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562
颗粒名称: 水源镇
分类号: K294.25
页数: 4
页码: 400-4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至2013年永昌县水源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水源镇 情况

内容

【概况】 水源镇位于县城东部,镇政府驻地永宁村,距县城55公里。东接朱王堡镇,南经乌牛坝河系与武威市凉州区双城、洪祥镇相邻,西以兰新铁路与六坝乡接壤,西北与河西堡镇毗连,北与金川区双湾镇相接,总面积598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有耕地面积7.49万亩(包括境内各农场),配套机井618眼,属典型的绿洲井灌区。2006年,全镇总人口5404户21724人,农业增加值8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5万元;2013年,全镇总人口5232户21437人,农业增加值达到187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24元。
  水源镇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1465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地形特征分西北部残丘戈壁荒漠区,现规划为工业区;东南部平原地区水、土、光自然条件优越,是全镇农业的主产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961小时,无霜期143天,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
  全镇有省级以上不可移动古迹3处,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乱墩子滩汉墓群和双豁路滩汉墓群千余座,汉代始筑、明代修补的古长城及附属设施,唐代修筑的沙城子(古城关)遗址。
  【第一产业】 农业:2006年以来,先后在华家沟、宋家沟、方沟等村种植美国红辣椒、菜椒、茄门甜椒、洋葱等夏季蔬菜;在杜家寨、华家沟、方沟村种植甘蓝、大白菜、胡萝卜等秋季蔬菜;在西沟等村种植甘草、黄芪等中药材;在东沟、新沟、赵沟等村种植优质黑瓜籽;在北地、东沟、赵沟、新沟、西沟等村种植食葵、油葵;在北地、东沟、西沟等村种植加工型土豆、紫花苜蓿、饲草全膜沟播玉米。2007年,先后在全镇各村搭建日光温室、塑料拱棚,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示范种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两茬田示范种植、花生试种等技术。2010年,全镇开展流转土地工作。2011年,先后引进金盏菊、甜叶菊、无壳葫芦籽、大田花卉金盏菊、白刺果、葫芦巴等品种,试验种植。2012年,在以北地、永宁、方沟为中心新建清河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种植茄果类蔬菜和栽培林果苗木。2006年成立水源葵花籽运销协会和华家沟村蔬菜运销协会,2008年成立东沟村辣椒协会、西沟村啤酒大麦运销协会。
  牧业:2006年以来,先后在宋家沟、西沟等村发展规模养殖户,修建标准化暖棚圈舍、青贮池,配备铡草机;建成宋家沟村金谷润粮养殖小区、西沟村怀才养殖小区、沙金子综合养殖场、白烟墩养殖场、锐惠养殖场、北部生态园养猪场、三利养猪场、鸿德龙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绿塬养殖小区、熙康养殖小区、田贸万只羊场、武华万只羊场、三洋万只羊场等,发展专业养殖社,养殖户。至2013年,累计修建标准化暖棚圈舍1000多座,各类青贮池1100多座,投放种公羊100多只,完成肉羊改良2.4万只、肉羊改良点43个,引进基础母羊3.68万只,肉牛改良3232头。2013年,全镇牛、羊、猪年饲养量分别达到3498头、19.42万只、7250口;年出栏量分别达到1216头、9.3万只、3600口;肉类总产量达到4200多吨。
  林业:2006年,退耕还林1664亩,栽植各类苗木26万多株。2008年,荒滩造林1000亩,义务植树4.7万株,“四旁”植树3.5万株,补植退耕还林950亩。2009年,在华家沟、胜利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栽植各类苗木5.2万余株;在华家沟、方沟、西沟、东沟村完成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6万亩。2010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20万亩。2011年,完成三北防护林350亩,退耕还林补植850亩;完成林权制度改革1837亩。2013年,种植沙枣、红柳、毛条等防护林800亩,退耕还林补植320亩。
  农田水利建设:2006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U”型渠建设269公里,更新旧井40眼,配套机井4眼,完成整改低压线路27公里,更新节能变压器11台;2007年,完成东沟、赵沟、新沟、西沟村饮水安全工程。2008年,加固乌牛坝防洪坝200米。2010年,建成杜家寨、龚家堡、胜利、镇区等四个供水站。
  【第二产业】 2006年以来,全镇累计引进投资3.1亿元,分别于2006年建成二坝渠4号梯级电站、县种子公司玉米种子筛选加工中心、水源预制厂、民强沙石料厂和甘绿脱水蔬菜厂300吨加工生产线。2007年,完成永昌九源麦芽有限责任公司、永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元农机机械市场和望月养兔公司建设。2008年,完成龙博士种子科技有限公司、金门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宏利肉业有限公司、绿洲源木炭加工厂建设和甘绿脱水蔬菜厂扩建。2009年,完成金昌田塬种业公司、金昌市蓝星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水源风莉木业公司、水源矿粉厂等4个新建项目和金门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龙博士种子公司2个改扩建项目。2010年,完成杨柳青饲料公司、九源麦芽有限公司和金昌田塬种业公司新、改、扩建项目。2011年,完成金西北种业有限公司、金昌市乾坤丰田种业有限公司种子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金鼎种业建设项目和杨柳青饲草料加工有限公司续建项目。2012年,完成金大地种业有限公司玉米籽粒烘干线建设项目、龙博士种子公司玉米籽粒烘干线建设项目、田塬种业(1500吨/批次)鲜果穗烘干线项目和永昌县溪源肉联加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2013年,完成甘肃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红辣椒储运建设项目、金田种业有限公司(年加工1.5万吨)玉米籽粒果穗烘干项目、甘肃德润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1万亩白刺)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和恒瑞有机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腐植酸高效生物有机肥及(2万吨)腐植酸钠生产线等四个重点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并投产运行。
  【第三产业】 商贸:2006年,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商业网点133个,当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1户,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11万元。至2013年末,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商业网点618个,当年新增个体工商户63户,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9亿元。交通运输:2006年以来,累计完成通社道路70多公里。2007年,建成永昌县第二汽车运输公司。2008年,完成镇区四条大街1.25公里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2009年,修补油路破损路面14.3公里;完成镇区主干道拓宽硬化2.84公里,铺设道牙砖5.76公里,完成人行道整平补齐土方量18.79万立方米,硬化人行道1.78万平方米。2010年,完成镇区北环路建设。2011年,修补全镇村社道路共40公里6660平方米。2013年底,全镇共有客车17辆,运行班次20次。有各类机动车辆1.49万辆,其中货运车198辆,大中型拖拉机4832台,小型拖拉机342辆,联合收割机44台。
  【文教卫生】 文化:2006年,在胜利村启动“农家书屋”建设项目,配备图书3000多册;组织各村群众开展各类文艺演出20多场(次)。2007年,为杜家寨村、宋家沟村配备图书3000多册和部分声乐器材。2008年,在杜家寨、胜利、宋家沟3个基层党建示范点新建文化大院,配备音像、二胡、板胡、篮球架等文体器材和设施;为全镇文化书屋配备1.6万多册图书和部分办公设施及健身器材。2009年,建成水源文化体育健身广场、方沟村文化大院、各村体育活动健身场所;组织开展国庆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农民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2012年,完成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完成永宁、北地、宋家沟、华家沟、东沟、赵沟6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架设“户户通”设备2780套。2013年,建成西沟村互助幸福老人院及村文化活动中心;全镇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12场(次)。
  教育:2006年,永昌农中综合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西沟和胜利两所中学并入永昌农中,东沟、赵沟、新沟三所小学并入西沟小学,在永昌农中和西沟小学推行寄宿制教育。2009年,杜家寨小学并入胜利小学,建成永昌农中学生公寓楼主体工程。2010年,撤并小学5所,永昌农中学生公寓楼投入使用。2012年,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至2013年,全镇有中学永昌农中,教职工77人,在校中学生365人、小学生349人;小学2所,教职工45人,在校学生475人;幼儿园3所,幼儿教师15名、在校幼儿325人。
  卫生:2006年,新建水源卫生院门诊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779人住院并报销医药费,报销金额59.8万元。2010年,改造镇计生办,为各村卫生所配备健康档案柜、药品柜、疫苗保健箱、检查床、急救箱等,开展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有1459人免费接收检查。2013年底,镇卫生院共有职工18人,有职业资格证书医生2名,床位30张;有11个村级卫生室、19家个体诊所、从业人员32人。
  【村镇建设】 集镇改造:2006年以来,镇政府加强集镇拆迁改造工程,镇区面貌大有改善。至2013年,累计投资890万元,实施镇区拆迁改造工程,共拆迁30个商业门点、8个驻镇单位部分办公用房和48户农户的部分房屋,拆迁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征地总面积1.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475.41万元,先后修建完成永昌县第二汽车运输公司、镇政府机关食堂、镇计生服务所办公楼、信用社办公楼、永昌农中职工食堂、永昌农中学生公寓楼、兽医站办公楼、宋家沟供电所永宁便民服务楼、邮政所营业楼、镇综合文化中心和91套个体商贸楼建设工程及配套工程;完成镇区四大街2.84公里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铺设道牙砖5.76公里,硬化人行道2.51万平方米,架设路灯及景观灯122盏,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栽植国槐、丁香、刺柏、圆柏、花灌木等各类风景苗木3.72万余株,种植草坪16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村庄建设:2006年,东沟、赵沟建设小康住宅42套。2007年,在杜家寨五社新建农宅示范点1处,标准化农宅20套。2008年,完成西沟村、北地村委会办公楼;在永宁东苑、西苑新建高标准样板房10套,在杜家寨二社新建农宅示范点1处,建成高标准农宅245套。2009年,在杜家寨、永宁二村集中连片建成高标准农宅144套。2010年,完成杜家寨、宋家沟、胜利、东沟、永宁等村办公楼建设;方沟、北地等村22户群众到永宁西苑新建标准化住宅。2011年,新建永宁苑住宅小区房屋56套,其中“上宅下店”式二层商贸楼8套,高标准平房48套。2012年,完成胜利新村一期工程5栋居民住宅楼建设;集中连片新建宋家沟住宅40套和杜家寨住宅46套;方沟、北地群众在镇区修建高标准农宅30套;完成金水源住宅小区一号楼建设任务,当年入住农户40户;完成镇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供排水主管网5.5公里;完成示范点配套工程及镇区新建区域的绿化亮化工程,新铺设人行道1.8万平方米。2013年,完成胜利新村4栋居民住宅楼和8套门面房的建设任务及配套工程;完成金水源住宅小区二号住宅楼主体工程建设;在西沟村建成“上宅下店”式沿街商贸楼7套。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立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水源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