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238
颗粒名称: 电力
分类号: F426.611
页数: 4
页码: 265-2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电力公司建设规划、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电力公司 安全生产

内容

【概况】2010年12月,县水电开发公司由县政府直管。县委县政府与金昌供电公司签订代管协议,县电力公司由金昌供电公司代管,挂县电力局的牌子。2013年8月,更名为永昌县供电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部、思想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监察审计部、营销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发展建设部等8个部门;调度控制中心、变电运检工区、物资供应公司等二级单位14个(含35千伏供电所11个),集体企业1家。负责永昌县9个乡镇、99个行政村、26万城乡人民群众工农业生产、生活供电任务,供电面积约为152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部分武威市及肃南县用户,不含河西堡镇)。公司还承担政府部分行政职能,履行县政府对全县电网建设规划、供用电管理、电力设施经营维护、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等管理职能。至2013年底,有干部职工520人。管辖35千伏供电所11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在役主变压器23台,总装机容量15.05万千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23台,有载调压率100%;10千伏配电变压器2937台33.13万千伏安;拥有35千伏输电线路18条,线路总长267.38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63条,线路总长1781.45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1735条,线路总长1333.9公里。拥有固定资产9033.19万元。
  【电网建设】2006年以来,永昌县供电公司致力于县域电网的中长期发展。全县电网建设涉及城网改造项目、一二期农网改造节余资金项目、农网完善及扩大内需项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共4个投资性质、20个子项的改造与新建,累计投资2.05亿元。其中110千伏项目一项,投资5118万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1台50兆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40.86公里。35千伏工程10项,其中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4台、容量29.45兆伏安,改造变电站8座主变15台、容量103.05兆伏安。新建35千伏线路78.8公里、改造7.6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59.84公里,新建0.4千伏线路318.74公里,新建及改造变压器台区531座配变容量143.07兆伏安,改造户表1.87万户。通过电网的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取消了不合理的中间管理层,降低了管理费用,减轻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负担。县城电网改造工程、中西部完善及扩大内需工程的竣工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开展,在全县范围内消除了无电户;永昌县供电公司充分考虑县域地理地点,通过35千伏异地新建、新增布点、新建相邻变电站10千伏侧联络线路等方式,不断优化网架结构,全县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安全生产】2006年以来,公司牢固树立“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确保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不断健全完善各类安全机制,强化三级安全管控机制建设,通过安全目标分层控制抓落实机制、工作现场反违章机制、安全性评价科学运作机制、安全大检查督促与整改机制、奖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的强力执行,保证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先后深入各乡镇大力宣传《电力法》、《安全生产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触电急救、消费常识、交通安全培训,实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由低到高的转变。分阶段开展供电所安全管理年、反事故斗争、安全性评价、“爱心活动”、“平安工程”、反违章等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积极开展以安全教育、安全防护、制度建设、现场安全管理、反事故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八项爱心活动,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大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扎实开展安全活动,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和在控,保证安全生产局面的持续稳定。至2013年底,未发生责任性一般设备事故、严重冲击上一级电网事故、电气误操作事故、责任性的一般火灾事故、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交通人身事故、与电力生产有关的人身重伤事故及上级查处的严重违章行为等事故;10干伏、35千伏断路器跳闸次数未超指标,保持了县域电网安全平稳供输电秩序。公司安全生产长周期记录达到3898天。
  【经营管理】2006年以来,公司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按照年度确定的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措施,持续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经济目标责任及综合管理目标责任的考核兑现,为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创造了经验和条件。结合同业对标工作加强线损管理,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专业管理手段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面推行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管理,完善内控约束,不断提高财务管控水平。建成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局域网,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实时传输。2007年,实现劳动人事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推进专业技术管理,制定实施《永昌县电力公司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加快信息化建设,组建了以调度通讯主站为中心,覆盖各基层供电所的卫星通讯网络。2008年,建成以公司部室绩效考核、基层单位经济目标考核以及年终综合业绩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业绩管理考核体系。制定《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实施方案》,促进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整合和营配分开、抄收分离。2009年,完成供电所、变电站至公司机关的网络通道建设。2010年,对条件成熟的朱王堡等9个供电所实施标准化建设。编制完成永昌电网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报批项目审查,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投入资金8万元,建成办公自动化网络,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成清河集控站。2012年,组建成立了调度控制中心和变电运检工区,初步建立“大运行”格局,实现11个变电站全部无人值守和“五遥”(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遥视)目标。2013年,全面落实“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和“乡镇供电所管理提升工程”工作部署,创新实施同业对标诊断帮扶。加强物资集约化管理,健全完善物资管理制度,规范采购、审批流程,实现与省市公司物资管理全对接。加强人工成本管理,规范薪酬体系、分配标准和支付渠道。为农电工新建住房公积金,为劳务派遣工建立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
  【营销服务】2006年以来,县供电公司制定《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建立优质服务运行管理、服务保障、监督考核、奖励约束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营销服务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及时转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营销服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为特殊客户建立服务档案、制定一对一帮扶表,提供上门亲自服务;对重要客户或特殊事项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便捷服务,对事故抢修、业扩报装和投诉举报实行快速受理、办结和反馈,供电所员工分组包片负责,服务兑现率达100%;发放便民服务卡2万余张,定期召开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会议。2006年,在县城、基层供电所新建、扩建多处营业收费厅,供用电服务设施和服务环境显著改善。新建95598客户服务大厅,健全服务系统软硬件设施。将肃南县电力公司管辖的皇城35千瓦变电所划归永昌县电力公司管理。2008年,开通手机短信用电业务。2009年,开展营业普查和效能监察,强化电费风险管理,部分供电所建成短信电费平台,拓展缴费方式,增加电费网点,落实便民措施。初步建成SG186营销管理系统,信息化服务手段在电费管理、业扩报装、用电信息采集等环节中得到推广应用。完成公司95598系统升级改造。开展以“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为内容的营业窗口人员技能培训。2010年,制定和完善电费抄、核、收业务流程,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线损分析预控能力进一步加强。2011年,投入资金117万元,实施营销系统改造升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2012年,设立电费结算中心,实现电费集中统一结算;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使用自动集抄系统。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对120户大用户及2500户城镇居民用户实行远程抄表、远程监控。完成“中国·金昌首届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暨‘金达杯’永昌河道汽车越野赛”及省委宣传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金昌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活动”保电工作及全县各项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重要节假日的保电工作任务。2013年,促成熙金节能建材公司、清河工业园区等新装用户投产运行。至2013年,累计新增报装容量11.90万千伏安。累计受理各类咨询服务7262件,办结率达100%。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鹏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