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216
颗粒名称: 林业
分类号: F326.2
页数: 5
页码: 256-2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紧紧围绕“北锁黄龙、中建绿龙,南保青龙”的林业建设方针,按照“增资源,建屏障,减风沙,调气候,保农田”和“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发展目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县域北部荒漠戈壁防风固沙林区、中部绿洲农田防护林区、西部荒漠化天然沙生灌木林区、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防护林工程建设。
关键词: 永昌县 林业经济 林业

内容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2006年以来,永昌县紧紧围绕“北锁黄龙、中建绿龙,南保青龙”的林业建设方针,按照“增资源,建屏障,减风沙,调气候,保农田”和“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发展目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县域北部荒漠戈壁防风固沙林区、中部绿洲农田防护林区、西部荒漠化天然沙生灌木林区、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防护林工程建设。至2012年,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1.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34万亩,封山育林0.82万亩,工程总投资3539.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35.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488.95万元。
  【退耕还林工程】2006年以来,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和实施中,坚持从县情、林情、水情出发,重点突出北部风沙沿线危害区、南部水源涵养林区的综合治理,同时兼顾中部绿洲平原防护林建设和通道绿化建设。至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5.1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共完成投资2706.4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0万元,地方配套、单位自筹及群众投工投劳2316.42万元。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补植补造、后续产业发展及技能培训等4大项目12个小项目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2827.5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87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40.58万元。
  【林权制度改革】2009年11月20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会召开,制定《永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推动林权制度改革。至2011年8月,共完成确权面积1.61万亩,其中采取家庭承包形式改革的林地29宗,面积1.26万亩;采取股份制形式改革的林地25宗,面积2251.3亩;采取拍卖形式改革的林地6宗,面积326亩;采取农户承包形式改革的林地14宗,面积918亩。签订各类合同8440份,其中家庭承包合同8116份、股份制合同80份、拍卖合同204份、农户承包合同40份。全面完成颁证面积1.61万亩,颁发林权证1700本、股权证8716本。共建林改档案565卷,其中县林改档案145卷,乡(镇)林改档案176卷,村林改档案245卷。
  【森林资源保护】2006年以来,永昌县保护林木、草地、植被,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印发《永昌县重点区域封山禁牧实施方案》,规定严禁在林地内放牧、乱砍滥伐林木、乱征占林地;严禁毁林开荒,随意采石、采矿;严禁毁林采种,随意采樵割灌、剥皮、挖根、砍柴和乱挖野生植被,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严禁毁坏移动林业生态建设标志和设施。对破坏和毁坏林草植被的行为,按照《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至2013年,共查处违法林业行政案件197起,依法查处违法人员224人,收缴没收各类款项26.51万元。其中违反用火规定案1起,无证运输木材案17起,非法驯养野生动物案1起,非法收购林木案30起,盗伐林木案11起,滥伐林木案123起,毁坏林木案11起,非法改变林地用途案2起,违法占用林地案1起。共损失林木材积296.9974立方米,补种树木8195株,加工、烧毁黄斑星天牛木2525根结。
  【公益林建设与管理】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贯穿于“生态立县、绿色富县”发展战略之中。每年与各公益林建设乡镇(林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林业局与各管护责任区签订一级管护合同,各管护责任区与护林员签订二级管护合同,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先后制定《永昌县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护林员聘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重点公益林管理制度、管护检查制度、护林员岗位责任制度、护林防火制度,使全县重点公益林管理管护、资金补偿都做到有章可循,初步实现重点公益林依法管理的目标。至2013年,共纳入中央补偿范围公益林111.59万亩,中央补偿资金3317.7万元,补植面积1.12万亩,抚育面积24.84万亩,购置灭火器250台,购置灭火弹3250个,数据采集4套,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救治面积46.88万亩,维修道路94公里,修建管护站6处,修建宣传碑24个。
  【林业科技推广】2006年完成《优良观赏树种与名贵花卉引进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永昌县沙枣尺蠖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喇叭泉林场干枯死亡沙枣林更新改造模式研究及示范推广》。2007年完成《永昌县沙漠化土地枸杞栽培试验示范项目》和《枸杞瘿螨防治研究》。2008年完成《永昌县重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项目》。2010年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在干旱荒漠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育技术研究》、《永昌县黄斑星天牛分段打孔注药防治试验》。2011年完成《干旱荒漠区旱生植被人工破坏生态修复对比技术研究》、《金昌地区经济林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与研究》、《20种彩叶树种在金昌地区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永昌苹果蠹蛾综合防治试验》。2012年完成《干旱荒漠区珍珠分殖造林试验示范》。至2013年,共完成科技推广项目14项。
  【森林病虫害防治】经2003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县共有林业生物种类225种,其中:虫害145种,病虫34种,天敌昆虫46种。主要发生危害的病虫种类有:光肩星天牛、苹果蠹蛾、沙枣尺蠖、青杨天牛、叶甲、蝗虫类、蚜虫类、红蜘蛛类、蚧壳类、落叶松球蚜、云杉梢斑螟、食心虫类、枸杞负泥虫、腐烂病类等。2006年以来,县林业局认真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不断强化森防目标管理工作,开展沙枣尺蠖、蚜虫、叶甲、梢斑螟、异色卷蛾、杨圆蚧、梨小食心虫、白腊绵蚧、黄斑星天牛、苹果蠹蛾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至2013年,全县完成防治沙枣尺蠖、叶甲、蚜虫等有害生物50.8万亩(次),年均防治面积6万亩次。喷施苯氧威、氯氰菊酯、水胺硫磷、蚜立杀等农药25.7吨,砍伐、加工、薰蒸、烧毁天牛带虫木2985株459.3立方米。累计出动各类喷药机械951余台(次),人力5934余人(次)。2009年,完成金泥大道1公里内的圆冠榆及河西堡镇广场的柳树树干分段注射药剂,苹果蠹蛾防治面积450亩,喇叭泉林场果园架设频振式杀虫灯13台、诱捕器100个。2013年,对黄斑星天牛进行生物防治试验,引进3000只花戎寄甲幼虫,分别分布在试验区内(河西堡镇一社区铁路家属院)2600只,城郊苗圃400只,主要防治3龄以上黄斑星天牛幼虫;引进2000只白腊吉丁肿腿蜂成虫,分布在整个试验区,主要防治3龄以下黄斑星天牛幼虫。
  【林业工程】金永高速公路永昌段绿化工程:2011年开工建设,南起东寨镇高速公路入口,北至河西堡镇红砂沟,全长25.7公里,累计完成平整土地1090亩,开挖树沟138公里、植树坑4.8万个,换填客土13.8万方,铺设低压主管道43.4公里、支管3.1公里、毛管203公里,栽植各类苗木17.89万株,建成生态景观防护型林带20.3公里,绿化美化节点2个,并配套建设管护房屋156平方米、防护围栏58公里。
  国有林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2010年8月启动实施,落实无偿划拨工程建设用地7527.27平方米,新建框架式结构6层住宅楼3栋、150套、12691平方米;外网工程架设干式变压器1台、输电线路340米、暖气管道366米、上下水管道166米、有线电视线路340米;硬化美化工程硬化地坪9085平方米,栽植垂榆、爬地柏、圆柏等绿化苗木2016株。2012年7月,150套改造房全部分配到户。
  创新试验中心建设项目:是金昌市清河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四个功能区之一,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在喇叭泉林场建成2000亩创新试验中心1处,架设膜下滴灌主管道15公里,完成绿化21公里,建成林木种苗基地600亩、酿酒葡萄基地300亩、日光温室60座、钢架拱棚180座、连栋智能温室5600平方米,完成农民培训中心3221.3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27万株、宿根花卉38万墩、营养钵育苗8.7万株、扦插育苗24.2万株、穴盘种子育苗12床,引种栽培油桃、樱桃等17棚。
  “三山一厂”绿化工程: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武当山、水云山一期、二期绿化工程和狮伏山、污水处理厂绿化工程,至2013年,累计完成投资3400多万元,架设管水管网138.86公里,硬化道路4.9公里,修建简易砂石道路20.3公里,修建管护站3处600平方米、封护围栏34.3公里,栽植云杉、樟子松、祁连圆柏等各类苗木近20种132.8万株,完成荒山造林6000多亩。
  新农村绿化:2006年以来,全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方针,加快城乡绿化步伐,组织发动县城干部职工、学校师生2万多人(次),在武当山、校场山、金永高速公路、县北海子景区狮伏山、县污水处理厂等义务植树基地,完成荒山绿化3000亩。同时,协调组织各乡镇以乡镇驻地、新农村示范点、养殖小区绿化为重点,完成绿化面积7280亩,完成312线、骊靬公路、东环路等道路及三干渠、五干渠等渠道绿化105.3公里,完成四旁义务植树690.3万株。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杜志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