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执法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502
颗粒名称: 卫生执法监督
分类号: R197.1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对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的资格、传染病报告管理、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及无证行医、超范围、超科目行医、座堂行医、出租挂靠科(室)等非法行医情况进行查处,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以及医护人员执业资格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对全县349家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依法监督检查全县12家县属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非医疗机构1家“对383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检测,对381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
关键词: 永昌县 医疗卫生 卫生监督

内容

医疗机构、传染病卫生监督:2006年,严厉打击了无证行医、游医、假医和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对2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查处非法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1户。2007年,对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的资格、传染病报告管理、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及无证行医、超范围、超科目行医、座堂行医、出租挂靠科(室)等非法行医情况进行查处。共检查医疗卫生机构498户次,依法对47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罚,查处非法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5户。对10个乡镇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前“三室分开”情况进行审核,对51家“三室未分”等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村卫生所(室)或个体诊所依法予以限期整改。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以及医护人员执业资格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共采样监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49家,采集样品1047份,合格率为89.88%。2008年,查处房屋面积不够、“三室”不分、超范围行医等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71户。对“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致泌尿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卫生监督个案调查。对全县349家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依法查处医疗机构23户。2009年,依法监督检查全县12家县属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2010年,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非医疗机构1家。对经营标注“卫消证字”或“卫消字”产品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药店21家,医疗机构2家,查出不合格消毒产品16种,不合格产品总数156盒(瓶)。2011年,对383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检测,监测370家,采样1110份,合格率达95.9%。对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血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查处2起。2012年,对381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共采样1089份,合格率93.6%。现场紫外线灯强度快速检测88家,对12家紫外辐射强度值<70μW/cm2的单位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建立传染病防治分户档案14家,监督覆盖381家,监督覆盖率100%依法对21家无证行医、超范围科目行医、出租挂靠科室等违法行为查处。2013年,对382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抽样监测,采样1090份,合格率95%。建立传染病防治分户档案14家。对94家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注册地址与诊疗地址不一致等违法行为查处。
  公共卫生监督:2006年,共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69本,审核《卫生许可证》44本,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336本。查出违法经营单位11家。2007年,监督检查598户(次),查处违法经营单位33户。2008年,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件、公共用具(用品)洗涤、消毒、保洁设施以及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卫生管理制度和传染性皮肤病顾客使用的专用工具,查处存在违法行为的经营单位13家。2009年,对24家住宿业经营单位确定卫生信誉度等级。2011年,对44家住宿业经营单位进行日常监督量化评分确定卫生信誉度等级。对185家美容美发场所进行量化分级管理。成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禁烟领导小组,制定禁烟实施方案和禁烟制度,在公共场所悬挂禁止吸烟标识牌。2012年,对338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频次658次。对248户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其中监测一氧化碳247份,二氧化碳248份,照度监测29份,温度监测2份,噪声监测1份,合格率均为100%。举办2期公共场所负责人法律法规及控烟知识培训班,参训人员400多人。2013年,对186户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采样监测,采样60份,合格率78%。对40家住宿业经营单位进行日常监督量化确定卫生信誉度等级。对5家无证经营或未按集中式供水监测点11个,农村人饮工程集中式供水监测点21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点1个。先后对34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合格率达100%。
  职业放射卫生监督:2006年,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对医用x线机的使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2008年,对县属医疗机构的放射人员基本情况、放射装置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健全放射卫生监管档案。2009年,在河西堡镇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咨询、普法,与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座谈。检查全县25家企业、15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的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情况以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建立及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对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9家企业成立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2010年,在马营沟煤矿、金化、金泥等企业开展职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职业病防治措施进行了检查。对14家煤矿的矿山安全情况和对17家金属冶炼、萤石采选、化工制造等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011年,对全县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摸排调查93家中小型企业,督促22家存在职业危害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健康监护档案。2012年起,检查《放射诊疗许可证》和《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情况、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情况、设备状态检测情况、工作人员及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对未设置放射工作场所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识等存在问题的4家医疗机构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2009年,为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覆盖率及监督效率,每个乡镇卫生院聘请2至3名协管员。2012年,制定《永昌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室,聘任卫生监督协管员21人。2013年,开展医疗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等信息报告和卫生监督巡查工作。督促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流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协管员岗位责任制度、工作职责、廉洁自律规定、信息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考核及奖惩制度、举报投诉受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制定了考核标准和各类业务用表。全年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2期。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