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然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582
颗粒名称: 第一篇 自然篇
分类号: P942
页数: 21
页码: 37-57
摘要: 本篇记述永昌县城关镇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关键词: 永昌县 自然地理 城关镇

内容

第一章 地理位置
  城关镇位于永昌县中部偏南,祁连山脉的照面山北麓,东与东寨镇和农垦八一农场、红光园艺场相依,西与焦家庄乡毗邻,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区隔山相望,北与河西堡镇接壤。地处东经102°—01′13′56′103°,北纬38°—38°15′。总面积210.68平方公里。
  第二章 地形地貌
  地貌以平坡状结构为基本轮廓。南面祁连山,崇山峻岭,林木葱郁;北面隘关峡道,地势险要,自古为控扼甘凉的军事重镇;南部照面山系祁连山冷龙岭支脉,山阴为沟壑阶地,坡度较大,遍布天然林木,牧草繁茂,植被覆盖度75%,为优良林牧区;中部为走廊绿洲平原,海拔1900—2129米,地势较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为镇境内主要农作物区;北部武当山、校场山均为半荒漠山地,山间形成小面积峡谷。武当山下,金川河畔有泉水溢出,形成湖滩湿地。境内有库容量6500万立方米的金川峡水库,西大河下游金川河与东大河下游二坝引水渠交汇于金川峡,流入金川峡水库。
  第三章 气候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候
  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大陆度50%至70%,干燥多风,光照充足,温差大,春季回暖慢,夏季无酷暑,秋季降温急,冬季无严寒。全年日照时数2285—2959小时,年平均气温4.8℃,最高气温32.5℃(7月),最低气温 ﹣26.7℃(1月)。大于或等于0℃的年积温2400—3100℃,大于或等于10℃的年积温1700—2648℃,无霜期120—136天,年降水量185—19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年蒸发量1900—2000毫米,年平均湿度520。春季多6级左右西北风,最大可达10级。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防治
  镇区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干旱、山洪、干热风、霜冻、连阴雨、病虫害等。
  一、大风。因地形地貌的关系,河西走廊历来多大风,并多为西北风。历史上曾有 “大风拔树”、“黑风从西北来,顿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从西北来,折树、飞沙走石”这样的记载。20世纪50—60年代,每到春季常有以上描述的大风发生。80年代以后,这种灾害性的大风出现的频率有所降低。最近的一次是1993年5月5日下午4时,黑风扑来时,刹时漆黑一片,室内开灯才能见物,街上车辆都开灯缓行。气象部门把这次黑风界定为“特大沙尘暴”最大风力12级,瞬间最大风速34米/秒,能见度0米。防治风沙灾害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改善生态环境,近20多年来,随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政策的实行,被破坏的植被逐渐恢复。大力营造风沙防护林和鼓励农户 “四旁 ”植树取得巨大成就,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使风沙灾害有了逐年减少的趋势。
  二、干旱。城关农业灌溉主要靠祁连山冰雪融化形成的内陆河水和泉水供给,山区降水量的多少,决定着年成的好坏。据气象统计资料显示,永昌5、6月份降水量的多寡有一周期,基本上符合“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说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金昌市工业用水量的不断加大,干旱对农业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干旱对农业的影响,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以保丰收。防治干旱的主要措施是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止水的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经过长期的努力,镇境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已基本完成,发挥了防旱抗旱的作用。
  三、山洪。多发生在6—8月,由突降雷雨而造成。祁连山区如突降雷雨、暴雨,即可形成山洪,洪水由青沙沟等沟壑泄下,造成冲毁庄稼和房屋的灾害。近年来,由于水利设施的完善和防洪体系的构成,洪水灾害已基本被治理。2006年7月15日晚10时,因祁连山区突降暴雨,形成山洪,洪水从青沙沟泄下,北海子两个虹鳟鱼场被冲,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干热风。盛夏7月,气温最高可达30℃左右,在这个时期小麦正处在灌浆期,如果干旱少雨,再加上东风劲吹,地面水分蒸发量加大,就会形成干热风灾害,使小麦青秕。干热风灾害在近20年内也时有发生,防治的办法唯有适时灌水。
  五、霜冻。城关地区无霜期141.4天,早霜一般在9月初至10月中旬出现;晚霜一般结束在4月份,最晚可到5月末至6月初。1985年以后,农村夏田作物种植面积增大,秋田作物减少,所以早霜来临时,绝大多数农作物已成熟收获,只有少数洋芋等秋田,在早霜来临时会受侵害。晚霜结束期如果到5月末6月初,农作物就会受到大面积的冻害。大量推广成熟期早的优良品种使遭受霜冻的概率变得很小。
  六、连阴雨。正当小麦、大麦成熟收获期,如果阴雨连绵,就会造成即将收获的大、小麦发芽甚至霉烂,这就是连阴雨灾害。如1971年8月29日至9月24日,阴雨连绵长达27天;1977年9月3日至9月20日,阴雨长达18天;1983年8月,连阴雨10多天,累计降雨60.6m;1996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阴雨达20多天。都造成了小麦发芽、霉变的灾害,受灾面积最大可达50—80%。近年来,由于联合收割机跨区域作业,大大缩短了收割时间,如果碰上连阴雨天气,可利用乍雨乍晴的间隔及时收割,以避免受害。
  七、病虫害。城关地区农作物的病害主要有小麦条锈病、黑穗病,洋芋晚疫病,胡麻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豌豆潜叶蝇、菜青虫、地老虎等。上述病虫害对各类作物有危害,但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都懂得科学种田,抗病害的优良品种、高效无毒农药以及合理施肥、适时灌溉都降低了作物的发病率,减轻了虫害,使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与管理
  土地总面积19591公顷(293866亩),其中可耕地2935.3公顷(4.4万亩),园地21.47公顷(322亩),林地188公顷(2820亩),牧草地126.7公顷(1900亩),水域和湖滩面积565.1公顷(8477亩),城市及乡村居民住宅和公用设施用地710.53公顷(10658亩),国道和乡村公路用地138.87公顷(2080亩),未利用土地14648.87公顷(21.97万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4.99%、0.11%、0.96%、0.65%、4.19%、3.63%、0.71%、74.77%。其中可耕地面积中,播种面积3.73万亩,占85%;未利用土地中,裸岩石砾地12200.53公顷(18.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2.27%。土地利用率仅为25.23%。土地垦殖率1.6%,大量土地在长时期内难以利用。
  土壤分类:城关镇辖区内土壤类型有:属于自然土壤的灰褐土、栗钙土、草甸土;属于灌漠土壤薄层灌漠土属的黄立土、黄平土、浅位漏沙土、中位漏沙土、青胶泥土,厚层灌漠土属的灰黄立土、灰黄平土、深位漏沙土、沙壤土,薄层潮灌漠土属的潮黄平土和硫酸盐灌漠土。
  灰褐土 分布在镇辖区祁连山火烧沟东南侧一带的山地阴坡。成土母质为残积、坡积物,全剖面有6—15厘米残枝落叶层。土体40—70厘米厚,有20—40厘米的腐殖质层,呈粒状结构,暗灰色,质地中壤,碱性反应,0—6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11%。全氮0.57%,全磷0.11%,全钾2.4%;碱解氮百万分之二百四十七,速效磷百万分之十二,速效钾百万分之四百八十八,碳酸钙1.96%,酸碱度值7.79。
  栗钙土 分布在赵家庄、沙沟岔村南侧祁连山北坡山前冲积扇面上。成土母质为残积、坡积物及黄土状母质。土体厚0.6-2米,土壤结构块状,由灰棕色向黄棕色过度,质地多为中壤。0—30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3.18%,全氮0.212%,全磷0.094%,全钾2.2%;碱解氮百万分之八十四,速效磷百万分之三,速效钾百万分之三百零三,碳酸钙9.37%;酸碱度值8.2。
  草甸土 分布在北海子、金川东村一带,为河谷或山间盆地的水流溢出部位。成土母质为冲积、淤积和黄土母质。土体40—140厘米,表层多为轻壤和中壤,植物根系密集,腐殖质20厘米厚,灰棕色,上层为青灰色的草甸潜育层,全剖面潮湿,底层为兰灰色古潜育层。土表干旱时出现灰白色盐结皮的为盐化草甸土(含盐0.4%)。0—20厘米土层有机质2.3%,全氮0.096%,全磷0.073%,全钾2.25%;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九,速效磷百万分之四,速效钾百万分之三百一十五;含盐1.117%,酸碱度值8.1。
  黄立土 薄层灌漠土属,分布在北海子、金川西、金川东等村。熟化层30-50厘米,棕黄,50厘米以下颜色变淡,质地轻壤至中壤,一般耕作层20—30厘米,有机质1.53%,全氮0.0902%,全钾0.0687%;碱解氮百万分之三十一,速效磷百万分之六,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九十;酸碱度值0.46。土壤容重1.44克/立方厘米,地表绵软,通气透水性能好。
  黄平土 薄层灌漠土属,分布全镇各村。一般耕作层15-30厘米。灰黄和黄棕色,质地中壤至重壤,有机质含量1.45%,全氮0.0815%,全磷0.0742%;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速效磷百万分之四,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六十九;酸碱度值8.33。土壤容重1.54克/立方厘米,片状、板状或鳞片状结构,渗水透气性较差,湿时泥泞,干时坚硬呈龟裂状。
  浅位漏沙土薄层灌漠土属,分布在北海子、赵家庄、沙沟岔、大坝、金川东、金川西等村,灰黄到浅黄色,块状、片状结构,质地沙壤。一般耕作层28—30厘米,有机质1.71%,全氮0.0916%,全磷0.0713%;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一,速效磷百万分之三,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二十二;酸碱度值8.32。
  中位漏沙土 薄层灌漠土属,分布在黄家学、沙沟岔、小坝、大坝、北海子、金川东、金川西等村,土体厚50-80厘米,灰棕至灰黄色,块状和片状结构,土壤容重1.24克/立方厘米,质地多为中壤。耕作层有机质1.77%,全氮0.1%,全磷0.0741%;碱解氮百万分之五十五,速效磷百万分之四,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五十九;酸碱度值8.44。通气透水性较好,蓄水保肥力较差。
  青胶泥土 薄层灌漠土属,分布在北海子、金川东村,灰棕色、块状、片状结构,质地粘重多重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05%,全氮0.117%,全磷0.113%;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二,速效磷百万分之十六,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六十六;酸碱度值8.38。
  灰黄立土 厚层灌漠土属,分布在大坝、金川东、北海子等村,多棕灰和灰棕色,柱状或块状结构,土壤厚度大于100厘米,熟化层大于60厘米,土壤容重1.49克/立方厘米,质地轻壤或中壤。耕作层多在30厘米左右,有机质含量为1.63%,全氮0.0863%,全磷0.0721%;碱解氮百万分之三十九,速效磷百万分之五,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五十一;酸碱度值8.29。
  灰黄平土 厚层灌漠土属,分布于各村,灰棕色,片状、板状或鳞状结构,土体厚度大于100厘米,熟化层大于60厘米,土壤容重1.37克/立方厘米,质地轻壤至重壤。耕作层20—30厘米,有机质含量1.65%,全氮0.0946%,全磷0.074%;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四,速效磷百万分之五,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六十四;酸碱度值8.25。
  深位漏沙土 厚层灌漠土属,分布在沙沟岔、小坝、大坝、北海子、金川东、金川西等村,灰棕或棕黄色,块状结构,漏沙层在80—100厘米之间,土壤容重1.24克/立方厘米,质地沙壤至中壤。耕作层在30厘米左右,有机层含量1.57%,全氮0.101%,全磷0.0709%;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速效磷百万分之三,速效钾百万分之二百零三;酸碱度值8.45。
  沙壤土 厚层灌漠土壤,分布在北海子、金川东村,土壤容量1.29克/立方厘米,质地多为轻壤或沙壤。一般耕作层28厘米左右,有机质含量0.839%,全氮0.0471%,全磷0.0583%;碱解氮百万分之三十,速效磷百万分之三,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一十六;酸碱度值8.34。
  潮黄平土 薄层潮灌漠土属,分布在北海子、小坝、大坝等村的靠湖滩一带,黄棕和灰色,片状、鳞状结构,质地中壤至重壤。耕作层20-30厘米,有机质含量2.16%,全氮0.131%,全磷0.0668%;碱解氮百万分之四十二,速效磷百万分之六,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四十七;酸碱度值8.52。
  硫酸盐灌漠土 分布在北海子村二、五、六社,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2-2米之间,潮化时间较短,土体干湿交替作用时间不长,在100厘米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的锈纹、锈斑和盐粒。盐分组成以硫酸盐和重碳酸盐为主,土壤容重表层为1.4克/立方厘米。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左右,全氮0.05%;碱解氮百万分之三十五,速效磷百万分之五,速效钾百万分之二百。盐化灌漠土受盐分和返潮作用,对农作物苗期造成危害,一般灌头水后死苗10—15%。土壤瘠薄,僵硬板结,通气性能差。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贯彻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的用地原则。做到优先保证农业用地,保护耕地总量稳中有增;严格控制、统筹安排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复垦废弃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加强土地整治和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管理规则:(1)已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点项目确需占用外,严禁其它建设占用,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坟、挖沙、取土。(2)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零星分散居民地,应当搬迁,不得再建、扩建。(3)国家建设确需占用基本农田及其它农用地的,必须按《土地管理法》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4)村委会应鼓励和支持承包经营者培肥地力,增加投入,改良土壤,科学种田,禁止掠夺式经营,对利用不当造成耕地肥力下降或荒芜的单位或个人,依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节 水利资源与利用
  一、地表水:地表水资源全县总量年均5亿立方米,主要来源于石羊河流域的东、西大河水系。镇区农业灌溉由四坝水管处统一管理,西大河水可输入老人头水库,以补四坝灌区之不足;东大河水由东河水管处统一管理,主要灌溉东寨镇和六坝乡,镇属直峡山村灌溉东大河水。可重复利用出露泉水全县每年总量为1.46亿立方米,镇辖区内可利用南、北泉和鱼池湖、北磨湖潜出的泉水,灌溉小坝、大坝、北海子、金川东等村的部分农田。
  二、地下水:地下水全县总量为1.2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9825万立方米,为了弥补河灌之不足,镇辖区内从1970年开始采用地下水,到1985年,全镇共打机井15眼,到2005年,灌溉和人畜饮水机井已有42眼。
  三、水能理论蕴藏量:全县为11.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38万千瓦,已开发787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5.5%。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县上统一筹划,水利电力部门负责实施,其中镇辖区内金川河开发量为1606千瓦,金川峡水库开发量1600千瓦。
  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管理
  全镇矿产资源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矿产主要有煤、莹石、石灰石、磷矿石、花岗石、膨润土、陶土等。其中煤主要在金川东的马家山湾和金川西的干渣子。干渣子煤矿储量大、煤层深,曾于1974年在金川公司龙首矿的支持下,原北海子乡组织开采,历经5年时间,已经打通了井巷,但因地下水丰富,无法抽水作业,只好于1979年停采。待条件具备,科技开采水平提高,仍有开采前景。莹石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系的照面山和火烧沟。1974年由原北海子乡正式开采,年均产量2200吨,年均产值15万元。1983年,开采方式由集体转为私营。1985年,年产量增加到6350吨,产值44.45万元,纯收入42.5万元。
  花岗岩主要分布在金川西后大寺一带的山中,储量很大。1992年,县上和原北海子乡及县人民武装部均筹办花岗岩板材厂,组织开采加工。本镇的花岗岩品种多,色彩鲜艳丰富、质地坚硬,属花岗岩建材的上品,但因板材企业经营亏损而停业。
  另外,有武当山的石英石,还有用于加工首饰工艺品的水晶、玛瑙和加工砚台的石料,未经系统的勘探,储量不明,有待开发利用。用于建筑的砂石料,本镇辖区内储量很大,青沙沟、金川河坝、金川西以及城郊部分村民的漏沙地下均为洪积砂砾石,是优良的建筑材料,随着县城的大规模修建,砂石料开采利用给农民增加了收入。
  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均由县矿产资源管理局统一管理。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城关镇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开发潜能很大。
  县城南面是属于祁连山脉的天然屏障照面山,即使在炎炎盛夏,也能看到皑皑雪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照面山往东有头坝口,为东大河的出口,沿河而上,可直通皇城水库和皇城滩。夏秋季节,在那里可领略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草原风情。照面山往西有闻名中外的骊靳城遗址,中外历史学家常慕名而来,进行考察。通过骊靳村从河沟进入三岔林区,可饱览祁连山浑厚、凝重的自然风光。
  县城北面是属于龙首山脉的武当山,永昌古称金山。金山之阳,有金川河如玉带缓缓东流,河畔是天然湖滩湿地鱼池湖和北磨湖,现经退耕还湖,围栏保护,已重显出往日百泉涌流,绿草如茵,云雀啭鸣,白鹭低翔的自然魅力。金川河流经风光旖旎的北海子,转折向北流入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的金川峡,与东大河流水相汇,然后进入碧波荡漾的金川峡水库。古人有诗《金水潺声》云: “双流合抱下金川,烟树朦胧欲暮天;石山忽闻声沥沥,半疑萧管半琴弦。”这不正是这里自然景色的写真吗?金川峡水库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曾设置过“水上飞人”、“牦牛渡海 ”、“快艇飞渡 ”等水上游乐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金川峡水库往西,金山之阴有峡谷俗称萧湾,有汉、明长城遗址蜿蜒贯穿于峡谷,依赖谷中一湾流水世代生活的金川西村村民散居其间。到金川西村一社,象山之上矗立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塔(圣容寺塔),大象驮塔的奇观就在这里。象山之下就是闻名遐迩的圣容寺遗址,雄伟壮观的圣容寺已即将全部修复。经历了人间1500多年历史苍桑,其形象为敦煌莫高窟诸多窟中壁画原形的石佛瑞像旧貌新颜,岸然挺立在石佛殿中。与圣容寺历史相关的花大门石刻、六字箴言四体石刻等为研究圣容寺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
  城关镇境内的古代建筑主要分布在县城、北海子公园及武当山上。明代建筑有位于县城中心的巍峨壮观的钟鼓楼(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东大街的东会馆(现称阁老府,为博物馆所在地)。建于明代的北海子塔及北海子建筑群,与武当山建筑群遥相呼应,错落有致。这里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林间清泉自涌,山下溪水长流,楼阁参差,庙塔相映,亭台水榭,曲径长廊,湖水清澈,碧波荡漾,传奇神话,引人人胜。自然美与人文美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清朝邑人南济汉在《北郊山河记》中这样写道: “天下巨观,山水为最,其在我永北郊者,特昆仑片石,黄河一滴……,然善绘者缩九洲于尺幅,则大可小,今自雷坛演迤至真武巅作一宇观,则小亦大。其间峰峦向背,溪流断绪,与楼阁林麓之高下参差,他若凫渚铠轮、豆畦麦陇,殊不至一览尽,游于此者,自适其适”。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旅游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城关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了县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部分。
  红色旅游是近几年在全国兴起的热潮。县城内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里面有徐向前、陈昌浩等西路军将领的起居办公处。1985年出土的红西路军撤退时掩埋的大批枪械武器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座落在北海子风景区,内有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有反映西路军鏖战永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纪念堂和陈列室。
  始建于元朝初年的永昌县城已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环境淡雅恬静,无污染、无噪音,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民风淳厚朴实。312国道高速公路从南关穿过,县城去皇城、去骊靳村、去金川峡水库到圣容寺、去武当山的旅游道路都已硬化,交通十分便捷。
  第五节 奇观异闻
  一、象山与佛陀 “象山 ”即圣容寺石佛瑞像背靠之山,其名见于《凉州番禾御山石佛瑞像因缘碑》,碑文中有“贞观十年,有凤□五色,双鹤导前,百鸟蔽日,栖于像山 ”之说。一千多年来,人们已不知“象山 ”究竟指圣容寺所在地的哪座山。想不到,一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这个谜。2004年农历四月十一日下午6时许,雨过天晴,有人在寺院遗址西南观看正在修建的石佛殿及背面山色,忽然发现嶙峋的山体与沟沟壑壑构成一头活灵活现的大象,山顶的圣容寺塔,正处在大象的背上,形成大象驮塔的奇观。以后不几日,又发现大象以东有一头小象,顽皮活泼,颇具动感。人们不禁感叹,古人雕像建寺、造塔,其艺术构思是多么的精巧,他们巧妙地将自然界神工鬼斧般的杰作与人类的雕塑、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佛陀 佛陀卧象也是在圣容寺以东,南面山体发现的。当夕阳西下时,山体边缘受阳光照射,显出一大一小两个卧佛的轮廓,两佛反向而卧,其形象惟妙惟肖。
  二、北山狮伏 在武当山寺庙以东,有山形酷似一头蹲伏着的雄狮,古人将此作为永昌八景之一,在乾隆本《永昌县志》里面有描述这一奇观的诗作:
  北山狮伏
  黄时
  崭然何日孕灵胎,恍是文殊座下来。
  崖侧怒蹲惊象兔,柱头冥契吼风雷。
  睇烽北峙长为镇,嗤雪冬妆暂以颓。
  射石将军曾说虎,操弧过此莫轻猜。
  北山狮伏
  李登瀛
  小山结构另方园,铁额铜头致宛然。
  父老不需忧虎豹,神峰千载镇金川。
  三、马流泛醇 北海子公园中的马踏泉,不仅有杨满堂战马踏开涌泉的美丽传说,而且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古人将此载入《永昌县志》:“便汲取也,水初泛,圆若大小珠浮,则散而为花,前珠甫花,后珠继升,闪烁翻沸,不可名状,故俗又呼为银花泉,其名马家(踏)泉..味极甘冽,嗜茶者咸于是取饮焉”。此泉上述景象至今依然如故,泉上建一亭蔽护之。《县志》里将此泉作为北海子十景之一,叫“马流泛醇 ”。
  马流泛醇
  李登瀛
  爱看烹茶鹤避烟,汲泉须汲马家泉。
  马家泉水水甘冽,不是雨前未许煎。
  马流泛醇
  南齐汉
  惠山佳趣未曾探,郭外泉清一鉴涵。
  携得月圆烹玉液,笑将乡味比江南。
  泉上原有六角亭,柱上有对联一幅:静看水中珠,玉润珠圆真活泼;闲邀廊外月,湖光月色共清凉。
  相传此泉之水,比县城内井水要重,取之烹茶煎药能治时疫杂症。经科学鉴定,此泉所冒气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元素,叫氡气,是由镭衰变而成,也叫镭射气,医药上用来治疗癌症。泉水中还含有微量元素锶,所以马踏泉中水又是天然的高锶矿泉水。
  四、鹿苑雀鸣 北海子公园马踏泉东侧,立一石碑,名“鹿苑雀鸣 ”,如站在此处用力击掌或用石子敲打路面,随着击掌或敲打声,就会听到吱吱的燕鸣声或是啾啾的鸟叫声。游客至此,欣然试之,以为乐趣。
  五、古杨情缘 北海子公园大门口(原金川寺大门口)有两棵形态独特的钻天杨,学名 P.nigra.Lvar.italica.Koenne,树龄300余年,树高25.6米,胸径1.3米,枝繁叶茂,蔚为壮观。树旁立一石碑,正面 “千古情缘”四个大字,背面镌刻着一个与古树相关的动人的美丽传说:
  这两株朝天杨,为明代嘉靖年间金川寺尼姑植。清朝同治年间,浙江巡抚杨昌竣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被革职闲居,陕西总督左宗棠爱其才干,招到麾下以将功折罪。某夏,杨为公务行差永昌,得暇出北门游到此两株杨树下,刹时间,绿叶变黄,杨惊愕不己,内疚万分,便择日祭树,对树责己悔罪,以示反省。不意两株朝天杨勃然复苏,枝叶重新变绿,一派生机。从此,永昌百姓将这两株杨树称左为杨乃武,右为小白菜。
  公元一九九四年七月立
  北海子公园内海子四周有古杨树数十株,亦300多年树龄,部分已中空,但仍枝叶繁茂。
  第五章 物产
  第一节 粮油作物
  一、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青稞、豌豆、扁豆、蚕豆、谷子、糜子、玉米、荞麦等。
  二、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小油菜籽、大油菜籽、大麻籽、葵花籽等。
  第二节 蔬菜瓜果
  一、蔬菜类主要有:大白菜、油菜、芹菜、菠菜、韭菜、莲花白菜、甘兰、芫荽、青笋、菜心、生菜、菜花、冬萝卜、紫萝卜、小红萝卜、小白萝卜、苴莲、辣椒、茄子、葫芦、黄瓜、南瓜、小葱、大葱、大蒜、蒜苗、刀豆、龙豆、西红柿、胡萝卜、甜菜等。
  二、瓜果类主要有:西瓜、甜瓜、苹果、梨、苹果梨、杏、桃、葡萄、山楂等。
  第三节 林木花卉
  一、林木(含灌木)主要有:云杉、柏、杨、榆、柳、槐、白蜡、碧桃、沙枣、红柳、河柳、栒子、红叶小檗、茅刺、侧柏、扁麻、金露梅、银露梅、高山柳、高山绣线菊等。
  二、花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庭养花在城关镇时兴起来,尤其是住宅由平房改变为楼房后,盆养花卉从外地大量引进,南方的热带花卉也进了普通百姓之家,并不乏名贵品种。为满足养花者的需求,出现了花卉经营这一行当,专门从外地购进或自家进行繁育,拿到市场上售出。还有花卉爱好者,在自家庭院栽植牡丹、芍药等露地花卉美化家园。县城有养花上百年历史的,如张佰昌等这样的花卉家庭为数不少。
  木本有:牡丹、芍药、刺梅、榆叶梅、玫瑰、迎春、紫荆、丁香、月季、臭椿、珍珠花、三角梅、扶桑、银杏、无花果、发财树、夹竹桃、山茶、金橘、石榴等;草本有:令箭荷花、仙人掌、仙人球、黄山、龙骨、芦荟、虎皮令箭、虎刺梅、君子兰、对兰、吊兰、米兰、鹤顶红、百日兰、紫罗兰、万年青、一品红、马蹄莲、文竹、石竹、金钟、珊瑚、绣球、蝴蝶绣球、海棠、美人蕉、菊花、万寿菊、干瓣菊、九月菊、瓜叶菊、大丽菊、满天星、玻璃脆、金针、萱草、牵牛花、百合、板兰、何首乌、十样锦、仙客兰、凤仙、鸡冠花、金盏等。
  第四节 中草药、饲草
  一、中草药主要有:大黄、秦艽、羌活、麻黄、锁阳、苁蓉、黄芩、黄精、枸杞、甘草、紫苏、旋复花、荆芥、薄荷、防风、茵陈、扁须、艾叶、大戟、小戟、葶厉子、王不留行、二丑、牛榜子、兔丝子、车前子、杏仁、麻仁、败浆草、蒲公英、益母草、芦根、赤芍、白芍、丹皮、地骨皮等。
  二、野生饲草主要有:苜蓿、冰草、苦豆、马莲、稗草、野燕麦、芦苇、芨芨草、骆驼蓬(臭蓬)、禾草、蒿草、沙柴、针茅、驴驴蒿、白刺、木贼、地蔓、羊胡子、野韭等。
  第五节 家畜家禽
  一、家畜有:马、黄牛、牦牛、犏牛、奶牛、驴、骡、骆驼、绵羊、山羊、猪、狗、猫、家兔等。二、家禽有:鸡、鸭、鹅、鹌鹑、家鸽等。
  第六节 野生动物
  一、兽禽类主要有:雪豹、马鹿、麝、猞猁、狼、狐狸、獐、岩羊、黄羊、刺猬、旱獭、石貂、野兔、松鼠、田鼠、跳鼠、家鼠、黄鼠、鼹鼠、鼯鼠、鹰、猎隼、猫头鹰、鸱鸮、鹳、白鹭、天鹅、野鸭、斑鸠、喜鹊、乌鸦、寒鸦、红嘴鸦、啄木鸟、布谷鸟、雪鸡、松鸡、蓝马鸡、雉鸡、斑翅山鹑、沙鸡、麻雀、青雀、云雀、石腊嘴、黄鹂、金翅雀、百灵、山雀、水雀、野鸽、杜鹃、燕子、蝙蝠。
  二、两栖、爬行、鱼类有:青蛙、蟾蜍、蛇、蜥蜴、壁虎、鲤鱼、鲫鱼、泥鳅等。
  三、昆虫类主要有:蜜蜂、蜻蜓、蝴蝶、苍蝇、蚊子、蛾子、蚂蚁、潜叶蝇、地老虎、金针虫、沙枣尺蠖、青叶蟑、飞虱、跳蚤、臭虫、蝗虫、蚂蚱、蟋蟀、螵虫、甲壳虫、斑蝥、蚜虫、蟑螂、粪虫等。
  四、节肢类主要有:蜘蛛、蚰蜒、蝎子、蚂蝗、潮虫等。
  野生动物中,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雪豹,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雪鸡、猎隼、蓝马鸡、马鹿、岩羊、麝、猞猁、天鹅,三类保护动物的有黄羊、石貂等。
  第七节 名优特产
  一、胡萝卜:城关镇北海子、金川东村生产的高原无公害蔬菜胡萝卜,曾获得国家 A级绿色食品认证,于2003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沙产业博览会上被评为 “名优产品 ”。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900亩,产品销往广州、上海、杭州等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地。该产品在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方智远院士、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邱中华等专家指导下,优选胡萝卜优良品种 ——日本改良新黑田五寸人参等品种,并使用独具特色的优质胡萝卜栽培技术,亩产可达4—6吨。
  胡萝卜营养丰富,富含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并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恢复精力等作用。特别是“三红”(红皮、红肉、红心)无公害胡萝卜肉质无歧根、无裂口、表皮光滑、色泽鲜亮、细嫩脆甜,每百克含水80—90g、胡萝卜素13.9mg、VC5.6mg、VB10.05mg、VB20.018mg、可溶性糖5.588、钙0.017g,并含锌、铁等多种矿物质,品质极佳,生吃、熟吃皆宜,是人们喜食之水果型保健蔬菜。
  二、啤酒大麦:城关镇10个行政村共有农作物播种面积37037亩,近两年每年种植啤酒大麦占播种面积的50%以上,年产优质啤酒大麦9250多吨。镇辖区内已有4家麦芽厂,年生产能力可达15万吨以上。已形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起点最高的优质麦芽生产基地,其产品以85%的优级品率畅销市场。
  三、永昌金鳟鱼:金鳟鱼一号属虹鳟鱼的变异品种,由永昌县骊靳金鳟鱼培育繁殖基地培育而成,并于2000年通过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沈俊宝、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渔业工程师朱述渊等专家组的鉴定,属全国拳头名优特产,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属国内首创。城关镇北海子、金川东、金川西村均有渔场饲养繁育金鳟鱼。金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厚刺少,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含有高于其它鱼类数倍的多烯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能加速病人伤口愈合,对孕妇、老年人、幼童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且不含胆固醇。据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测定,金鳟鱼一号肉质中铁、锌、钙、维生素总量、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美国道纳尔逊虹鳟鱼高70%、50%、14%、12.93%、18.31%。
  四、优质肉羊:2003年,引进“德赛羊业”项目,建成集工厂化养殖、羔羊工厂化育肥、羊肉深加工于一体的集约化龙头企业。该项目依托永昌县在948项目中引进新西兰两个著名肉用羊品种:无角陶赛特(PollDorset)和波德代(Bor-derdale)。波德代系我国首次引进,该种羊20月龄剪毛量为8.2kg羔羊生长发育快,肉用品质好,母羔8月龄活重可达45kg;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粗饲、产羔率最高可达180%。无角陶赛特羊生长发育快,能全年产羔,是世界公认的生产优质肥羔比较理想的优秀终端品种。甘肃省已将永昌县列为以发展肉羊为中心的高科技农牧业示范园区,该园区通过高新技术杂交改良地方羊只。城关镇通过人工受精和组群改良方式不断改良地方羊种,在大坝、中庄子、沙沟岔建立绵羊改良点3个,现已年饲养羊只近3万只,优质杂交羔羊已不断投放市场。
  五、食用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城关镇曾有个体户利用单位空闲房屋种植过平菇等菌类,但未形成规模。2006年,镇党委、镇政府按照“一特两化”要求,不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荒滩空地,发展以食用菌为主的 “戈壁产业”。在金川西、沙沟岔、中庄子等村落实食用菌种植户122户,建造菌棚206座,于7月上旬开始出菇,至11月底,平均每座标准棚(长40米,宽7米)收入达7500元以上,同时宣传发动群众,继续落实种植户,开挖地基,打墙建棚,为下年扩大种植打好了基础。
  城关镇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平菇、香菇、杏包菇、茶树菇、白灵菇、金针菇等。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用菌的种植,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鲜美的佳肴,而且为人们提供了食补的珍品。
  六、野生土特产:头发菜:头发菜属蓝藻类植物。盛产于北山半荒漠地带和南山坡草原上,其名与“发财”谐音,故很受市场欢迎,尤其是南方广州一带和港、澳、东南亚地区,发菜价格很高。发菜属藻类植物,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当秋季阴雨连绵,便是发菜生长的季节,冬天干燥后采拾,拾到的干发菜经湿润抖去杂质压成饼状出售,属山珍类名菜,市场行情紧俏。
  野生蘑菇:盛产于南山草原放牧区,当秋季雨水丰沛时,草原上长出一圈圈的蘑菇。野生蘑菇为食用菌,营养价值很高,味香醇,鲜吃或烘干水发均可,属山珍佳品。沿山农民和放牧者多采集上市销售。干品到四川、湖南等地视为珍馐。
  沙葱、沙芦:产于北山。沙葱一般生长在较平坦的沙质土地上,河西各县北部草原和内蒙一带尤多。沙芦产在山岭的阴坡上。秋季阴雨天气是沙葱、沙芦生长的最佳气候。沙葱、沙芦质嫩味鲜,鲜菜包饺子、包子吃鲜美可口,腌制咸菜更具特色。沙葱、沙芦营养丰富且有宽胸利气、健脾开胃之功效。据《金幼孜北征录》记载: “塞北有沙葱、沙芦,人争取食”。《明一统志》云: “沙葱陕西甘州出。”可见人们采食沙葱,历史悠久。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