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文化产业园景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312
颗粒名称: 骊靬文化产业园景区建设
分类号: G124
页数: 2
页码: 296-297
摘要: 骊靬文化产业园景区位于焦家庄乡骊靬村,21.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由骊靬城、骊靬公园和华夏骊靬影视城、骊靬文化陈列馆和骊靬大道罗马柱景观带、家道文化园(愫园)及甘肃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骊靬古城遗址保护等建设项目,是全县重点开发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至2013年,公园主体工程金莲湖基本完工并蓄水。骊靬文化陈列馆、游客接待副中心、骊靬城接待中心:靠近骊靬大道的骊靬文化陈列馆及对等的游客接待副中心分别由直径为130米的两个半圆组成,陈列馆、游客接待副中心建筑面积均为2000平方米左右。在陈列馆与游客接待副中心之间摆放罗马三王子雕像,周围十大将军雕像环绕。
关键词: 永昌县 骊靬文化产业园 景区建设

内容

骊靬文化产业园景区位于焦家庄乡骊靬村,21.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由骊靬城、骊靬公园和华夏骊靬影视城、骊靬文化陈列馆和骊靬大道罗马柱景观带、家道文化园(愫园)及甘肃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骊靬古城遗址保护等建设项目,是全县重点开发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
  骊靬古城景区:2010年8月,实施骊靬城开发项目,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至2013年,完成城墙、4座城门及4座角楼工程;2座二层仿古游客接待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骊靬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工程;2座贵宾楼建成并投入使用,院内安放27颗均高17米的木化石;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憩等服务的13栋休憩园及城内老人院1号、2号建成投入使用;建成位于城内东门南、北两侧的钟楼、鼓楼,骊靬文化展示中心,南天王殿、北观音殿及西地藏殿等建筑;实施骊靬城内外绿化、硬化等工程。骊靬公园:2011年,位于骊靬城东北面,总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其中骊靬公园重点建设项目金莲湖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35亩,湖深3米,由A、B两湖组成,设计容量30万立方米,蓄水试运行容量为19万立方米。至2013年,公园主体工程金莲湖基本完工并蓄水。规划的两个游廊、凉亭、道路、路灯、绿化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骊靬文化陈列馆、游客接待副中心、骊靬城接待中心:靠近骊靬大道的骊靬文化陈列馆及对等的游客接待副中心分别由直径为130米的两个半圆组成,陈列馆、游客接待副中心建筑面积均为2000平方米左右。在陈列馆与游客接待副中心之间摆放罗马三王子雕像,周围十大将军雕像环绕。骊靬城接待中心为三层建筑(局部四层),建筑面积约为4000多平方米。2010年9月,开工建设陈列馆与两个接待中心,至2013年,主体工程封顶。
  华夏骊靬影视城:位于县城南6公里的骊靬大道东南区域,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整体建筑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影视城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500亩,主要包括仿古一条街一期工程(城外)、城墙、城门楼、四个角楼及影视城内建设梵宫、唐宫等工程。2013年11月,开工建设影视城二期工程(城外),主要包括仿古一条街二期工程(地宫)、影视城内宋宫、明宫、清宫等建筑。
  骊靬大道和平柱景观带项目:2013年8月开工建设,长7公里,概算投资2.3亿元。主要是沿骊靬大道两侧竖立“999+1”根和平柱,柱上雕刻由中国楹联学会编审,中书协知名书法家题写的1000副楹联,并布局修建“入口序曲”、“骊靬传奇”、“祁连重生”、“和谐永昌”四个景观节点和罗马广场,通过景观设计展现消失的古罗马军团几经转折归宿永昌的历程和骊靬人融入中华民族的情景,是一条中西合璧的文化带。愫园项目:位于罗马大道8.1至8.7公里处、向西1200米区域,总占地面积1079亩。园内计划建设传统文化体验村、生态旅游酒店、日光温室等,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发展蔬菜、葡萄等设施农作物,同时完成地块范围内的绿化及河道治理工程。工期2013年至2018年,2013年7月开工。“新丝绸之路”自驾车营地:占地面积800多亩,主要建设汽车露营地、青少年露营生存体验营、汽车租赁运营中心、小型休闲会议中心等。
  甘肃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规划面积约3000余亩。主要建设有场道工程、飞行区的供电和灯光工程、助航灯光计算机控制与监视系统、航管工程、通讯工程以及供电、供暖、供排水、停车场、紧急医疗救助中心等。2013年,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写等前期工作。罗马演艺场、骊靬民俗博物馆、古罗马营盘、罗马式吊桥项目:计划依托骊靬城,在骊靬城周边规划建设罗马演艺场、骊靬民俗博物馆、罗马古营盘、罗马式吊桥,总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2013年,项目已委托湖北殷祖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骊靬古城遗址保护项目:位于现骊靬村,占地面积500亩,外围城墙设计长度2300米,平均厚度6米,设计有登高望远平台、门洞等,整个城墙以汉风和罗马风格融合为造型要素;内部保留原有房屋和格局布置,对骊靬古城遗址进行加固保护措施,建设遗址博物馆,县衙、磨坊、油坊、毡房、钱庄、茶馆、酒肆、客栈等设施。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