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147
颗粒名称: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分类号: R155;R954
页数: 3
页码: 222-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和工作内容统计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经济管理 监督管理

内容

【概况】2006年6月,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内设药品监督管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文秘、食品安全协调岗、法规室5个部门。2010年9月,省市县机构改革,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以下垂直管理划归县政府管理,为县政府工作部门。2013年10月,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成立,内设办公室、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股、食品生产流通监管股、餐饮服务监管股,下辖食品药品稽查局(副科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副科级)、城关分局、河西堡分局以及8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11个事业单位。
  【药品安全监管】2006年以来,县食药局对县域内从业药师、驻店药师和农村驻店药师进行继续教育,对新上岗从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明确日常监管要求,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开展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跟踪检查,对GSP认证满24个月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认证跟踪,检查率100%2007年,对4家药品经营单位、25家药品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抽样,样品涉及51个品种、54个批次。经市药检所检验,不合格药品涉及11个单位,15个品种、18个批次,不合格率33.3%2008年,在全县药品市场建立药品零售企业退出机制。重点对县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特殊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药品经营企业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曲马多制剂、氨酚氢可酮片、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行为进行检查;对所使用的生物制品进行调查摸底,详细登记,对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的批签发证明材料、购进渠道进行核查,对存在的问题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凡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和其他豁免办证医疗器械产品的单位要求办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证》;对所有隐形眼镜经营企业的资质及医疗器械进行现场检查,全县办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证》36家。2009年,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工作,及时查处发现的问题,严厉打击销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2010年,制定《永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2011年,先后开展“粒可瘦田田雪清减润肠胶囊”、“e脂果俏妹减肥胶囊”等专项检查,检查药品经营企业6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家,查处与药品包装相似、与药品同名或名称相仿的产品3种42瓶(盒),查处其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宣称功能主治的保健食品7种84瓶,查处标示虚假、无效批准文号的产品3种20瓶(盒)。2012年,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药品安全知识培训;与药品经营企业100%签订《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药品经营企业告知书》。积极推行药品网上远程电子监管,指导涉药单位督促药品批发企业严格执行药品电子监管核准核销规定;开展外埠入永批发企业销售人员备案工作,对全县药品购销环节进行彻底清查;要求各药品经营企业严格落实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将药品质量验收记录在电脑上验收登记。2013年,从县级到乡镇层层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规范上报工作程序。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药械经营使用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全县涉药单位的监督检查率100%,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跟踪检查覆盖率100%,技术抽检覆盖率100%。对基本药物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销售、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市场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完成基本药物抽检54批(次)。
  【食品安全监管】县食药局制定《永昌县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食品进行安全监管。2006年以来,通过张贴标语、发放资料、悬挂横幅、设立宣传咨询台、现场讲解、播放宣传科教片、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普及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组织开展以粮、肉、蔬菜、水果、乳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清真食品、饮料、酒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广大农村和集贸市场为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猪肉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保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夏秋季食品等多个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联合卫生、工商、质检、商务、农牧等部门对全县的集贸市场、饭馆酒店、商场超市、食品加工企业、学校及托幼机构集体食堂的卫生设施、证件持有情况、从业人员个人卫生、食品质量和《健康证》持有等情况进行检查。2008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婴幼儿奶粉安全专项检查。6月,永昌县被省食安委确定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县食药局制定《永昌县创建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2009年以后,安排专人负责《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受理和发证工作,规范审批程序。对全县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的执业证件、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布局流程、制度台帐、卫生状况、清洗消毒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基础档案。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承诺书》,对69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制定《永昌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制度》等18项制度,促进餐饮服务企业规范安全管理。开展餐饮具、公用餐具日常清洗消毒情况的专项检查。加强流动厨师的专项整治。推进“文明餐桌”创建活动,组织“文明餐桌”创建试点餐饮服务单位18家负责人参观学习金昌市“文明餐桌”好的经验做法。开展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班,培训500余人(次),发放培训材料500余份。对全县90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重点监管单位建立了“诚信档案”。至2013年,共受理餐饮服务许可申请545份,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543张,检查餐饮企业368户,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11份。确定省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2家,申报市级示范店10家。
  【执法检查】2006年以来,县食药局成立案卷评查小组,制定案卷评查方案。开展电疗、磁疗、光疗物理治疗设备的专项检查。与各餐饮单位签订《永昌县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承诺书》,与县教育局联合对全县学校、幼儿园食堂进行检查,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承诺书》。对国家局公布的33批、各省(区、市)局公布的669批药品一律要求召回,共召回铬含量不合格胶囊剂药品343瓶(盒、袋),涉及5个生产企业5个品种7个批次;召回暂停销售使用的胶囊剂药品6886瓶(盒、袋),涉及9个生产企业351个品种515个批(次)。对辖区内57家药品零售企业,362家医疗机构开展三次铬胶囊剂专项检查。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的内容要求,从许可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采购贮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和检验运输等九个方面逐项对餐饮单位进行量化评分。2013年,餐饮单位量化分级测评达到优秀的3家、良好的26家、一般的523家,县城以上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3%。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量化分级测评达到优秀的6家、良好的42家、一般的17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至2013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检查单位企业1.09万户/次,出动执法人员5112人/次,执法车辆1613台/次,行政处罚1173户/次,限期责令改正48户/次,依法取缔无证经营9户,罚没款共计32万元,没收违法药品3326种19457盒(袋)、中药饮片1675公斤。在3.15宣传活动中,累计销毁假劣药品280种,9956瓶(盒、袋)。销毁假劣药品1683种4.86万瓶(盒、袋),货值金额29万元。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永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