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134
颗粒名称: 普查调查
分类号: C829.2
页数: 2
页码: 217-218
摘要: 永昌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县境内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共调查10个乡镇单位,全县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4.63万户;永昌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县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关键词: 永昌县 统计 普查调查

内容

永昌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标准时点是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的对象是县境内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全县共组织各类工作人员1200多人,填报普查表5万张。共调查10个乡镇单位,111个村级组织,4.67万个住户。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全县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4.63万户,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69.76%;农业生产经营单位149个;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1.97万人,农业从业人员8.99万,农业技术人员418人;农村外出劳动力1.89万人;大中型拖拉机1655台,小型拖拉机3.85万台;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97台、固定电话52部、手机76部、摩托车70辆、汽车3辆。永昌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的对象是县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普查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县共有法人单位907个,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56个;产业活动单位1335个,增加1630个;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1.24万户;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5.12万人。
  永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任务是查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全县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普查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常住人口(自然人)。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姓氏、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以及家庭住房等基本情况。全县划分普查区121个,普查小区1257个;县、乡(镇)、村三级普查机构共抽调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工作人员2053人。县人普办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并印发《永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永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度》、《永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永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细则》等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从9月21日起,县电视台开办“人口普查宣传专栏”,播放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知识和宣传口号,县人普办和各乡镇组织了大型的宣传活动。2010年11月1日,全县同时开展入户登记,11月10日圆满完成登记任务,随后各普查小区、普查区进行复查核对,确保普查结果真实有效。普查结果是永昌县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为235489人,其中男性123116人,女性112353人,性别比为109.50。汉族234312人,其他民族1177人。在总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13953人,具有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3149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8147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82387人,15岁以上文盲人口9320人。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