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477
颗粒名称: 旅游
分类号: F592.7
页数: 3
页码: 354-3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旅游经济、旅游开发、旅游管理、旅游宣传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旅游 旅游经济

内容

【旅游经济】2006年以来,全县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不停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民俗文化节”、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骊靬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圣容寺景区、云庄寺景区及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取得辉煌成果。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旅游开发】北海子景区:2006年,完成武当山路的铺油硬化。2007年,完成景区国家A 级景区的初评和申报工作。2008年,北海子公园实施免费开放。2011年6月,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开工建设,至2012年10月竣工开放,工程投资2800多万元。恢复了武当山14处古建筑,新建亭、台、门、楼等18项旅游景观设施,配套建设2条2.8公里人行步道,2.6公里车行道,5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和300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对山体和单体古建筑全部进行亮化,并安装音响、监控等服务设施,启动实施北海子景区文化建设,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框架初步形成。2013年,实施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新建贮水量80立方米的水池一座,解决武当山森林防火和厕所以及生活用水;在栖霞门、二天门和天园停车广场新建三座水冲式星级厕所;在重点景点和路段设计安装标识牌;完成三宝塔内的文化包装,在七层安放观音像,一层设置文景碑,各层内壁绘制了“九观永昌”图。
  骊靬古城:2007年,编写骊靬文化景区总体开发方案,为深圳安特影视公司提供骊靬古城开发建设的规划效果图及文字资料。2008年,编制完成骊靬文化景区详细规划。2010年,骊靬古城单位:(万人)次、%、万元建设项目启动。至2013年,完成大雄宝殿、城墙、城门及角楼、二层仿古游客接待中心、骊靬公园、骊靬文化陈列馆及华夏骊靬影视城唐宫、梵宫地基工程和部分楼层框架工程;完成骊靬大道和平柱景观带部分罗马立柱工程;完成愫园迁坟、征地、供电线路、引水工程架设工作。
  圣容寺景区:2006年,修复完成石佛殿、念佛堂、斋堂、僧舍、大雄宝殿、山门、天王殿、药师殿等建筑。2007年,完成景区项目的实施方案及景区管理办法。2008年,完成景区客服中心、停车场项目的规划设计。2010年9月,圣容寺塔修缮设计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当年完成御山圣容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路基、桥涵、防洪墙等工程建设。2011年,完成景区寺院内泥土地面铺设透水砖,镶嵌道牙等;在景区就近租赁农民闲置房屋设立“景区管理中心”。2013年,筹措资金600万元开工建设景区12公里道路,完成路基、桥涵工程。
  云庄寺景区:至2013年,完成景区输电线路架设,台阶铺设,运物缆车建设;完成景区大殿、侧殿、山门等建筑;对部分石窟、亭阁、栈道进行了维修。
  【旅游管理】组织行业管理,规范饭店、旅行社、景点的行业管理,确保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游百病”、“四月八庙会”、“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安全有序进行。加强行业专项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旅行社、旅行社营业部、星级宾馆、旅游景区进行检查,有效防范不法经营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县旅游行业“零投诉”和“零事故”。2013年《旅游法》实施,对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树立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理念,推进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为全县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宣传】2006年,配合中央外宣办完成骊宣传册的拍片与资料收集工作,在国道312高速公路立交桥树立“一支古罗马军团在中国的最后家园”大型文化广告牌。将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美国DCI传媒公司等摄制的5部有关骊靬的电视专题片剪辑制作“五合一”宣传光盘。对10个乡镇的100多“骊靬人”进行调查和筛选,为89人做了图文档案,配合中科院对骊靬人进行抽样调查,抽样60多份。骊靬研究会接待中外来宾600余人(次),接待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8家中外媒体记者20余人,收集6万多字的骊靬文化资料。完成《西路红军在永昌》专题片的摄制工作。协同宣传部、邮政局完成永昌风光邮资信封的设计制作。2007年,完成骊靬遗址维修保护工程,配合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意大利影视制作公司等国内外媒体制作有关骊靬的宣传专题片10多部,配合深圳安特影视公司完成电视纪录片《祁连山下的骊靬城》的拍摄工作,介绍骊靬文化的专题文章刊登于每日电讯、世界博览等杂志。骊靬研究会收集骊靬文化资料5万余字,接待中外媒体记者、来宾100余人。2011年,在“丝绸之路骊靬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期间,以编印宣传画册,制作宣传展板、设置宣传广告、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开通“永昌旅游网站”。发行3期《永昌旅游》报纸。为焦家庄乡骊靬文化展示中心设计宣传规划、提供宣传资料。挖掘永昌历史文化并研制开发十多件旅游商品,其中“鸳鸯池彩陶仿制”、“骊靬风情羊毛围巾”、“红山窑粗瓷工艺品”、“沙枣木工艺雕刻”等商品获得省级领导及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骊靬风情羊毛围巾”被评为金昌代表商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2012年,在中国·金昌首届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活动期间,采取多种方式介绍和宣传骊靬文化、圣容文化、红色文化。完成旅游资源普查和旅游地图及永昌旅游报印制,新增、更新景区展板30余块,组织10名罗马后裔在骊靬古城表演,完成圣容寺重修碑文编制及刻制工作。聘请专业人士绘制了永昌旅游地图。配合新疆卫视、江西卫视制作甘肃重点景点专题片。完成红军子女重走长征路系列活动永昌段的各项工作及《喋血永昌》电视专题片拍摄。“四月八”庙会活动期间,开展“永昌十大特色饮食”、“永昌十大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2013年,配合北京快乐元素公司策划宣传永昌旅游业,聘请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为永昌骊靬文化形象大使。配合市旅游局完成电影《罗西与莫妮卡之骊靬情》后期拍摄;设计、制作、发行《永昌旅游报》二期3000多份。编制宣传画册,雇佣骊靬后裔举行嘉宾参观迎、送仪式等,设计骊靬大道标识牌,扩大骊靬景区的知名度。安排骊靬后裔参加了电影《罗西与莫妮卡之骊靬情》在北京的首映仪式、兰洽会及省旅游局组织的旅游日宣传活动。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邱少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