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278
颗粒名称: 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3
页码: 281-2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 2006至2013年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经济指标数据、项目建设、管理、技术创新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化学工业 发展

内容

【概况】 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金化集团),位于河西堡镇,始建于1964年。1981年划归金昌市管理。为甘肃省经济运行重点管控的23家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甘肃唯一一家涉及化工生产基础原料中“一酸两碱”的综合化工企业。下辖金昌奔马农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瓮福化工有限公司、甘肃丰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天都化工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11个控股参股子公司。拥有西北最大的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以及甘肃省化肥工程研究中心。年产能力为合成氨38万吨、碳铵10万吨、纯碱25万吨、氯化铵25万吨、磷二铵42万吨、磷一铵24万吨、普钙10万吨、烧碱5万吨、复混肥20万吨、有机肥3万吨、氟硅酸钠5000吨。公司总资产达24.6亿元,在册职工3012人。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5亿元,上缴税金1260万元。主导产品全部达到国家一级品质量标准,其中工业碳酸钠、农用氯化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复混肥料先后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奔马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2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甘肃省2013年十大诚信企业称号。公司在甘肃工业百强企业中排名35位,被列为全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试点企业。
  【经营指标】 2006至2013年公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下行压力,转方式,调结构;生产经营形势日趋好转,主要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公司抓住合成氨市场价格上调的大好机遇,灵活调整生产经营节奏和方向,使合成氨日产、月产刷新历史最好水平,有效地发挥了公司效益最大化。
  【项目建设】 2006年,公司与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总公司、中化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走矿、肥、酸、氨一体化的联合经营先河。2007年,完成30万吨纯碱扩建项目工程可行性设计方案的招标工作。甘肃瓮福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24万吨磷铵的二期改造工程建成投产,磷铵年生产能力达到44万吨。2008年,投资6938万元,以“三炉、三机、三塔、一电”项目建设为主线,进行“三废”炉、∮2800煤气炉装置、6M50压缩机等34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大、小检修项目321项。2009年,开展利用太西煤业300万吨/年捣鼓焦产生尾气建设20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尿素装置的环评、安评、设计筹备工作,与施可丰公司联手金化复合肥产业,与兰州裕隆公司合作的2万吨高纯二氧化碳项目开工建设,提取公司外排废油建设洗煤浮选剂生产装置试验成功。2010年,利用“三废”的9号锅炉建成投运,2万吨/年高纯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并入生产,新的脱硫装置投产,年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开工建设。成立金昌天都化工技术服务公司,硫酸分解氯化铵与氯化钾复合肥项目进入筹备阶段,该项目被省工信委列入省级高新技术项目。2011年,合成氨项目除锅炉部分外,其他20多个工号全面进入设备安装,3万立方米焦炉气柜等9个工号具备验收条件。青海大柴旦工业盐开采基地建设实施。2012年,开展建设10万吨/年浓硝酸和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2013年,240万立方/年LNG项目和配套的加气站建成运行,完成20万吨/年销基复合肥和投资4.2亿元的循环园区尾气综合利用项目的前期论证。与内蒙古雅布赖盐化公司和金昌德金物流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金昌金雅德化工公司、金广顺燃气公司和金德嘉燃气公司并开始运营。将原复合肥公司资产进行置换,扩大复合肥产品的管理。理顺塑料包装公司的租赁程序,确保了公司利益。
  【精细管理】 2006以来,金化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制度管企,文化管人”的思路,创新管理模式,细化管理流程,使企业由管结果向管过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8年,撤销公厂、车间建制,实现作业区垂直化管理。设立信访办公室,有效化解和预防矛盾激化。设立省外复合肥销售分公司,与贵州瓮福、中化化肥整合西北营销市场。成立运销公司,全年汽车发运21.78万吨、火车发运52.7万吨。2009年,实施多盐种、多煤种、多渠道采购,争取到工业盐和块煤、沫煤价格效益406万元(工业盐263万元,煤143万元)。灵活组合营销措施和订单模式,增加销售利润486万元。克服铁路运力紧张矛盾,全年完成产品发出、原料到达总量153万吨。推行和细化作业区设备管理考核和职能部门对生产的考核工作,完善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办法,严格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度。2010年,增强前后工段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加大包装、装缷车的抽查力度以保证质量。维修费用控制权限下移,维修主体责任落实,形成公司定方向、职能部门抓跟踪、协调和考核,作业区专业化公司具体实施的费用控制机制。推行经现场管理、班组建设。开展产品内外质量和规范码垛、装缷车、价格管理、能源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出台《公司领军人才聘任管理办法》,43人首次选拔聘用并落实待遇。公开选拔竞聘大学生15名。2011年,加大安全设施投入、严格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等办法,深化和推进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的开展。推进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年薪发放向月度考核兑现的转变。
  【技术创新】 2006以来,公司以工人技师为创新平台,有效整合高技能人才资源,在推广新技术、攻克技术难关、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施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企业转型定位更加科学,成效更加明显。2007年,公司紧紧围绕以“增产、降耗、节能”为目的的技改思路,投资6500万元,重点实施了∮1400合成二期工程、煤气降温、4M83压缩机改造、滤碱机更新扩能、∮2500煅烧炉改造、动力沉淀池改造等26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重点耗能设备的监测、控制,实现能源消耗的在线控制。全年节能总量16500吨标准煤。2008年,公司充分发挥好现有装置,稳定生产系统节能,加快技术改造节能,严格减排目标管理,强化在线控制节能,节约17800吨标准煤。环保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投资3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排污水总量从原来100~
  150m3/h,下降到30m3/h以下。实现全烧型煤满足每天生产400吨合成氨的需求,单炉发气量,半水煤气质量明显提升。纯碱系统达到长周期,满负荷高产低耗运行。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国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