员会。镇总工会已组建基层工会13个,发展会员近3000名。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会4个,社区工会4个,非公有制经济工会5个。各社区工会严格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要求和组建程序,完善各项制度,分别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社区工会委员会。
  镇总工会及各基层工会组织坚持把服务职工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努力为广大职工做好事,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为维护下岗职工、失业职工的切身利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下岗失业职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小额贷款,并输转富余劳动力1204人,创劳务收入450万元,在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244人。为做好工会工作,提高工会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的自身素质,在市、县工会支持下,镇总工会组织各基层工会工作者和广大职工举办法律知识、《工会法》、家庭服务、妇女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等培训班10期,共参加培训600人,经过培训,使有一技之长的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5年,城关镇和原北海子乡均有共青团镇、乡委员会。镇团委辖2个团支部,有团员26人;乡团委辖团总支1个,团支部20个,共有团员450人。1993年撤乡并镇后,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压缩编制,精减机构,镇上成立了群众团体办公室,定编1人,兼任镇团委书记和镇妇联主席,至2005年,共青团城关镇委员会下设基层团组织18个,其中社区团工委1个,社区团支部4个,机关团支部1个,环卫所和中心小学团支部各1个,村团支部10个,共有团员580名。共青团城关镇委员会由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团代会每3—5年召开一次。
  共青团历来被视为共产党的助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共青团员始终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2005年镇团委被评为全县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五四 ”红旗团委,在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中,经常获得表彰奖励。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1985年,城关镇和原北海子乡均设有镇、乡妇女联合会组织。1993年撤乡并镇后在机构改革中,镇政府成立了群众团体办公室,将妇女联合会和共青团委纳入群众团体办公室,由1人兼任镇妇女联合会主席和镇共青团委书记。妇联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镇妇联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下,在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了 “半边天”的作用,为本镇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1996年,镇妇联被评为全省基层先进妇女组织受到表彰奖励。
  城关镇妇女联合会辖基层妇女组织18个,其中社区妇联1个,社区妇代会4个,机关学区妇代会3个,村妇代会10个。镇妇女联合会由镇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妇代会每3—5年召开一次。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