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投融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328
颗粒名称: 城市建设投融资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5
页码: 303-3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2013年永昌县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办公室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至2013年,公司累计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66亿元,主要用于永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堡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扩建及配套改造建设、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楼及配套建设、县城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建设、县土地储备整理项目等。
关键词: 城乡建设 融资 永昌县

内容

【城市建设资金筹措】 2006年以来,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办公室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至2013年,公司累计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66亿元,主要用于永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堡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扩建及配套改造建设、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楼及配套建设、县城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建设、县土地储备整理项目等。至2013年11月,偿还贷款本金1.02亿元,贷款余额6361万元。以公司储备土地作抵押,帮助河西堡镇热力公司、给排水管理所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400万元,用于河西堡镇集中供热工程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供排水工程。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协商,帮助县供热公司准备资料,为县城集中供热工程贷款3000万元,到位资金1660万元。
  【土地收储及转让】 2007年至2013年,公司为城市建设储备土地1234.584亩,已出让土地825.22亩,用于东关路、武当路、西湖路、永昌七中、西南供热站、长城农机公司、城关粮油公司、正安蔬菜批发公司、溪源肉联加工有限公司、莱利经贸有限公司、鑫毫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御山庭院住宅小区、西湖水岸住宅小区、骊靬新村农民住宅小区、西津西苑住宅小区、武当山大酒店、泰琦公司科研中心和泰琦怡园住宅小区建设等。剩余土地409.364亩。其中143.084亩将用于北海子景区建设,可供出让的土地266.28亩。
  【项目建设】 安置楼建设:2007年至2012年,公司建成安置楼9栋436套,建筑面积3.996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县城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拆迁户的拆迁安置,部分面向社会公开出售,实现销售收入5435万元。2013年9月,新开工建设安置楼2栋96套,商铺及车库14套,建筑面积9386平方米。安置房建设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拆迁安置发挥了重要作用,楼房销售收入保证公司正常运营及到期贷款按期偿还。
  北海子景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北海子景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3495平方米。工程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完成土建及装修工程,进入试营业阶段。外环境工程已建成景观湖、部分围墙及场地平整工作。北环路建设:2011年6月,对县城环城北路进行拓建改造,道路全长1325米,主道路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架设路灯77盏,完成投资573万元。永昌县城投公司写字楼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工程于2013年3月开工建设,10月完成主体封顶。
  【招商引资】 公司签约招商项目3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1、永昌县城投公司写字楼建设。2、永昌县正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由城投公司与东寨镇政府共同招商,概算总投资1.2亿元。建成电子结算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等。建成9000平方米封闭式交易大棚、交易区地面硬化、综合办公楼及净菜加工车间,冷库建设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中分配城投公司1800万元。3、北海子景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北海子景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该项目采用BT模式建设,工程竣工,进入试营业阶段。完成投资2000万元,其中招商引资1200万元。
  【拆迁安置】 公司从2008年4月开始,先后对宝河苑、安置小区、东关路地税局西侧及写字楼四个拆迁区域进行拆迁。宝河苑拆迁区域拆迁安置居民115户。安置小区涉及拆迁居民30户,拆迁安置26户。东关路地税局西侧拆迁区域涉及拆迁居民14户,单位1家,拆迁安置居民5户,单位1家。写字楼拆迁区域涉及拆迁居民13户,签订协议7户,拆除6户。
  (供稿:李双年)
  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 2006年以来,全县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地表水、饮用水水质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质量环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全县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全县污染减排指标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指标内。2013年,县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0.1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3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23毫克/立方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在50.08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在62.9分贝以内。
  2011—2013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统计表
  单位:吨
  年份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化学需氧量 氨氮
  2011 6793.92 1589.47 9211.85 848.03
  2012 5600.99 1279.85 9309.79 781.71
  2013 5603.99 1479.85 8699.73 707.46
  【环境监测】 2008年,设立县环境监测站。2010年,在县城设立空气质量手动监测点,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先后对南坝乡、永昌县城、朱王堡镇、焦家庄乡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对煤矿、麦芽等企业废水、噪音进行监测;配合市环境监测站完成泰琦化工、新华煤矿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北海子水质监测工作。对县城的(22个监测点)交通噪声和区域噪声(100个监测点)进行了监测。配合市环境监测站完成对县域内水环境质量的4个断面,1个空气环境质量点位和国控污染源废水废气环境监测工作。对县城声环境进行了监测,编制县城声环境功能区划报告。对全县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开展了监督性监测。
  【环境污染治理】 2006年,县环保局督促莫高、金昌麦芽厂等5家麦芽企业,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废水污染治理项目。金昌市水源炉料公司、金昌陇浙炉料责任有限公司、华通铁合金厂、祁连火柴厂等企业投入治理资金,配备环保治理设施。对各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施和推行入园环评准入制度。2007年,依法关闭宇华纸业有限公司等8家小造纸企业。扩容改造县城8号集中供热锅炉房,淘汰小锅炉16台。2008年,建成东关锅炉房,淘汰小锅炉房3座。河西堡镇利用电厂2×33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淘汰镇区内分散采暖供热锅炉,实现镇区内集中供暖。开展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全县253个工业源,1038个生活源、2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普查,确定工业源144个,生活源301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个。开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摸清全县78家(其中一般工业固废企业64家,危废企业3家,医疗废物单位11家)排放工业固废、危废排放情况,并逐一进行申报登记。开展核与电磁辐射专项检查,对全县11家医疗机构的10台辐射源进行了规范整顿,建立健全了管理档案。2009年,制定《关于全县麦芽企业限期治理的通知》,对6家麦芽企业下达限期达标治理任务;完成金穗麦芽公司和三洋啤酒原料公司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0年,完成河西堡污水处理厂工程区域的勘察工作,《金昌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永昌城区)区划报告》的报批工作,完成全县14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调查和登记工作,县城和河西堡镇的医疗废物实现集中收缴处置。2011年,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专项检查,完成大坝种猪场、城关镇旺生仔猪繁殖场、南坝农源牧业有限公司千头牛场3家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项目。2012年,县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运行率大于95%,达标率大于95%;甘肃莫高金昌麦芽分公司、永通麦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金穗麦芽有限公司、永昌永顺泰啤酒原料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并通过验收;完成新城子永旺养殖场、六坝聚元养殖场、红山窑昌瓴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2013年,完成清河麦芽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金昌陇浙炉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工作;实施了永昌泰琦化工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完成水源镇绿源康、永昌县宏运肉牛养殖合作社等4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氟化工园区研制氟石膏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邀请氟化工专家对生产工艺进行会诊和提升改造,对氟化工园区及周边粉尘、水质、空气和声环境进行了监测。
  【环境监督管理】 2006年以来,县环保局先后对危险源企业进行清查,清理核查化工、石化类建设项目7个,煤矿企业25家,非煤矿山企业25家;水电站14家,处理偷排污染物和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的4家。对重点排污企业、主要街道、居民区、交通主要干线、垃圾处理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质超标排放单位和企业下达限期达标治理计划。搬迁猪场2个,转产磷肥厂3家,依法责令停产选矿厂2家。2009年,对陇浙炉料公司涉砷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固废污染源进行规范整治。对广播电视台、医院、移动公司等单位的放射源、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设备进行了检查和申报登记。对河西堡中小企业园区内的31家企业和河西堡镇的17家膨润土加工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2010年,开展铁合金企业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和重金属污染检查整治工作,规范固废污染源管理;对擅自停用环保设施的2家铁合金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罚。对2家煤矿乱倒生活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煤矸石乱堆乱放的污染环境行为进行了整治。2012年,完成金穗、永顺泰、永通、九源、莫高、清河6家麦芽重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2013年,开展危险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督办检查工作,对25家企业开展大气污染源情况调查;对11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管理进行了登记,对21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开展了信息调查。至2013年,累计出动环境监察人员2450多人,现场监察1760多次,监察各类排污企业960多次。累计接受大气、噪音、水污染等各类污染事件69起,处理各类违法案件69起,查处率达100%2006年以来,全县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按照“环保下单、银行收缴、财政统管”的体制足额征收排污费,对排污费的核定和征收实现全过程网络管理。县级排污费现行分享体制是中央国库上缴10%,省级国库上缴10%,县级国库80%用于企业污染防治补助资金。
  2006-2013年永昌县各项排污费征收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
  年度 废水类排污费 废气类排污费 固废类排污费 噪声超标排污费 累计
  2006 138469 240888 1009 12700 393066
  2007 109956 266040 - 65430 441426
  2008 114146 168417 44796 85800 413159
  2009 99056 138663 34040 106450 378209
  2010 147219 339320 27044 37400 550983
  2011 32919 451140 - 37400 521459
  2012 25667 337513 - 50600 413780
  2013 30866 428595 - 46200 505661
  【环境宣传】 2006年以来,县环保局不断加大环境宣传力度,通过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利用教育阵地向师生宣传最新的环保精神和环保知识,增强全社会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识。通过绿色社区创建,为社区居民宣传《环境保护法》知识及环保常识,倡导节约资源、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生活方式。每年利用“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农业、农村环保知识和节能减排知识宣传。采取设立环保咨询点,发放传单、悬挂横幅、展出展板、张贴标语等形势进行环保宣传,并通过新闻媒体等有效的宣传环保政策,使市民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至2013年,累计发放传单5万余份,悬挂横幅40余条,展出展板40余块。
  【生态保护】 2006年以来,在林业、农牧、水利、土地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县环保局开展单位:元了以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业污染防治等为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大黄山封山育林工程、焦家庄、金川峡水源保护区、西汽东输管道工程建设工地现场,扼制了一些违反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的发生。按照《金昌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市、县环保局联合对流域内饮用水源保护进行调查,对一、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进行划界立碑,明确保护范围,设立永久性警示碑牌10块,明确水源保护区范围。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东大河、西大河及金川河流域进行污染源摸排调查,对清查出的排污口严格环境监管,确保不向水体排污。开展自然保护区和资源开发项目专项执法检查,对乱采乱挖、毁坏草场植被、随意倾倒固体废物等现象进行整治;对东、西大河上游生态环境进行联合执法检查。配合市、县人大对祁连山保护区、东西大河流域自然生态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加强金川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实施了金川河流域围栏保护工程。对金川峡水库旅游项目进行整治,对水库的浸没、淹没面积进行测量,为水库的规划保护打下了基础。2009年,编制完成《金川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方案》、《永昌县南坝乡河流型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配合市环保局开展了县城地下水保护区划分情况调查。2011年,完成金川峡水库围栏工程,新建水库库区围栏16.24公里。2012年,开展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上报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命名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4个。2013年,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完成朱王堡镇、水源镇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对西大河、皇城、金川峡、大泉和老人头等湖库型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开展检查,确保饮用水源环境安全。
  【农村生态环境】 2007年以来,县环保局进行全县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积极开展永昌县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开展规模化养殖场试点示范治理工作,主要采取修建沼气池、生物堆肥等措施对牛、羊等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污染治理,做到三废综合利用。2008年至2010年,完成全县111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组织开展朱王堡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购置垃圾箱12个,修建沼气池40个,铺油硬化道路2公里,架设排污管网500米,硬化、净化面积1100平方米。2011年3月,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成全县111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项目总投资2926元。实施朱王堡镇等10个乡镇45个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9座,配置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及垃圾箱,农村污水及垃圾得到收集处理。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村容村貌环境状况。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汀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