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480
颗粒名称: 旅游宣传
分类号: F592.7
页数: 1
页码: 356
摘要: 配合中央外宣办完成骊宣传册的拍片与资料收集工作“完成《西路红军在永昌》专题片的摄制工作。协同宣传部、邮政局完成永昌风光邮资信封的设计制作,配合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意大利影视制作公司等国内外媒体制作有关骊靬的宣传专题片10多部,配合深圳安特影视公司完成电视纪录片《祁连山下的骊靬城》的拍摄工作。介绍骊靬文化的专题文章刊登于每日电讯、世界博览等杂志,为焦家庄乡骊靬文化展示中心设计宣传规划、提供宣传资料。
关键词: 永昌县 旅游 旅游宣传

内容

2006年,配合中央外宣办完成骊宣传册的拍片与资料收集工作,在国道312高速公路立交桥树立“一支古罗马军团在中国的最后家园”大型文化广告牌。将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美国DCI传媒公司等摄制的5部有关骊靬的电视专题片剪辑制作“五合一”宣传光盘。对10个乡镇的100多“骊靬人”进行调查和筛选,为89人做了图文档案,配合中科院对骊靬人进行抽样调查,抽样60多份。骊靬研究会接待中外来宾600余人(次),接待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8家中外媒体记者20余人,收集6万多字的骊靬文化资料。完成《西路红军在永昌》专题片的摄制工作。协同宣传部、邮政局完成永昌风光邮资信封的设计制作。2007年,完成骊靬遗址维修保护工程,配合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意大利影视制作公司等国内外媒体制作有关骊靬的宣传专题片10多部,配合深圳安特影视公司完成电视纪录片《祁连山下的骊靬城》的拍摄工作,介绍骊靬文化的专题文章刊登于每日电讯、世界博览等杂志。骊靬研究会收集骊靬文化资料5万余字,接待中外媒体记者、来宾100余人。2011年,在“丝绸之路骊靬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期间,以编印宣传画册,制作宣传展板、设置宣传广告、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开通“永昌旅游网站”。发行3期《永昌旅游》报纸。为焦家庄乡骊靬文化展示中心设计宣传规划、提供宣传资料。挖掘永昌历史文化并研制开发十多件旅游商品,其中“鸳鸯池彩陶仿制”、“骊靬风情羊毛围巾”、“红山窑粗瓷工艺品”、“沙枣木工艺雕刻”等商品获得省级领导及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骊靬风情羊毛围巾”被评为金昌代表商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2012年,在中国·金昌首届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活动期间,采取多种方式介绍和宣传骊靬文化、圣容文化、红色文化。完成旅游资源普查和旅游地图及永昌旅游报印制,新增、更新景区展板30余块,组织10名罗马后裔在骊靬古城表演,完成圣容寺重修碑文编制及刻制工作。聘请专业人士绘制了永昌旅游地图。配合新疆卫视、江西卫视制作甘肃重点景点专题片。完成红军子女重走长征路系列活动永昌段的各项工作及《喋血永昌》电视专题片拍摄。“四月八”庙会活动期间,开展“永昌十大特色饮食”、“永昌十大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2013年,配合北京快乐元素公司策划宣传永昌旅游业,聘请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为永昌骊靬文化形象大使。配合市旅游局完成电影《罗西与莫妮卡之骊靬情》后期拍摄;设计、制作、发行《永昌旅游报》二期3000多份。编制宣传画册,雇佣骊靬后裔举行嘉宾参观迎、送仪式等,设计骊靬大道标识牌,扩大骊靬景区的知名度。安排骊靬后裔参加了电影《罗西与莫妮卡之骊靬情》在北京的首映仪式、兰洽会及省旅游局组织的旅游日宣传活动。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