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奇观异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59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奇观异闻
分类号: I276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本节记述永昌县城关镇奇观异闻介绍了象山与佛陀、北山狮伏、马流泛醇、鹿苑雀鸣、古杨情缘。
关键词: 奇观异闻 永昌县 城关镇

内容

一、象山与佛陀 “象山 ”即圣容寺石佛瑞像背靠之山,其名见于《凉州番禾御山石佛瑞像因缘碑》,碑文中有“贞观十年,有凤□五色,双鹤导前,百鸟蔽日,栖于像山 ”之说。一千多年来,人们已不知“象山 ”究竟指圣容寺所在地的哪座山。想不到,一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这个谜。2004年农历四月十一日下午6时许,雨过天晴,有人在寺院遗址西南观看正在修建的石佛殿及背面山色,忽然发现嶙峋的山体与沟沟壑壑构成一头活灵活现的大象,山顶的圣容寺塔,正处在大象的背上,形成大象驮塔的奇观。以后不几日,又发现大象以东有一头小象,顽皮活泼,颇具动感。人们不禁感叹,古人雕像建寺、造塔,其艺术构思是多么的精巧,他们巧妙地将自然界神工鬼斧般的杰作与人类的雕塑、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佛陀 佛陀卧象也是在圣容寺以东,南面山体发现的。当夕阳西下时,山体边缘受阳光照射,显出一大一小两个卧佛的轮廓,两佛反向而卧,其形象惟妙惟肖。
  二、北山狮伏 在武当山寺庙以东,有山形酷似一头蹲伏着的雄狮,古人将此作为永昌八景之一,在乾隆本《永昌县志》里面有描述这一奇观的诗作:
  北山狮伏
  黄时
  崭然何日孕灵胎,恍是文殊座下来。
  崖侧怒蹲惊象兔,柱头冥契吼风雷。
  睇烽北峙长为镇,嗤雪冬妆暂以颓。
  射石将军曾说虎,操弧过此莫轻猜。
  北山狮伏
  李登瀛
  小山结构另方园,铁额铜头致宛然。
  父老不需忧虎豹,神峰千载镇金川。
  三、马流泛醇 北海子公园中的马踏泉,不仅有杨满堂战马踏开涌泉的美丽传说,而且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古人将此载入《永昌县志》:“便汲取也,水初泛,圆若大小珠浮,则散而为花,前珠甫花,后珠继升,闪烁翻沸,不可名状,故俗又呼为银花泉,其名马家(踏)泉..味极甘冽,嗜茶者咸于是取饮焉”。此泉上述景象至今依然如故,泉上建一亭蔽护之。《县志》里将此泉作为北海子十景之一,叫“马流泛醇 ”。
  马流泛醇
  李登瀛
  爱看烹茶鹤避烟,汲泉须汲马家泉。
  马家泉水水甘冽,不是雨前未许煎。
  马流泛醇
  南齐汉
  惠山佳趣未曾探,郭外泉清一鉴涵。
  携得月圆烹玉液,笑将乡味比江南。
  泉上原有六角亭,柱上有对联一幅:静看水中珠,玉润珠圆真活泼;闲邀廊外月,湖光月色共清凉。
  相传此泉之水,比县城内井水要重,取之烹茶煎药能治时疫杂症。经科学鉴定,此泉所冒气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元素,叫氡气,是由镭衰变而成,也叫镭射气,医药上用来治疗癌症。泉水中还含有微量元素锶,所以马踏泉中水又是天然的高锶矿泉水。
  四、鹿苑雀鸣 北海子公园马踏泉东侧,立一石碑,名“鹿苑雀鸣 ”,如站在此处用力击掌或用石子敲打路面,随着击掌或敲打声,就会听到吱吱的燕鸣声或是啾啾的鸟叫声。游客至此,欣然试之,以为乐趣。
  五、古杨情缘 北海子公园大门口(原金川寺大门口)有两棵形态独特的钻天杨,学名 P.nigra.Lvar.italica.Koenne,树龄300余年,树高25.6米,胸径1.3米,枝繁叶茂,蔚为壮观。树旁立一石碑,正面 “千古情缘”四个大字,背面镌刻着一个与古树相关的动人的美丽传说:
  这两株朝天杨,为明代嘉靖年间金川寺尼姑植。清朝同治年间,浙江巡抚杨昌竣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被革职闲居,陕西总督左宗棠爱其才干,招到麾下以将功折罪。某夏,杨为公务行差永昌,得暇出北门游到此两株杨树下,刹时间,绿叶变黄,杨惊愕不己,内疚万分,便择日祭树,对树责己悔罪,以示反省。不意两株朝天杨勃然复苏,枝叶重新变绿,一派生机。从此,永昌百姓将这两株杨树称左为杨乃武,右为小白菜。
  公元一九九四年七月立
  北海子公园内海子四周有古杨树数十株,亦300多年树龄,部分已中空,但仍枝叶繁茂。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