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469
颗粒名称: 文物工作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1
页码: 352
摘要: 文物工作,博物馆实施了陈列展览提升改装工程,制作《永昌古代文明》、《骊靬之迷解》两个专题展览。文物普查,永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2008年5月开始,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253处,其中消失文物17处,登记文物236处,在登记的236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共普查登记古籍289部1075册,开展全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采集文物基础信息2616件(套),整理分类账18套、藏品档案类别20个。文物保护与维修,永昌钟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永昌县 文化艺术 文物工作

内容

2008年,县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2011年,博物馆实施了陈列展览提升改装工程,制作《永昌古代文明》、《骊靬之迷解》两个专题展览,新建影视展览厅。2013年,开通“永昌县博物馆”网站。文物普查:永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2008年5月开始,历时两年,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253处,其中消失文物17处,登记文物236处,在登记的236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新发现90处,复查146处。按类别分,有古遗址147处,古墓葬56处,古建筑9处,石窟寺及石刻1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处。2011年3月,古籍保护整理工作开始,共普查登记古籍289部1075册,民国文献176部445册,其中包括南宋木刻本《百川学海》、清乾隆版、嘉庆版《永昌县志》等地方文献精品。2013年5月,开展全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至2013年12月,共采集文物基础信息2616件(套),拍摄文物照片10464张,登录普查信息软件670件(套),整理分类账18套、藏品档案类别20个,填写编目卡728张。文物保护与维修:2006年5月28日,永昌钟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月1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永昌钟鼓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1月10日,县政府公布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36处。12月,文保单位“金龙坝遗址”、“花大门石刻”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金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永昌县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其中古遗址3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3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处。2006年以来,完成了圣容寺、云庄寺、红山窑塔等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界桩竖立工程。2012年完成圣容寺塔修缮工程及宗家庄忠字台保护维修工程。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