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188
颗粒名称: 草原管理
分类号: S812
页数: 2
页码: 244-245
摘要: 对天然草原保护性建设,建成草原围栏300万亩,使项目建设区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市列课题《植物源农药防治草原蝗虫试验项目》。实施《西气东输二期管道建设工程使用草原植被恢复项目》,管道周边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及鼠虫害防治2万亩,基本草原宣传牌1块,在红山窑乡和河西堡镇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共划定基本草原面积442.46万亩,对已划定的基本草原,县政府发布《永昌县基本草原划定公告》,确定基本草原划定范围、类型、界限、面积。并在明显地段设立基本草原保护标识牌。
关键词: 永昌县 农业 草原管理

内容

全县草原面积442.46万亩,其中草甸草场51.78万亩、温性草原77.14万亩、荒漠化草原50.67万亩、温性荒漠259.74万亩,灌丛草甸3.13万亩。2006年以来,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的原则,采用联户承包、大户经营的承包方式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至2013年,承包草场的农牧户达4.87万户,签订草场承包经营合同4.87万份,核发草场使用权证114份。2007年,永昌县被国家列为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县,对天然草原保护性建设,投入资金78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120万元),建成草原围栏300万亩。其中禁牧围栏120万亩,休牧围栏170万亩,划区轮牧围栏10万亩,在退休严重草原进行补播改良145.6万亩。使项目建设区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当年植被覆盖度提高10%。2008年,完成市列课题《植物源农药防治草原蝗虫试验项目》,获金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后,实施《西气东输二期管道建设工程使用草原植被恢复项目》,完成草原植被恢复0.09万亩,管道周边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及鼠虫害防治2万亩,建设人工草地0.03万亩,配套建设围栏0.03万亩,配套修建U型渠0.5公里;制作并安装草原保护宣传牌1个,基本草原界牌20个,基本草原宣传牌1块。2009年,在红山窑乡和河西堡镇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划定基本草原97.52万亩。2011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共划定基本草原面积442.46万亩,对已划定的基本草原,绘制成《永昌县基本草原分布图》,县政府发布《永昌县基本草原划定公告》,确定基本草原划定范围、类型、界限、面积,并在明显地段设立基本草原保护标识牌。落实禁牧草原面积120万亩,划定草畜平衡区174.44万亩。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将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户。2012年,引进甘肃杨柳青、甘肃民生、上海澳源、唐同牧原等草产业龙头企业流转农村土地,利用现代综合技术种植优质牧草,扩大人工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全县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17万亩。2013年,全县新增紫花苜蓿种植面积6.63万亩。至2013年,草原站在南北部草原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累计防治草原虫害95万亩,其中防治蝗虫87.5万亩,防治阔胫萤叶甲7.5万亩;防治鼠害85万亩,其中建立无鼠害示范区50万亩,完成药物防治35万亩。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