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564
颗粒名称: 河西堡镇
分类号: K294.25
页数: 4
页码: 405-4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至2013年永昌县河西堡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河西堡镇 情况

内容

【概况】 河西堡镇处于金昌市委、市政府“一线三点”战略中心位置,是金昌市的计划单列镇,甘肃省发展改革试点镇,全省第一工业大镇,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的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2012年设立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堡工业园区管委会,实行“镇区合一”管理模式,副县级建制。
  河西堡镇政府驻地南距县城26公里,北距金昌市区23公里。镇域东至平坡沿与水源镇的羊圈沙沟接壤,西与红山窑乡和北部草原、山丹县的白墩子为界,南靠城关镇的金川峡三道湾、东寨镇的下四坝和六坝乡,北邻金川区宁远堡镇的山湾村,总面积66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2平方公里。2006年,全镇总人口15427户51426人,生产总值达到10.06亿元,税收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5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2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6元;2013年,全镇总人口16825户55238人,生产总值达到33.28亿元,镇域税收突破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40元,农业增加值达到979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80元。2013年,中央、省、市、县驻地企事业单位84家,中小企业246家。
  河西堡镇域四周三面环山,地形狭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1700至1800米之间。人多地少,属全县工业主产区。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可观,可供开采利用的有煤、铁、铜、镍、膨润土、花岗岩、陶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岫石、磷、玛瑙等十多种。
  境内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鸳鸯池遗址和汉明长城。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至2013年河西堡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由4530万元增加到8800万元。农业:2006年,引进投资1600万元的绿色高新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种植美国大西洋马铃薯1600亩。2007年,建成上三庄、青山堡村中药材交易市场,全镇种植中药材8120亩。2009年,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规模经营种植洋葱400亩。2010年,流转土地建成2000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2011年,在上三庄、青山堡、大寨子、寺门、黄家泉等村建成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中药材1.18万亩。2012年,在下洼子村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日光温室204座。2013年实现收入260万元,利润78万元。年底,全镇有村级实业公司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4个。
  养殖业:2006年以来,镇政府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按照科学饲养的要求,以寺门、宗家庄、下洼子为龙头,畜禽养殖稳步发展。2007年,引进康庄肉牛养殖场、绿康种猪场、珍禽养殖场等规模养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各类养殖户200户,使舍饲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2012年,规划建设综合舍饲养殖园区,建成万只肉羊育肥场、万只羊场、千头牛场、十万只鸡场各1个。2013年以绿康和天润等万只羊场为示范,辐射带动全镇新增暖棚养殖户100户,舍饲养殖园区发展水平得到提升。2013年,全镇生猪年内出栏8846万头,年末存栏8945头;羊年内出栏13184万只,年末存栏39625万只;鸡年末存栏48500万只。
  林业:2006年以来,实施镇区西北部防护林带建设工程和镇区绿化景观工程。2011年,完成河西堡、鸳鸯池、西庄子、下洼子、黄家泉、寺门等6个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林改面积460亩。至2013年,全镇共完成四旁植树44万株,义务植树64万株,人工造林面积2900亩。
  【第二产业】 河西堡镇是金昌市重要的化工、能源、冶金、建材生产基地。2007年建成中小工业园,2009年建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2010年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3年启动建设硫磷化工产业园。河西堡镇区内大中型企业有金化集团公司、甘肃电投金昌发电公司、金铁集团公司、金泥集团公司、甘肃瓮福公司等。2013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20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达86.3亿元,工业增加值24.59亿元。
  工业园区:河西堡中小工业园位于镇区以东2公里处,依托镇区主干道金河路、金永高速公路、省道212线向东延伸、南北拓展,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至2013年,园区落户工业企业29家,总投资1.5亿元。园内基础设施完成建河路、泰河路、供电、供水工程。成丰1.5万吨轻钢、邦威8000公里电线和2000公里电缆、正裕2万吨硫酸钾镁肥、麦格理15万吨专用钾肥、鑫宝5万米聚氨酯预制保温管、瑞泽13万吨铜精粉物流中心、广厦商砼制品等项目建成投产。
  循环经济产业园: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河西堡镇区以西、东大山铁矿以东,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至2013年,累计投资2.5亿元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入园工贸项目15个,累计引资33亿元。完成鑫华150万吨捣鼓焦及配套300万吨重介洗煤项目,1#焦炉投产运行,2#焦炉烘炉保温,与捣固焦配套的丰盛20万吨合成氨达到试生产条件。镕凯24万吨电石项目进行基础土建工程。金泥40万吨电石项目安装调试设备。日升隆60万吨兰炭项目土建工程完工,进行出焦系统、干燥系统及管道安装。久策工业气体CO净化及空气分离项目,氧气、氮气具备通气条件。励志磷肥副产氟硅酸清洁利用项目修建厂房主体。博瑞宏1000吨磷酸酯萃取剂项目进行2#厂房基础浇筑。玖鼎15万吨萤石选矿投料试生产。隆博乙炔及工业气体充装项目达到试生产条件。太西煤物流中心项目铁路桥涵基础及路基完成,预制梁架设完毕。金雅德15万吨浓硝酸项目土建工程开工建设。
  【第三产业】 河西堡镇地处金昌市区与永昌县城之间、兰新铁路与省道212线交汇的交通枢纽地带,金阿铁路、金永高速横穿而过,是金昌市乃至河西走廊重要物流集散地,镇域内年货运总吞吐量1000万吨;镇域内河清公路东西横贯,途经7个行政村;镇区内有各类道路13条,计43公里;有金昌火车站、金昌运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储备粮金昌直属库、金昌市石油公司油库、金禾粮油商贸有限公司等仓储、转运及流通企业,其中金昌火车站2013年底完成站房改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年货物吞吐量330万吨,年旅客发送量58万人(次);金昌运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是金昌市最大的国有专业运输公司,主要客运线路有金昌至兰州、白银、平凉、西峰、武威、民勤、张掖、酒泉、阿右旗、嘉峪关和西宁等40多个班次,昼夜为旅客提供服务;2013年,全镇有客车53辆、出租车166辆、货车177辆、装载车51辆、农用车263辆。
  河西市场、永粮再就业市场日益繁荣,河西市场改造完成,金河路商贸城主体完工,铁路市场完成规划。2013年末全镇共有商业网点1410个,职工211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1亿元;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1000多万元;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兴民、兴盛、泽西家园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农民住宅楼32栋1278套,新改建农宅200户,建成公租房1257套。
  河西堡邮政支局是一个集资金、信息、实物三流合一的直属国有企业,承担全镇12个行政村和所有厂矿、企事业及机关单位5.3万人的邮政通信任务。至2013年,有邮政营业网点2处,邮政储蓄网点1处、乡邮投递邮路2条,投递总里程87.5公里,城乡投递邮路5条,投递总里程170公里。2006年6月,中国联通河西堡分公司成立。2008年5月,中国移动河西堡分公司与中国铁通河西堡分公司合并重组,10月中国联通河西堡分公司和中国网通河西堡分公司合并重组。2008年,河西堡电信分公司建成河西堡镇C网基站主干网,使河西堡镇辖区CDMA信号覆盖率达到100%;2010年8月,开通3G网络;2011年建成河西堡镇平安城市建设网,覆盖全镇主要街道和铁路、公路等重要厂矿企业交通要道的路口。
  【文教卫生】 文化教育:2008年投资4500万元建成4.5万平方米的文化休憩园;建成农家书屋18个;2012年8月,建成占地面积460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站和金河路社区文化中心;2013年,全镇有体育活动场地24个,100%的社区和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0%。2010年8月,永昌县六中、河西堡第二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整合原电厂小学、金昌农垦中学小学部、河西堡镇二小、沙窝小学;2011年5月,将原金昌铁路中学改造维修建成河西堡第三小学,整合河东堡、下洼子、上三庄、宗家庄、青山堡5所农村小学;2013年底,全镇有4所小学,在校生3338人,教职员工240人;全镇有2所中学,在校生3880人,教职员工322人;8所幼儿园,在校幼儿1288多人,教职员工82名。
  医疗卫生: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328人,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101人,开放病床222张,2013年完成诊疗12.68万人(次)。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于2013年启动,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永昌县中医院现有职工8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4人,副高8人,中级18人。医生32人、护士28人。设三个病区,开放床位90张(含济困病床7张)。门诊开设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理疗康复、风湿、痔瘘、咳喘、皮肤、泌尿等16个临床科室及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等7个医技科室。2013年,完成诊疗人数3万余人(次)。河西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全镇12个行政村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2007年投资86万元建成镇卫生院办公楼投入使用。2013年,全镇有村卫生室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个体医疗诊所40家,病床15张,有各类医务人员156人(含镇卫生院),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
  广播电视:2011年,河西堡广播电视站改为永昌县广播电视河西堡网络分公司。2013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1万多户,年运营收入300多万元。
  【村镇建设】 河西堡镇编制《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镇(2001—2020)总体规划》,进行高标准、高起点城镇建设。2011年,编制《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镇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2006年,完成金河路路面铺筑和路灯架设、河雅路和永河路改造、金昌路1.8公里路段主车道路基改造工程。完成涉及全镇农村人饮一期工程引水渠、水处理厂和8公里主管道建设任务。2007年,开工建设文化休憩园,完成金河路续建、鸳鸯路拓建、中小企业开发区给排水工程8.13公里。建成镇区道路11.28公里。完成沙窝村人饮工程供水管道1640米。2008年,完成金昌路续建、建河路和泰河路绿化、永电大道与省道212线节点绿化、金河路景观绿化、振河路续建工程。完成上三庄、河西堡、青山堡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009年,实施新河路拓建、金昌路绿化亮化、金泥大道亮化、镇区集中供热、文化休憩园续建、供热管网工程。新改建城市道路7.7公里,架设路灯、景观灯和补光灯330盏,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兴民、兴盛、泽西家园农民住宅小区。建成农民住宅楼2栋,改建农民住宅62套。2010年,工业园区主干道及纬四路、纬五路两条支干道建成通车,安装地埋式果皮箱100个,新增垃圾斗30个,北部防护林、省道212线河西堡入口处绿化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完成河东堡、西庄子两村人饮工程。2011年,建成兴民、兴盛家园一期10栋368套农民住宅楼当年入住农户200户。开工建设兴盛家园二期工程农民住宅楼10栋372套。完成泽西家园社区服务中心及小型文化广场建设。10月,镇区集中供热工程建成并供暖。2012年,新开工建设农民住宅楼14栋576套。完成村社住宅硬化5000平方米,拆除农村圈、厕、残垣断壁260余处,修缮刷新农庄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3.3万立方米,维修硬化道路面积1325平方米。2013年,完成金昌火车站及站前广场改造,完成金河路商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开工建设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昌河路、金福大道,启动金川河防洪景观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金昌路、鸳鸯路、金铁大道等主要道路绿化及13万平方米园区防护林绿化任务,植树近5万株。完成黄家泉、上三庄、青山堡三个村人饮工程建设。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肖海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