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河西堡支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424
颗粒名称: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河西堡支行
分类号: F832.33
页数: 2
页码: 334-335
摘要: 2009年,农业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河西堡支行。2010年,开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消息服务、转账电话、信用卡、pos终端的集中营销,扩大服务渠道。各项贷款余额6.20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5.0亿元,增长516.18%。不良资产由2005年末的1138万元下降到62万元,不良资产占比由2005年末的5.26%下降到0.09%。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1048万元。服务三农:2006年以来,支行认真贯彻落实农总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市场定位的重大决策,实现银行、企业、农户三方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关键词: 永昌县 农业银行 金融

内容

经营概况: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行(以下简称农行河西堡支行),内设综合管理部、客户经理部、财会运营部、风险管理部,下辖支行营业室、电厂分理处、河雅路分理处。2006年,完成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大集中,全国联网运行;代理基金业务、第三方存管、理财业务。2009年,农业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河西堡支行。2010年,开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消息服务、转账电话、信用卡、pos终端的集中营销,扩大服务渠道。至2013年,累计布放自助机具12台,各项存款余额达8.95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5.94亿元,增长298.0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94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3.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0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5.0亿元,增长516.18%。不良资产由2005年末的1138万元下降到62万元,不良资产占比由2005年末的5.26%下降到0.09%。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1048万元。
  服务三农:2006年以来,支行认真贯彻落实农总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市场定位的重大决策,实现银行、企业、农户三方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2008年,以惠农卡为载体,向农户发放3至5万元小额生产经营性贷款。2009年,进行信用村的评定工作,累计评定信用村4个,推进县域诚信体系建设。2010年,和电信部门合作,在河西堡镇辖区内布放转账电话,为农户查询、小额转账提供金融服务。完成三农事业部改革,建立了“农行+合作社+农户”、“农行+龙头企业+农户”、“农行+担保公司+农户”、“农行+信用村+农户”、“农行+妇联+农户”、“三户联保”等一系列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至2013年,三农贷款余额达62024万元,其中惠农卡贷款2062万元,持卡量达5781张,当年累计发放“三农”个人贷款2524万元。瓮福化工公司投放贷款余额达1.76亿元;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贷款余额为1亿元。
  电子业务:支行大力发展电子业务,各项电子产品业务取得长足发展。至2013年,网上银行个人客户数累计达5131户;企业网银客户数累计达121户;手机银行客户数累计达3701户;电话银行累计交易2670笔,交易金额535万元;短消息服务客户累计达7336户,其中个人客户注册数7248户,企业客户注册88户。
  内控管理:支行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2007年,举办法制讲座,巡回展览宣传挂图,散发警示教育宣传资料,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警示教育。2008年,采用员工违规积分管理,落实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员工行为。2010年,在营业网点开展“三化三铁”创建活动,提升了柜业务的风险防控水平。2011年,开展案件防控专项治理活动,集中解决内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夯实管理基础,强化案防措施落实。2013年,从信贷管理、会计基础管理、安全运营管理入手,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通过制定内控文化建设方案以及辖内风险管理、信贷管理、法律事务等合规工作计划的有序推进。2007年被省分行授予“十年无案件单位”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钱生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