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384
颗粒名称: 粮油购销
分类号: F762.1
页数: 3
页码: 319-3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至2013年永昌县粮油企业的改革、储运管理、购销、稽查、项目建设的情况。
关键词: 粮油 购销 永昌县

内容

【粮食企业改革】 全县积极推进县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2006年底,基本完成购销企业的改革任务。将原县属12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新城子、红山窑、刘克庄、城关、东寨、六坝、水源、朱王堡、河西堡粮管所,北海子粮站、粮油贸易公司、油脂购销站)按清河、东河、城郊、西河四片,整合重组为城关、清河、东河、西河4家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做好了国债投资建设粮库资产的上收划转工作。2006年10月,完成金昌储备粮库(中央储备粮金昌直属库)资产、职工、债权、债务的移交工作。在企业改革中出现的“老人”问题,采取择优聘用一批、内部退养一批、提前退休一批、自愿解除一批、清理清退一批,妥善安置粮食企业职工452名;出现的“老粮”问题,积极加快库存保护价粮食(含定购粮)促销步伐,在企业一次性买断粮权后,紧盯市场动向,择机消化处理,使老粮存量风险进一步降低;“老帐”问题,通过协调,加快2005年清理确认的政策性亏损挂账剥离工作,其中省上核批的65%亏损挂账5483万元,在2006年3月底全部从购销企业剥离,其余35%由市县财政和企业负担亏损挂账的1614万元,积极争取市县财政落实。全面推行企业管理人员委任、委派制度,2006年6月,完成4家粮食购销企业25名主要管理人员的选聘上岗工作。完成新组建公司的职工聘用工作,96名原购销企业职工与新公司重新签定劳动合同,建立新型的劳动用工关系。制定《永昌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暂行办法》,确立企业改革重组后的收入分配制度,2006年7月,完成1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重组和职工分流安置。
  【储运管理】 县粮食局下设4个粮油收储企业、22个储粮站点。共有仓库54座、仓容量7.89万吨,油罐3个、容量750吨。2006年以来,全县粮食系统以确保储粮安全为重点,全面提高粮油仓储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坚持每年一次的清仓查库和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工作。粮油库存清查以查账表、核库存为重点,做好各类账、表、卡的清查核对和实物丈量盘点工作,保证账账、账表(卡)、账实相符。粮油普查以排查处理不安全隐患为重点,突出抓好虫粮、高水分粮、陈粮、超杂质粮的检查处治工作,确保各类库存粮油的储存安全。2010年,先期储备2500吨县级储备小麦,分三期达到国家规定的储备规模。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开展首批县级储备粮入库工作,收购当地当年生产的小麦2500吨,收购均价2241元/吨。经检验,入库后的小麦平均容重774克/升,平均水分12.8%,杂质总量0.9%,不完善粒5.8%,色泽气味正常,符合国家二等小麦质量标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4家国有粮食仓储企业作为重点,完善制度,优化库区环境,增加仓储设施,改善仓储条件。至2013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相应减少,粮油收购量和库存量逐年下降。
  【粮油购销】 收购前,县粮食局督促各购销企业,立足市场,不等不靠,应对挑战,参与竞争,多渠道筹措收购资金,掌握充足粮源。2006年,新组建的4家国有粮油公司均取得了农发行贷款资格,其他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通过对接联合、代购代储等方式解决收购资金,积极入市收购粮油。为占领市场,与加工企业、销区及用粮大户对接,主动与粮食经纪人、种粮大户联手,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和巩固良好合作关系;为激励收购,县粮食局出台奖励政策,对收购数量多、质量优、效益好的企业,给予奖励。2007年,军供票改卡实施,从原来的纸质粮票改为电脑POS机刷卡供应。
  至2011年,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16.61万吨,其中小麦收购9.53万吨;至2012年累计销售粮食27.29万吨,其中销售小麦18.41,年底库存粮油全部销空。2011年,农发行贷款政策收紧,停止给国有粮食企业发放收购贷款,年底企业停止粮油收购。2006年至2013年,全县纳入统计报表范围的非国有粮油经营企业共收购粮食11.24万吨,销售粮食16.13万吨;收购油品0.1万吨,销售油品0.3万吨。
  【粮油稽查】 2007年5月,县粮油稽查大队成立。采取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市场巡查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粮油购销、粮油库存、粮食收购资格核查、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军粮供应等一系列监管实务工作,切实维护粮油流通正常秩序。多次派工作人员参加省、市、县主管部门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并取得粮食行政执法证。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周年宣传、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消费指导等多种形式,直接向经营者和消费者宣传普及粮油食品安全知识,督促经营企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使广大消费者爱粮、节粮,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制定《永昌县粮食供应应急预案》、《永昌县粮食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粮食经营(加工)企业核发或换发《粮食收购许可证》,规范县内粮食经营。
  【项目建设】 2006年以来,粮食部门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力度,建成规模以上项目3项,累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6.4万元。永昌县城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5000吨省级储备粮专库建设项目:2008年4月立项,项目选址在公司粮贸收储站院内,主要建设5000吨砖混结构散装高大平房粮仓一座,工程建住面积1050平方米,仓容5000吨,总造价190.4万元。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竣工并于年底投入使用。永昌县西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营业楼工程项目:项目位于西河粮油公司红山窑收储站,主要建设红山窑收储站沿街地段整体
  二层、局部三层的营业楼1栋,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建筑面积2596.03平方米,总造价356.14万元。2009年5月开工建设,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永昌县粮油交易市场及综合营业楼项目:位于永昌县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7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总仓容为25000吨的仓储库房6600平方米,器材库1200平方米,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项目概算总投资2289万元。2011年7月开工建设,2013年11月底,完成除粮情检测系统外的全部土建工程,累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500万元,县财政投资600万元。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永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