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窑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556
颗粒名称: 红山窑乡
分类号: K294.25
页数: 3
页码: 386-3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至2013年永昌县红山窑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红山窑乡 情况

内容

【概况】 红山窑乡位于县城西,乡政府驻地红山窑村,距县城35公里。东和永昌县焦家庄乡毗邻,西和山丹县老君乡接壤,南与新城子镇交界,北接永昌县北部草原。全乡总行政区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006年全乡总人口6582户23812人,粮食总产量40602吨、农业增加值54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2013年全乡总人口4667户25787人,粮食总产量47054吨,农业增加值11826.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24元。
  西南部为祁连山、大黄山山前斜坡平原与西大河冲积交汇地带,东部为龙首山支脉、红山低山丘陵沟壑地带,西北角大黄山与龙首山相对峙,形成走廊狭长的“蜂腰”地带,西大河老河床沿南缘向东而下,形成与新城子镇的天然界限。地形起伏,地貌大部分属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山川交错,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2300米。地处石羊河流域高海拔冷凉灌区,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属于河灌区,适宜种植农作物。
  境内的古长城东起于连接金川峡下隘门,西至于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全长约38公里,大部分城墙属汉代建筑明代修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高古城遗址、新队遗址和红山窑塔。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念卷、民间小曲、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卍”字灯俗、陶器制作和手工制毡等,其中毛卜喇村“卍”字灯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产业】 农业:红山窑乡属高海拔冷凉灌区,粮食作物种植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以啤酒大麦为主,其他作物有洋芋、胡麻、油菜籽等。2007年,扩大优质啤酒大麦的种植规模,啤酒大麦面积达到6.2万亩。2008年开始,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在毛卜喇、王信堡、马家坪等村连续两年种植优质胡麻1.2万亩。2010年,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在毛卜喇村推广种植西芹、西兰花、菜花等露地蔬菜1040亩;在河沿子村以土地流转方式推广种植双垄沟播饲草玉米1600亩。2012年,在河沿子村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露地蔬菜、地膜洋芋、双垄沟播饲草玉米、紫花苜蓿等8230亩;在毛卜喇、姚家寨村建成拱棚示范点2个,搭建塑料大棚320座,种植娃娃菜、甘兰等。2013年,发展以油料、地膜洋芋、露地蔬菜、制种葵花、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
  畜牧业:畜牧业为全乡支柱产业。2006年以来,扶持养殖大户,抓好品种改良,年平均饲养羊达到16万只,出栏5万只;年平均饲养牛达到0.96万头,出栏0.3万头;猪饲养量1.5万头、出栏
  1.2万头;改良黄牛800头,肉羊1.4万只。2007年,减少散养数量,增加养殖大户。2008年,引进、推广畜禽新品种,加强畜禽改良和疫病防治,提升以牛羊猪为主的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9年,建成养殖小区6个,配套完成青贮氨化池4座,发展规模养殖户39户,建成肉羊改良站15个。2011年,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引进基础母羊1.1万只,发展规模养殖户60户。2012年,发展养殖示范点1个,落实暖棚养殖户278户,建成标准化暖棚506座;配发种公羊19只,建成肉羊人工受精点1个。2013年,建成养殖小区2个,养殖暖棚798座,肉羊人工受精点1个,配发种公羊54只,改良肉羊1.81万只、黄牛1250头,全乡羊饲养量达到24.9万只、牛饲养量达到6816头、猪存栏6398头。
  林业:2009年完成四旁植树3万株,义务植树5万株。2010年,全乡共种植经济林140亩,在王信堡村种植大结杏6400株;全面完成退耕还林1365.8亩,发展退耕还林后续养殖项目13户。2012年,在河沿子、姚家寨等村栽种各类苗木4.6万株,绿化面积达240亩。2013年,红山窑村和河沿子村公路两旁连片栽种苗木5.1万株,补植各类苗木1.28万株。
  【第二产业】 2007年以来,全乡总引资4.7亿元,分别于2007年完成启明光电公司厂房两栋及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天地磷肥厂的扩建工程。2008年新建丰裕食用菌营销市场。2009年完成西大河5号水电站建设项目;永昌锦程洗煤厂生产项目;金生煤矿一号井、二号井技改项目。2010年完成鑫源建材公司砂石厂建设项目;建成草根山洗砂厂、兴鹏洗砂厂。2012年完成水泉子风电厂、甘肃天元化工3万吨废旧轮胎资源化工、金昌鑫宝保温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聚氨酯预制保温管生产线等项目。
  【第三产业】 商贸:2006年末共有商业网点360个,从业人员230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90万元。到2013年,红山窑个体工商户达到532户,从业人员3500人,年营业收入12356万元。交通运输:境内有连霍高速、国道312线、王赵公路、红新公路等4条公路干线交汇。2007年,建成土沟村通社道路9.5公里,河沿子村通社道路7公里。2009年,硬化镇区道路5公里,建成毛卜喇村通社道路20公里。2011年,建成水泉子村通社道路13公里。2012年,硬化王信堡村通社道路10.8公里,毛卜喇村通社道路6公里。2013年,建成红山窑村3.46公里通社道路。2013年,全乡共有客车11辆,运行班次达24次。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85台,小型拖拉机492台,联合收割机89台,货运车141辆,摩托车6000余辆。邮政通讯:2013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24个,乡村通邮率100%,邮政业务收入12.1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2个,固定电话用户690户,普及率5.8%;移动电话用户1.4万户,普及率54.1%;互联网用户220户。
  【文教卫生】 2006年,红山窑乡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1所(其中王信堡小学为寄宿制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后,2013年全乡有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65人,专任教师3人,保育员1人;小学7所,在校学生521人,专任教师7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学生470人,专任教师35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至2013年底全乡建成文化广场1个,综合文化站1处,广播电视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处,体育场11个,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2.8万册。2013年末,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床位30张,固定资产总值19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6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4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5万人,参保率96.9%。
  【村镇建设】 2008年以来,投资1600万元,分别于2008年完成镇区道路拓宽改造和人行道铺设及两旁绿化工程,硬化道路1.7公里,主街道地面铺砖1.16万平方米,植树1900株;完成永胜村村委会办公楼、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铺垫砂石道路3.6公里,架设高低压线2.3公里,修建小康农宅10套。2009年,建成西河粮油公司综合楼、红山窑兽医站综合楼、金聚旺餐厅二层商铺楼、移动公司二层办公楼,拆除红山广场处商铺和农户住宅40户。2010年,拆除农宅33套,征用土地13.2亩,完成红山广场前期工作;建成长1.4公里、宽7米的集镇东环路。2011年后,完成红山广场建设;红山窑村小康农宅46套,配套完成上下水、电网改造工程,硬化道路3公里,绿化草坪5亩,栽植松树220株、国槐400株;对镇区沿街商铺房屋外墙进行了维修粉刷,统一翻新制作主街道沿线个体门店匾牌,清理整平镇区及各村社影响村容村貌的废弃农宅、残垣断壁;对G30高速公路途径的水泉子、永胜、王信堡、马家坪等村进行了环境整治,改造美化农户594户,拆迁危旧房4310平方米,更换围栏5000米,粉刷面积4.6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1100立方米。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永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