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343
颗粒名称: 交通、邮电
分类号: F512.7
页数: 8
页码: 308-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2006年至2013年交通运输、公路管理、邮政、电信、移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交通 邮电 永昌县

内容

交通运输
  【农村公路建设】 县交通运输局坚持农村道路建设与养护并重、建设进度和质量并举的原则,按照主抓县乡主干道,全力建设村社路,推进产业发展路、旅游景区路和新农村示范点道路的建设目标,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全县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通乡公路4条140公里,投资7808.1万元;新建通村通社道路91条590.91公里,投资2.03亿元;新建旅游景区路3条35.79公里,投资3680.39万元;新建产业发展路2条21.2公里,投资953.96万元。至2013年,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31.4公里,其中县乡道311.5公里,村社道1419.9公里,全县农村道路通村率达97%、通社率达48%。
  【农村公路养护】 县政府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分别在10个乡镇设立交通管理站,每个村聘请1名村级公路养护管理员,负责乡村道路的日常管护工作,形成有效的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至2013年,通过单位自筹、大中修项目补助、安保工程项目补助等,累计筹资2264.8万元,维修公路91.3公里,修补油面185.2万平方米,撒布乳化沥青11.06公里7.73万平方米,处理翻浆路面2.34万平方米,整修路肩6.14万邮电平方米,加固边沟涵573.3立方米。设置金属标志牌60块,整改各类交通标志牌108块,设置交通标志线1.05万平方米,设置柱式防护栏869根,设置里程碑、百米桩85块,路口警示桩260根,安装限高门架20个,维修限高门架220次,极大的提高了农村道路的通畅率和安全性。
  【路政管理】 2006年以来,县交通局加大路政巡查力度,突出巡查实效,对公路上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对危及车辆通行安全的行为坚决取缔,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永昌县路政大队成立三个路政中队,严格执行“五四”巡查制(每周巡查次数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四小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路政法规,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共举行集中宣传活动32次,印发农村公路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材料6万多份。至2009年,共征收拖拉机养路费320万元。2010年,永昌县拖拉机养路费征稽所更名为永昌县路政大队,取消了养路费征收。2006年至2013年,累计巡查公路48万多公里,公路巡查率达到100%,共查扣超限车辆1.5万余辆次,收取公路补偿费用160多万元,清除“三堆”320万立方米,清理整顿非法广告牌24块,处理公路突发事件26起。
  【公路运输管理】 2006年以来,新建成农村客运汽车站8家、村级停靠站111个,先后成立了永昌县振雄客运有限公司、金昌运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宏运出租汽车分公司、永昌县鸿祥安出租车有限公司、永昌县银路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和永昌县驰帆客运出租有限公司等5家客运公司。按照统一车辆编号、统一车身颜色、统一张贴票价表、统一安装出租车顶灯和计价器、统一放置服务监督卡的要求,对全县出租车辆进行重点整治,规范出租汽车运输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对客运企业的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督促所有客运车辆购买承运人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等商业险,要求所有新增出租车辆安装GPS,严禁安全无保障的车辆参加旅客运输,确保全县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客运企业10家、客运车辆177辆,客运班线65条,日发班次437个,总座位数3513座,出租车622辆。至2013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016万人,客运周转量3.72亿人/公里;随着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家出台燃油补贴发放政策,共为客运出租车辆发放燃油补贴3300多万元。全县货车拥有量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共完成货运量1.65亿吨,货运周转量达355亿吨/公里。至2013年底,全县货车保有量4696辆,从业人员4500多人,拥有维修企业195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8家,为全县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对全县道路运输市场进行整顿,共查处“黑车”270台,处理违规违章经营3万余起,收缴罚款200余万元,纠正了无证营运、违章营运现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规范全县运输市场秩序;严把车辆准入关,上线检测车辆2.82万车(次)。其中货车2.38万辆、客车1020辆、出租车3318辆。车辆等级均达到二级以上,车辆技术状况大为提高。
  (供稿:赵吉财)
  公路管理
  【基础管理】 永昌公路管理段,管养着国道312线87.486公里、省道212线18公里、专道058线38.5公里、专道059线8.5公里,共计161.852公里的养护任务。2006年以来,紧紧围绕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为己任,以行业文明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行科学养护理念,积极开展各类养护技能、文明创建等竞赛活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严格按照金昌公路总段总体安排,加强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等全方位的管理工作。以公路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坏境污染。加大日常养护和维修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劳务用工,落实人员责任制。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坚持一支笔审批和重大资金支出集体会议研讨确定,提高计划执行的严肃性,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考勤制度,认真落实党务段务公开制度。重视职工再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对职工进行公路养护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建立和完善《车机管理办法》,加强车辆日常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公路养护】 2006年以来,永昌公路管理段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和日常养护,以国省干线为重点,彻底消灭路面病害。加强桥涵构造物养护,对所养路段9座桥梁及160道涵洞、防护构造物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对每座桥涵留取正面和立面影像资料,对桥面积水、泄水孔、伸缩缝及时进行清理、维护,对损坏的桥栏杆及时更换,保持桥梁完好,建立和完善桥涵构造物档案。开展“好路杯”等养护竞赛活动,针对公路汛期和“桥梁养护质量年”活动,落实桥梁养护责任制。2008年,完成G312线九坝河桥的加固工程、五里砂沟桥下游防护工程和Z058线4公里三级公路改造任务。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完成G312线五里砂沟桥、S212线麻黄沟1#桥加固工程。2009年,迎接全国五年一次干线公路养护检查,整理完善2006年至2009年内业资料。2010年,完成段站“双化建设”工作。2011年,加强桥涵构造物养护,共预制C30钢筋混凝土盖板22.55立方米,完成混凝土铺装层9.6立方米,完成砂浆勾缝、抹面5.8平方米。完成了S212线49.9公里热熔标线涂刷、G312和S212线安保工程以及S17线拦水带工程11634米。完成Z058线部分路段路肩加宽共计1.01万立方米,砌筑浆砌片石挡土墙160立方米。2012年,完成S212线31.1公里养护维修工程和Z059线危桥改建工程。共更换C30钢筋混凝土盖板30.22立方米,新筑钢筋混凝土铺装层19.12立方米,完成防撞墙浇筑4.2立方米,疏通泄水孔64个,清理伸缩缝18道。完成永肃路翻浆处治2.37万平方米/2.84万立方米,沉陷处治3525.6平方米,撒布乳化沥青4.14万平方米,修补油路4.14万平方米,开挖土质边沟1500米,疏通、清理边沟淤塞800立方米,修复C15混凝土边沟28.8立方米,预制安装里程碑10块,油砂封面1500平方米。重铺路段完成水泥稳定砂砾基层5.7千米/3.42万平方米,撒布透层油3.42万平方米,撒布粘层油3.42万平方米,安装C20混凝土路缘石228立方米/2.3万块,培土路肩5.7千米/1974立方米,冷喷标线(黄色中线)5.7千米。S17线金永高速防排水完善工程,完成沥青拦水带8.24万米、边坡急流槽2789.9立方米、排水沟266.4立方米、浆砌片石急流槽99.5立方米、浆砌片石截水沟49.4立方米、浆砌片石护面墙521.3立方米,安装安全标志4块,中间带平铺卵石6411.4立方米,安装PVC泄水管110米。Z058线多处发生水毁、塌方险情抢修工程。6月下旬,永昌县遭遇暴雨袭击。公路段迅速启动水毁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抢险人员40多名,调集装载机、挖掘机、翻斗车、刮路机全力进行抢通,使公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行。2013年,利用废旧油皮处治路面病害8505立方米;整修S212线平交道口9处;完成G312线永昌东区道路加宽2.71公里。清洗波形护栏2600米;校正波形护栏227米;补刷路面标线1.67万平方米。修复水毁路基土方8337立方米,修复浆砌片石防护234.2立方米,重建管涵2道,疏通涵洞77道,开挖疏通边沟2.98万米、填补路基亏坡114.5立方米,路基缺口1120立方米,全面完成了公路水毁预防抢险工作的各项任务。至2013年,累计出动防汛抢险突击人员160余人(次),配备各种工具和材料,出动装载机、压路机、自卸车辆等抢修机械11辆,累计采备油路砂4593立方米,处治翻浆9754.62立方米/1.88万平方米,修补油路7.83万平方米,处治龟网裂9.81万平方米/23千米;修复路肩墙164.4千米,整理路容路貌507.9公里,巩固标准化养路210.6千米,处治裂缝4.84万米,清除桥涵淤塞400立方米,处治波浪拥包3.64万平方米,生产碎石4.64万立方米;更换修复里程碑、百米桩、示警桩、防撞墩3430块(根),粉刷桥梁栏杆、扶手289根,涵洞护轮石419道;粉刷沿线百米桩762块、里程碑114块、示警桩509根、桥梁8座;粉刷行道树2800棵;加固完成G312线危桥1座,涵洞4道;完成专道058线重铺650米,沥青碎石封层3千米,有效应对和防范了水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安全管理】 2006年以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通过多媒体教学、制作下发《安全生产手册》口袋书,张贴作业区安全布图等,定期对全段职工进行安全学习培训。注重日常作业岗前教育,重点对机驾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新调入养护人员和临时用工进行养护作业岗前安全技术培训。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项工作会议,加强安全监管力度。规范劳务用工管理,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构建以人为本、合法规范、权责明晰的劳务用工管理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每年投入安全专项资金10万元左右,为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机械车辆购买强险和商业险;维修翻新安全标志标牌、购买安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示警灯等安全设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和日巡查制度。
  (供稿:白兴刚、潘多文)
  邮政
  【概况】 全县有邮政服务网点10个(南街邮政支局、南街邮政储蓄营业所、北街支局、东街支局、朱王堡支局、水源支局、六坝支局、新城子支局、红山窑邮政所、水磨关邮政所),1个邮政网点7个混合网点和2个邮政所。2007年2月,实施政企分开。9月,县邮政局与邮政储蓄银行分开,正式挂牌成立永昌县邮政储蓄银行永昌县支行。邮政局各金融网点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代理机构。县邮政局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代理协议中的各项规定,深化邮政储蓄体制改革,促进邮政金融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为永昌县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务。2008年,朱王堡镇邮政支局、水源邮政支局分别荣获“全省二十强邮政支局”称号。2009年新城子邮政支局荣获“全省二十强邮政支局”称号。2013年,县邮政局荣获“全省邮政县域经营发展最佳发展奖”。
  【业务发展】 2006年至2013年,永昌县邮政局主要开办金融、报刊、速递、电子商务、代理航票、代售火车票、邮政广告、集邮函件、三农服务、代理农资酒水等业务。2008年至2013年,制作《平安永昌》、《和谐永昌》、《文明永昌》等形象宣传册。2013年,参与服务永昌县第二届骊靬国际旅游节活动。
  【内控管理】 2006年以来,县邮政局严格按A、B类员工工资省公司统一发放工作;投递等工照员工转聘条件,采取公开、公正的方式,对优秀种从业人员核发外勤津贴;金融网点支局长、理财的劳务工、B类合同工,进行劳务工转B类合同用经理、合规经理等关键岗位实行岗位津贴,按照分工、B类合同用工转A类合同用工的晋升,完成等分级的原则,普遍增加从业人员的岗位薪酬标准;速递、金融等从业人员,实行计件工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40名劳务工续签劳动合同,并为员工按要求缴纳“三金”,为部分劳务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2013年底,全局有60%以上人员拿到职业技能鉴定证,中级内训师、初级内训师各1名。2007年,实行财务一体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开展往来帐清理,完成全县7个金融网点及分销业务的损益核算工作,并按月对核算数据进行核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2009年,完善邮政金融网点《防暴综合预案》、制定《永昌县邮政局防抢劫预案》、《营业网点防盗预案》,聘任内部义务消防安全员。2011年,加强收入质量和成本效益的管理,要求各成本核算中心,加强成本分析、考核和奖罚。2013年,对差旅费、接待费、宣传费、低值易耗品、通讯费、办公费等重点超预算费用,实行定额管理,严把各项费用开支关,有效控制非生产性费用的增长。对日常代办费实行工资集中发放,对专项营销活动代办费实行“先审核后支付”的方式。
  【邮政服务】 永昌县邮政局辖邮路总长1400千米,其中投递路线1200千米。全县共有城乡投递段道111条,服务于全县99个村,有特快专递车辆1辆、信箱11个、集群式信筒3处,
  ATM自助存、取款机4台。按照业务规程和服务规定,认真做好邮政业务受理和咨询工作,主动了解社会对邮政服务的需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邮政营业服务环境,设置“中国邮政”企业标识、局所标志,并保持标志清洁完好。建立“首问责任制”,解决客户在使用邮政业务时提出的各类投诉和意见。定期、定量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尤其是重点客户与大客户进行走访、缮发征询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改进服务。2007年以来,先后新建县局封投中心,新建、装修水源邮政支局、六坝邮政支局、新城子邮政支局、南街支局。2013年,省公司对南街邮政储蓄所进行转型,对营业厅内营业台席重新布局,并设置醒目的窗口编号、业务标识,指明办理各种业务的方向和位置。营业厅内外匀设置信箱、信筒,标明开箱频次和时间。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工号牌制度,统一标识着装、规范服务用语,改善邮政的社会形象。
  (供稿:张琴)
  电信
  【网络建设】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分公司遵循公司法运行管理。按照省、市公司的工作安排部署,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完成经营任务。建成的国家干线网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甘肃省内SDH骨干网干线,金昌至民勤、金昌至永昌、永昌至民乐、永昌至肃南中继段,贯穿永昌县到各相邻市县的光缆通信线路,使永昌县提前进入光缆信息时代。2008年,建成县东环、西环C网基站主干网,使永昌县辖区CDMA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建成全县平安城市建设网,覆盖全县各乡镇;建成县城至各乡镇光缆线路环路建设,光缆到农村。
  【业务经营】 基础电信业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经营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经营固话本地网电话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IP电话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公众电报和用户电报业务,无线接入业务。增值业务:经营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国内基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无线数据传送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一般业务:经营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硬件等生产、销售、安装和设计与施工等。中国电信的服务理念是用户至上,用心服务。逐步实现业务受理、缴费、咨询查询、投诉、障碍处理、信息查询服务、手机业务推广等功能。不断优化各营业网点,开展收费、维修和营销工作,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供稿:赵奎)
  移动
  【网络建设】 2006年以来,公司不断加强网络一体化管理,提升卓越网络品牌价值,逐步完善网络服务支撑体系。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抢结合,注重宣传”的方针,优化网络质量,加强网络质量维护与管道建设。2009年,建设由国内自主研发的TD-SCDMA网络,完成五期共26个TD基站的开通与建设,完成东环路以及东关大道的管道建设。2011年,完成北环路管道建设。2012年,完成云川大道管道建设;2013年,完成西环路以及西湖路管道建设。至2013年底,完成线路迁改235.23公里;处理光缆线路障碍120次。其中一级干线2次,二级干线14次,本地网104次。处理基站故障1029次。GSM网络实现县城及乡镇全覆盖,完成G网51个基站的开通与建设。移动网络信号在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的覆盖率达100%、乡镇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100%、自然村覆盖率达99.8%。
  【业务发展】 2006年以来,公司主要经营的品牌有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等,除提供移动电话、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基础业务服务外,公司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短信息、信息点播、IP电话、GPRS等业务。为发挥通信网络优势,不断推出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手机支付、秘书服务、12580、移动QQ、音信互动、娱音在线、彩铃、随e行、个性化充值卡、飞信、校信通、企业邮箱、手机邮箱、手机地图、手机证券、生活小贴士、短信彩信连连发、手机报、交通秘书等新业务服务。2013年,公司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工作,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在加强传统业务营销及业务优化、满足客户新需求的同时,全面加快面向城市管理、政府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等部门及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推出一卡通、企信通、政信通、车务通等业务。公司为加大无线城市民生应用的建设推广,有效提高无线城市的信息量,登陆无线城市可交电费、访问掌上营业厅、查询住房公积金、天气预报、物价信息、飞机票、火车票、火车正晚点、车辆违章、驾驶员积分、政府门户网站、热点新闻等信息,方便市民生活。
  【优质服务】 公司不断丰富业务产品、满足客户多样需求,始终秉持“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2006年以来,通过开展服务人员经验推广制度、双向交流制度、服务提升制度、服务标准制度等,提升服务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开展员工岗位技能大赛、身边的移动心中的故事征文、微笑在移动等活动,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通过营业窗口为客户设立便民箱、配备饮水机、设立客户休息区、安装叫号机、24小时缴费机等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和周到细致的延伸服务。至2013年底,为10个乡镇及县城营业厅配置24小时自助缴费机20台;推出和应用欢乐家庭亲情网、数据流量短信提醒、营业厅排队挑战10分钟、垃圾短信举报查证以及透明计费这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手段,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更加人性化的举措,关注百姓的需求和感知;通过制定全员满意度挂钩考核办法,形成“人人关注服务”的大服务工作氛围;通过服务督办、服务例会和服务标准化达标三项工作入手,提高服务基础管理,使公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07年,推出“诚信服务、满意100”八项服务承诺。2008年,推出“金牌服务、满意100”。2011年,推出“便捷服务、满意100”。2012年,推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2013年,推出“优服务、优生活”25项服务举措。
  (供稿:刘晓梅)
  联通
  【主营业务】 2006年,公司主营GSM(2G)移动通信业务、CDMA移动通信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2008年,公司不再经营CDMA移动通信业务。2009年,增加WC-DMA(3G)移动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2012年,增加城市和行业应用方面经营GPRS车载定位、电力抄表、校讯通、外勤通、车务通、手机一卡通、视频监控、大棚管家、移动办公、政务信息化、数字城管等业务。至2013年底,公司主要业务有:GSM(2G)移动通信业务、WCDMA(3G)移动通信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WCDMA(3G)移动通信业务在城市和行业应用方面经营GPRS车载定位、电力抄表、校讯通、外勤通、车务通、手机一卡通、视频监控、大棚管家、移动办公、政务信息化、数字城管等。
  【客户服务】 2006年,公司出台“八项”服务承诺和“十项”服务举措。2009年,推出窗口服务“零容忍”、“首问负责制”。2012年,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完善两项服务承诺,实施两大便民举措,开展窗口单位文明服务、优质服务,创新服务管理思路,构建客户导向的服务体系。通过落实三项保障工作,提升通信网络和支撑能力,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改进工作作风。2013年,通过推行限时服务和服务承诺,以客户需求为基准,从投诉受理技术指导、片区网格化维护、拓展系统支撑、优化接入网络和宽带服务支撑流程等五个方面,将客户需求最大限度地延伸到支撑的各个环节。按照中国联通“3G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宽带移动互联网为重点,加大发展力度、拓宽发展领域。
  【建设维护】 2006年,中国联通永昌县分公司辖区内服务点有68个,一级干线机房1个。至2013年底,拥有WCDMA基站53个,GSM基站87个;国家一级干线光缆115公里,机房1个,二级干线光缆288公里,机房2个;本地网光缆483公里;移动网及动力配套投资642万元,传输设备及线路投资383万元。2009年9月,三网合一宽带正式进驻永昌,县分公司互联网可接入小区不足10个,宽带用户数200多户。2012年,开通部分单位和县城周边乡镇互联网。至2013年,宽带用户数达到580户,接入小区覆盖城区98%的楼宇,永昌万安小区接入光纤。公司宽带业务服务实行“三限时”,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宽带承诺工作,在具备接入资源的情况下,24小时内完成宽带装移机工作、完成宽带修障工作;实现重点业务区域4M及以上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沃家庭”和“沃商务”套餐用户的“宽带装移修一日通”;装维人员在收到障碍申告单后,立即与用户联系(≤2小时),修障响应及时率达到98%。
  (供稿:芦雪梅)
  汽车站
  【永昌县汽车站】 成立于1965年,隶属于永昌县汽车运输公司,为永昌县交通运输局下属国有企业。2013年,在册职工49人,经营客车84辆。其中30座以上的大型客车50辆,25座以下客车34辆。营运线路48条(其中旅游线路3条),日发班次291个,日输送客运量6090人(次),客运周转量26.6万(人)公里。主要承担县域内各乡镇和旅游景区的客运任务。2008年5月,投放县城喷泉至金昌火车站客运车辆6辆,途经金川峡水库,每天发60个(班)次,可输送游客1140人;2007年10月,投放永昌县城至圣容寺旅游客运车2辆,每天发4个(班)次,每天可输送游客50人;2011年4月,投放永昌县城至骊靬古城旅游客运车5辆,每天共发60个(班)次,可输送游客700人。县城至河西堡汽车站客运车辆21辆,每天共发170个(班)次,日均可输送乘客5100人;开通永昌至金昌客运专线车3辆,每天共发6个(班)次,可输送乘客210人。按照永昌县政府统一规划,2013年6月,将永昌县汽车站从县城西大街搬迁至县城南街临时车站。
  【永昌县长途汽车站】 位于永昌县城南关312国道旁,占地面积9134.39平方米,拥有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3314平方米,设有2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设有售票室和寄存室,有在岗职工20人。车站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营方式,隶属于改制后的金昌运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县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客流量不断增加,运输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永昌县长途汽车站作为对外开放的服务窗口,着眼于客运市场的拓展,车站日均接纳张掖、嘉峪关、酒泉、兰州、白银、银川、平凉、定西、武威、金昌等地客运车辆210辆(次)左右,日均接纳旅客800人(次)左右,年输送旅客达15万人(次),进站车次达2.8万辆(次),年客票收入达到750多万元。
  【河西堡汽车站】 位于河西堡镇区河雅路丁字路口处,地处金昌市与永昌县城之间的中心地带,是金昌市的“门户”,也是永昌县的“窗口”行业。成立于1957年。1997年,筹资350万元进行改建,占地面积6098.38平方米,建筑面积3262平方米,铺设停车场2836.38平方米,设有旅客候车售票大厅、治安室、小件寄存、广播室、招待所、餐厅及百货、货运配载服务等设施。有职工20人。车站接纳银川、兰州、平凉、定西、临洮、西峰、白银、景泰、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金昌、永昌等16条线路的车辆,日发385个(班)次,日均客流量达5000人(次)。
  (供稿:赵吉财)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