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438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5
页码: 341-3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教育情况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教育督导等。
关键词: 永昌县 教育 义务教育

内容

【概况】2006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35所,其中小学115所(教学点7个),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农职业中学各1所,独立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2006年以来,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改建校舍50多万平方米;新建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4所,调整合并农村初中11所、小学(教学点)83所,改建寄宿制小学8所。至2013年,有各级各类学校49所,其中完全小学38所,独立初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32388人、中小学教职工2557人。有寄宿制中小学21所,寄宿学生5461人。有各类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5231人、幼儿园教职工4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年巩固率为99.8%,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9.2%;高中入学率
  96.2%。2011年全县“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永昌县被评为甘肃省“两基工作先进县”。
  【学前教育】2006年,全县有幼儿园32所,学前班75个,入园(班)幼儿5057人,其中学前班1612人。2007至2010年新增幼儿园10所,总数达到42所,在园(班)幼儿总数5721人,其中学前班562人,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分别达100%、85%、72%。2011年至2013年,县上先后制定《永昌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民办示范幼儿园标准》、《整顿规范民办学前教育实施意见》、《永昌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训规划》以及民办幼儿园准入、认定、年检、审批等规章制度,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裕校舍和资源,在全县各乡镇实施“校改园”工程,对标准低、规模小、布局分散的8所民办幼儿园进行整合,将民办幼儿园划归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管理。民办幼儿园教师由教育局负责培训考核。有742名幼儿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2013年,全县有幼儿园34所,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99.8%、86%、76.63%。
  【义务教育】2006年,有小学115所(包括小学教学点7个),在校学生23209人;初级中学12所,完全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初中生11025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99.9%、100%、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分别为98.9%、98.7%、98.7%。2007年,县上出台《永昌县2007—2012年调整中小学办学结构工作实施意见》和《永昌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调整全县校点布局。此后,新建小学5所,初级中学3所;撤并农村小学77所,小学教学点7个,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至2013年,有完全小学38所;独立初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小学、初中入学率、毕业率、完成率均达100%,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8%,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1.3%。累计实施义务教育工程项目41项,投资31561.98万元新建初级中学3所、小学4所,新建维修改造各学校实验楼、学生公寓和餐厅;建成小学科学实践室44个、理化生实验室45个、中小学音体美功能教室47个、心理咨询室47个,中小学仪器设备配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累计新增图书23.8万册;争创市级以上优质课713节,完成了省、市、县级规划课题304项,培养市级以上优秀教师190人,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78人;共有1726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普通高中教育】2006年,县域内有普通高中学校4所,包括独立高中永昌一中,完全中学金昌市二中、永昌三中、永昌四中。另有永昌职中、永昌农中兼办普通高中教育。2008年,永昌职中、永昌农中开始剥离普通高中教育(2010年完成),2009年金昌二中停止初中招生,2011年永昌三中停止高中招生。2013年,县域内有独立高中2所(永昌一中和金昌二中),完全中学1所(永昌四中);在校学生6339名;教职工548名(其中专任教师445名),师生比1:12。至2013年,普高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23956名,考取重点大学1808名,考取普通本科8271名,大专以上上线率由2006年的72.9%上升到2013年的98.6%。2008年,投资1800万元征地45亩新建一中标准化塑胶操场;投资250万元建成四中全数字校园网。2011年投资139.7万元维修改造一中综合实验楼和学生公寓,建成2个通用技术实践室;2012年投资30万元新建2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及配套设施设备;2013年投资17032万元扩建2个通用技术教室,新建一中体育艺术综合馆。
  【职业教育】2006年,承担全县中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学校永昌职中和永昌农中,都兼办初中义务教育。2011年永昌农中停止职高招生,2012年永昌职中停止初中招生并于2013年剥离义务教育板块。2013年,整合职教资源,依托职中建立永昌县职业教育中心,职教中心有学生2016名,有教职工179名,其中专任教师147名,师生比1∶永昌职教采取一系列措施
  11。2011年以来,促发展。压缩普高招生计划,逐年扩大职高招生比例。普高招生2011年786名、2012年774名、2013年634名;2013年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达到1∶1.5。2010年投资120万元购置双柱举升机等汽修设备,征地34902平方米扩建职中校园;2011年投资565万元新建295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2012年总投资1450万元购置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设备,投资1300万元新建职中综合实训楼、完成职中简易操场的建设任务;2013年投资91万元购置机械加工技术实训设备。创新并完善教学模式,提出“东西联办、校校合作、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四步五段十化”教学模式和“1+1+1”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幼教师资、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基础上,适时增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植物保护、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等专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至2013年,农职业学校共培养合格毕业生2387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2048名(其中考取大学本科35名,大专高职2013名),升学率由2006年的79.83%上升到2013年的92.12%,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累计为职高学生免除职业教育专项资金336.2万元,为3713名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339.5万元。
  【成人教育】2006年,全县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8.26%,脱盲人员巩固率为94.47%,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2007年以来,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制度、结对帮学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农忙分散包教、农闲集中上课为主要形式,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扫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至2010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5281人,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53%,脱盲人员巩固率达100%。2011至2013年,教育、农牧、科技、人社等部门整合培训资源,引进推广实用技术30多项,累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276期,受训人数达2.86万人(次)。2012年,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金昌分校永昌工作站恢复招生工作,设置学前教育、金融、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1个专业。电大工作站坚持开展招生服务工作,累积组织注册本科、大专各类专业学员168人。2013年在册大专学员61人,完成培训2000人(次)。
  【民办教育】2006年,全县有民办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2545人,占全县在园(班)幼儿的50.3%,民办幼儿园教职工184人,占全县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68.9%。至2010年,新增民办幼儿园7所,总数达34所,在园幼儿4316人,占全县在园(班)幼儿总数的75.4%。2010年县上制定《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民办幼儿园标准》、《整顿规范民办学前教育实施意见》以及民办幼儿园准入、认定、年检、审批等规章制度,并将城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分别规划所在地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管理。2011年,制定《永昌县民办幼儿园教育督导评估考核细则》,撤并整合民办幼儿园8所。实施国家民办幼儿园扶持项目,投资120万元,对新城子镇心灵幼儿园、六坝乡春兰幼儿园、小天使幼儿园等3所民办幼儿园进行设施设备改造。累计投资60多万元,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培训500多人(次),到学前教育发达地区观摩学习100多人(次),参加县公安局、县食药局安保和食品专题培训200多人(次)。至2013年底,全县有民办幼儿园26所,民办幼儿园教职工275人,在园幼儿4571人,占全县在园幼儿的87.4%。
  【办学条件】2007年,对141所学校2005年底前的“普九”债务进行清理,认定债务3592万元,如数拨入债务人账户。2009年10月,对106所中小学的1025栋31.17万平方米校舍进行安全排查和抗震鉴定,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危房面积24.89万平方米,需加固维修的B、C级危房10.6万平方米,拆除重建的D级危房14.29万平方米。通过新建、加固、拆除、封存消除了安全隐患。至2013年,新建和改造公私幼儿园18所(其中公办15所、民办3所);新建初级中学3所、城镇小学2所、乡镇小学2所,改建城镇学校1所;扩建中小学11所(包括农职中)。批准投资决算累计资金39496万元,共实施幼儿园、中小学工程项目60个,建筑面积22.18万平方米,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6平方米、8平方米、10平方米、13平方米和1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15平方米、59平方米、27平方米、26平方米和20平方米。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生均图书册数分别为6册、26册、20册、43册和20册。建成理化生实验室45个、小学科学实验室44个、中小学音体美功能教室49个、心理咨询室49个,中小学仪器设备配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值分别为1196元、712元、2337元和2262元。6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办学,有20所学校硬件和软件完全达到甘肃省政府颁布的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占全县中小学的40.82%。
  【师资队伍】2006年以来,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推行发展性评价办法、开展学习交流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措施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至2013年底,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总数2557人(包括小学1077人,初中758人,普高548人,职高174人),其中具备副高职称146人,中级职称(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941人,助理级(中学二级和小学一级)职称537人,无职称111人;有专任教师2186人,其中小学1098人,初中643人,高中44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7%、98.7%。有特级教师3名,市管拔尖人才5名。有210人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及奖励,其中国家级2人,省部级25人,市级87人,县级98人。有308人被评定为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其中省级19人,市级95人,县级194人。有1049人(次)教师辅导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科技发明、技能大赛、体育竞赛、艺术展评活动中获奖。
  【教学科研】2006年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检查评估和教学观摩活动,实施本校教研制度,开展优质课竞赛、课例研讨、案例评选、课题研究、校长论坛、说课评课、名师送课下乡、教研蹲点等系列活动,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至2013年,全县中小学共承担国家、省、市、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18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08项,市级92项,县级313项;开发校本教材300多种。全县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1178人(次),其中县级565人(次)、市级456人(次),省级157人(次);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868篇,另有1157篇在论文评比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中,争创优质课324节,优秀案例289篇。县教育局编辑刊发《教研通讯》15期。
  【信息化建设】200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8100万元,为中小学配置了现代教育设备,使得城乡学校信息化资源基本均衡。其中2006至2010年,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建成项目学校51所(其中模式一学校1所、模式二学校44所、模式三学校6所),厂矿移交地方学校补充项目11所(其中A模式7所、B模式4所),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13个、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11个、多媒体投影教室6个、地面卫星收视站点48个、配备计算机487台、投影机17台、实物投影仪11台、黑白激光打印机50台、34时彩电105台、32时液晶彩色电视机4台、DVD播放机55台、智能语音系统58套、配套教学光盘22110张。全县各类学校共拥有计算机3373台,中、小学生机比分别达到9:1和14:1。2011至2013年,依托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仅2013年,投入1326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信息化建设资金294万元,各学校自筹516万,县上以奖代补516万元),建成项目学校22所,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10个,装备学生用计算机580台;新增“班班通”教室357个,安装65寸红外触控多媒体教学一体机357套;新增教师用电脑199台,100%的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74%学校实现“班班通、堂堂用”,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生机比分别达到10:1.1、10:1.6、10:1.3和10:2.1。
  【教育督导】2006年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以开展督学为重点,经常性督查为重要举措,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采取重点督查与一般督查相结合,专项督查与常规督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抽点督查相结合的形式,点面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八年来,先后制定了《永昌县义务教育监测方案》、《永昌县普通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永昌县“两基”工作回头看实施方案》、《永昌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永昌县督学责任区实施意见》、《永昌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聘任永昌县第二届专、兼职督学,组织县级督学分区域开展中小学督导评估和督学责任区教学观摩点评活动。持续开展义务教育监测、中小学督导评估和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工作、“两基”回头看工作、“普九”债务清理工作、学校“三风”建设和课堂教学大讨论督导检查、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督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工作。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万祝
责任者
刘克厚
责任者
刘才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