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227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5
页码: 260-2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水利资源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水政水资源管理、水价及水费征收、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普查等。
关键词: 永昌县 水资源 水利建设

内容

【概况】2013年,全县有中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2.154亿立米,渠道枢纽4座;建成高标准干、支、斗、农渠3060公里,其中干渠518.9公里,支渠871.7公里,斗渠1653.6公里,农渠15.8公里;完成5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防洪护堤109处21公里,疏浚整治河道22公里;共解决17.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91%。
  【水政水资源管理】2006年以来,全县地表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管理,每年10月初,市水务局下达年度(水利年度:当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用水计划后,由县水务局负责调度管理,严格按照用水计划,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及工农业生产情况,科学制定调度计划,通过对皇城、金川峡、西大河水库的联合调度,确保工农业、上下游均衡受益。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全县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由县水务局初审,经市水务局批准后上报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审批,核准取水地点和年取水量。地下水取水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各灌区管理单位和县水政监察大队负责。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0号)和《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水力、火电发电用水征收水资源费。地表水征收标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按照实际用水量征收水资源费为0.001元/立方米;工业、服务业、商业、建筑业、城镇生活用水为0.10元/立方米;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以下的水力发电水资源费按照实际发电量征收为0.003元/千瓦·时;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用水水资源费为0.001/千瓦·时。地下水征收标准为:工业、服务业、商业、建筑业和城镇生产用水资源费为0.15元/立方米;超过农业生产限额部分应当缴纳水资源费为0.005元/立方米。超过批准取水量的,按标准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
  【水价及水费征收】永昌县水利工程供水水费由工业水费和农业水费两部分构成。农业水费按计量水费和基本水费两部分征收,基本水费以2元/亩×年的标准计征。2007年1月,农业用水计划内水量按0.085元/立方米计征,工业用水计划内水量水费按0.54元/立方米征收;2009年1月,农业用水计划内水量按0.101元/立方米计征,工业用水计划内水量按0.67元/立方米征收。2007年1月1日起,工农业用水实行超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政策,即超过定额(计划)水量30%以内的,对其超用水量在征收原水价的基础上加价50%征收水费,超过定额(计划)水量31%至50%的,对其超用的水量在征收原水价的基础上加价100%征收水费,超过定额(计划)水量51%以上的,对其超用水量在征收原水价的基础上加价200%征收水费。水利工程工农业水价调整后水费增收部分的95%全部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用于归还引硫济金工程贷款本息;贷款本息还清后,用该项收入设立金昌市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专户储存,统筹安排,滚动使用。至2011年底,永昌县累计上解市财政水费2.83亿元,还清引硫济金工程贷款本息。2012年1月1日,年用水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工业用水户水费由市水务局统一征收,作为全市水利建设基金。
  【抗旱防汛】永昌县降雨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资源型缺水严重。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夏末秋初极易引发山洪。洪涝灾害:2006年7月14日17时30分,永昌县突降暴雨,18时30分左右引发洪水,波及南坝乡5个村、焦家庄乡4个村、城关镇2个村。全县受灾户达1480余户,7200余人受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14.1万元。2007年7月19日18时30分至20日凌晨2时30分,永昌县出现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达8小时,县城降雨量达40.5毫米。洪水波及全县9个乡镇24个村,其中受灾严重的有南坝乡、新城子镇、城关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等5个乡镇,受灾群众达3954户1.38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46.43万元。人工影响天气:为缓解干旱缺水的现状,县人影办抢抓有力时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至2013年,累计发射增雨火箭弹581枚,防雹人雨弹3005发,有效增加了降水,缓解了旱情。防洪工程建设:2007年,完成寺儿沟、尖山沟防洪工程。2012年,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尖山沟防洪工程新建防洪护堤87米,过洪渡槽2座(南干渠过洪渡槽1座,祁庄支渠过洪渡槽1座)。永昌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涉及7个乡镇38个村(社区),新建自动雨量站22个、简易雨量站38个,建成县级监测预警平台1个,乡级预警平台7个,村级无线预警广播站38个,配置手摇报警器76台、铜锣76面,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预警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2006年以来,县水务局先后实施东、西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末级渠系改造、防洪工程建设等10多个项目,有效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
  石羊河流域治理项目:2007年12月批准,2011年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永昌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概算总投资3.5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3.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36亿元),改建干支渠95.77公里(总干渠8.4公里、干渠41.55公里、支渠45.82公里),发展节水改造面积39.97万亩(渠灌33.66万亩、管灌3.01万亩、大田滴灌1.12万亩、日光温室7479座1.249万亩、养殖暖棚9310座0.931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623套。安排全县农业灌溉面积规划控制面积54.2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2.5亩。2013年,完成农业灌溉配水面积压减任务17.195万亩。至2013年底,完成2010、2011两个年度和2012年度部分治理任务,累计改建干、支渠52.17公里(总干渠8.4公里、干渠18.75公里、支渠25.02公里),发展田间节水改造面积26.62万亩(渠灌22.29万亩、管灌2.53万亩、大田滴灌0.41万亩、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座1.42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623套。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2006年度第一批、2006年度第四批、2007年度第一批、2009年度第二批、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第一批、2012年度第三批和2013年度共九个批次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达1.06亿元。至2013年底,除2013年度部分工程尚未完工外,其他工程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6处,铺设供水管道2415.38公里,解决了10个乡镇12.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2005年度、2006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第一批、2012年度第二批共7个年度8个批次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56亿元,累计改建干、支渠180.76公里,配套建筑物959座,新建管理房1690平方米。(注:由于项目批复推迟,上年度工程下年度实施。)西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2006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共3个年度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882.24万元,累计改建干、支渠57.59公里,,配套建筑物189座。至2009年底,西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按规划已全部完成。2011年4月,项目建设管理顺利通过水利部组织的销号稽查验收。金川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2年10月批复实施,总投资134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89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49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溢洪道改建、上坝公路扩修、泄洪渠改建、大坝坝面处理、输水洞改建、水库管理所房屋建设及机电设备安装。2006年6月开建,2007年11月完工,2008年10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省级竣工验收。
  皇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5年12月批复实施,总投资135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19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水库大坝、防浪墙和输水洞加固工程,上坝公路修整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更新、大坝安全监测及闸门自动化控制工程。2007年3月开建,2009年7月竣工,2010年4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省级竣工验收。
  老人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4年3月批复实施,总投资363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4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2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主副坝加高加宽,进行坝基防渗处理,加固改建输水涵洞,改建泄洪渠,更换金属结构及设备。2008年1月完成招标,4月开工建设,11月30日完工,2010年4月,完成省水利厅组织的省级竣工验收。
  大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7年11月批复实施,总投资493.02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93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溢洪道扩建加固,增设消能设施,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大坝前后坝面整修护砌、坝顶加高,输水洞进口改建及洞身加固,溢洪道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换,补设大坝观测设施,配备交通、通讯设备,整修上坝公路,改造管理房等。2009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完工。2010年4月,完成省水利厅组织的省级竣工验收。
  其它项目工程有红山窑乡毛卜喇输水渠工程:2006年实施,总投资302.11万元,改建渠道11.84公里,配套建筑物106座。永昌县末级渠系改造工程:2009年实施,总投资1285.58万元,新改建支、斗渠42.8公里,配套建筑物1027座。东寨镇龙口村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2010年实施,总投资457.29万元,完成配套机井21处,铺设低压管道45.07公里。永昌县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010年实施,总投资333.77万元,新建渠道7.01公里,配套建筑物135座。永昌县骊路支渠改建工程:2012年实施,总投资200万元,改建骊靬路支渠3条3.25公里,配套建筑物72座。永昌县西金干渠配套项目:2012年实施,总投资145.19万元,改建支斗渠2条2.07公里,配套建筑物50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013年3月开建,总投资1468.98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及项目区群众投劳折资468.98万元),7月30日完工,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亩(喷灌面积3000亩、大田滴灌面积5000亩)。四坝泉域围栏湿地保护工程:2008年5月中旬完成勘测设计,7月招标开建,9月20日完工。新建围栏15.36公里,保护泉域面积2088亩。总投资100万元。金川峡水库围栏保护工程:2011年7月25日开建,10月25日完工,新建水库库区围栏16.24公里(刺丝围栏10.6公里,金属围栏5.64公里),设置永久性标志牌10块。总投资218.61万元,二坝输水渠防护栏工程:2011年6月招标开建,8月25日建成投入运行,共建成防护栏工程2.4公里。总投资80.22万元。金川河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13年4月开建,6月10日完工,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03公顷,其中河岸防护堤坝1.2公里(治理面积62公顷),封禁围栏4.5公里(治理面积341公顷)。总投资150.96万元。
  【水利普查】2010年8月,永昌县开始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2年10月结束。2013年,通过省、市普查办组织的验收。按照水利普查对象范围和目标任务,全县水利普查分经济社会用水、水利工程建设、行业能力建设、河湖治理情况、水土保持、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7个专项开展。共动员普查员189名、普查指导员90名、其他人员56名。7个专项完成1个县级普查区、10个乡级普查区、136个村级普查区的2145个规模以上普查对象的普查工作。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晨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